吳娟
摘 要:核心素養作為新時代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全面發展的重要元素。如何更加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試圖通過對教學中具體的教學方法做出研究,來揭示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課堂對話;讀寫教學;語文活動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與認知能力特點,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來說,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堂對話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利用讀寫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組織語文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以下就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利用課堂對話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
課堂對話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教學的主要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在對話中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通過與教師對話的過程,發展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語言建構與應用素養,使學生利用祖國語言,根據自己的語言積累組織建構語言,并利用到口語交際之中或書面語言之中。利用課堂對話,教師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語言思維能力,教學語言要實現啟發性、互動性與知識性。
如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造句訓練環節,我利用教學創設了教學情境,使課堂對話的過程有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素養。首先,我為學生展示需要造句的名詞。如太陽、小鳥、天空。之后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三個詞匯能夠聯想到什么呢?”有的學生表示:“天空中有太陽和小鳥。”有的學生表示:“太陽照著的天空有小鳥飛過。”等等。之后我啟發學生,利用形容詞、動詞形容“太陽、天空、小鳥”并造一個完整的句子。學生根據要求,有的造句:“溫暖的太陽高懸在天空上,突然飛過了一群小鳥?!庇械脑炀洌骸按禾斓奶炜障?,太陽伯伯和可愛小鳥沐浴在春風中?!边@樣利用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完成一個完整句的課堂對話,使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利用讀寫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
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是指學生對文學藝術進行審美鑒賞的基礎上,收獲其中的藝術價值,并且內化為自身的文學素養,擁有進行文學藝術創造的能力。在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過程中,我們利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與藝術創造能力。
如我們在小學語文高年級《北京的色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展開基于審美鑒賞的閱讀教學。我重點為學生分析作者描寫北京的樹葉、北京的古跡及新建筑的手法,帶領學生對文中的語句進行審美鑒賞。在此過程后,我為學生提出,根據課文中的表現手法,仿寫一篇關于“自己家鄉的色彩”的短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根據課文中以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通過描寫家鄉的景物,紛紛抒發了自己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如有的學生寫道:“我的家鄉在春天是綠色的,大地上滿是嫩嫩的小草。我的家鄉在夏天是彩色的,人們與各種動植物盡享夏日。我的家鄉在秋天是金色的,田野里鋪滿了金色的莊稼。我的家鄉冬天是白色的,大雪為大地蓋上了被子,準備迎來新一年的春天。”這名學生的作品,就充分借鑒了《北京的色彩》一課中,利用描寫景物顏色的手法進行情感表達的寫作思路,通過對家鄉四季顏色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三、組織語文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是指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我國傳統文化,自覺傳承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在對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提升過程中,我們采用了組織語文活動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我們在“見證我國歷史遺跡”的語文活動中,我先為學生拓展閱讀了有關秦兵馬俑、長城、故宮、頤和園等古跡的文章資料。之后組織學生結合自身看法,對如何傳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古跡,做出討論。學生紛紛站在歷史傳承者的角度,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后他們暢所欲言,對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我國的文物古跡獻計獻策。這次語文活動,從資料學習入手到組織學生討論,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更能使學生獲得真實可用的語文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提供幫助。我們在教學中利用的種種方法,以適應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基于提升核心素養的路徑有序進行,使學生收獲了終身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關乎學生的長遠發展,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關文琴.試論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J].教育(文摘版),2017,9(3):358.
[2]王廷秀.試論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文摘版),2017,6(3):21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