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楚宇
摘 要:陽光少年即天真活潑、充滿生命活力、積極向上、善于與人交際、懂文明禮儀的,自信堅強、樂觀開朗的少年?!瓣柟馍倌辍钡呐囵B是學校、教師與家長的共同追求。結合工作實際,從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著手,針對“陽光少年”的培養給出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榜樣;自主管理
行為主要指人受環境影響而出現的生理與心理變化的反應[1],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塑造陽光少年是素質教育賦予的使命與要求。以下則針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給出幾點建議。
一、發揮榜樣作用,注重言傳身教
要培育陽光少年,前提是具備陽光老師。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差,更易受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但也易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感染與熏陶,教師在生活中需發揮好榜樣作用,自覺規范行為(如愛清潔、講衛生,行為舉止文明等),并帶領學生共同觀看法制教育欄目,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并認真實踐,促其成為陽光少年。例如,教師看見地上有紙屑,應自覺將紙屑撿起扔向垃圾桶,注意穿著干凈整齊,不在上課時間穿拖鞋,文明用語,不說粗話等,以自己的良好行為來引導學生。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因人格健全而陽光
文化課程的教學固然重要,不過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學生盡快從心理問題中走出來,健康成長也同樣重要。因而作為一線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
1.幫助學生塑造健康自信的自我形象
教師應讓學生明白每個人個體間是存在差異的,各有優勢與不足,應正確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不足,愉快地接納自己,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與自強[2]。鼓勵學生對自己做出正確的定位,做到優勢互補,不因落后而自卑,不因進步而驕傲,始終堅持不懈,積極上進。如我們班的付×同學,他非常聰明,學習成績非常好,在全年級都是數一數二的,不過他卻因先天身體缺陷,腿腳不靈便,性格非常內向,自卑感相當強,缺乏交心的朋友,體育課也偷偷地躲到不起眼的角落,害怕與人相處?;诖?,我和他進行了溝通交流,告訴他每個人都有不足,且都有優勢,如文化課成績優異則是一種優勢,也是對自己辛勤努力后的一種肯定,是部分學生無法做到的,通過逐漸和他交流,給予鼓勵,他從內心慢慢地接受自己的缺點,更加勤奮刻苦地學習,也積極地融入集體生活,在班級的大家庭中收獲了友誼的同時,又取得了優異成績。
2.懂得接受困難與挫折,形成健康人格
鼓勵學生積極面對生活挑戰,能正視挫折,堅定目標,奮勇向前。對部分遇到挫折后表現消極的學生,應幫助其尋找遇到挫折的原因,并給予鼓勵,彌補不足,與挫折抗爭,樹立堅強品格。因我校地處農村,留守兒童多,部分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在生活中、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加上缺乏父母關懷,部分學生表現得較叛逆,部分學生性格孤僻。因而我從生活、學習著手,給予其足夠關懷,告知他們父母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在外務工不容易,應多理解父母,并且生活困難只是暫時的,應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增強學生與困難抗爭的勇氣,促其養成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性格。
三、實現自主管理,培育陽光少年
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實質是自我完善的過程。所以,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平臺,鼓勵學生實現自主管理,走自主發展道路。(1)教師需選擇有能力的學生,組建一支自主型學生會干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干部的競選,在崗位上鍛煉自己,展現自己的管理才能,實現學生對學生的高效管理,促學生能力全面發展,逐漸成長為受歡迎的陽光少年;(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學校內現有的體育器材為全體學生自由開放,供學生自主使用,使用后歸還原位,實現自主管理,促其成長為陽光少年;(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21世紀,社會上、生活中到處充斥著誘惑,小學生應自覺約束行為,能主動拒絕各種不正確行為(如偷、搶等),實現自主管理。
四、依靠生活實踐活動,促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可一味地說教,這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德育效果,甚至會引起學生反感,所以教師需結合小學生年齡特征,開展生活實踐活動,通過實際體驗來讓學生從行為中獲得感受,豐富生活經驗,養成良好品德,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如每周開展一次“德育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內容有:本周做三件助人為樂的事、整理自己的房間、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做家務、幫助父母干農活體驗生活的艱辛等,使學生受到美德的熏陶,成為有高尚道德品格、有良好行為習慣的陽光少年。
總之,陽光少年的培養不是口號,需有良好行為習慣作支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也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實現的,需我們以實際行動去落實、去實踐,才能讓祖國后代擁有陽光一般的熱情,良好的品格,堅強的毅力,成為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少年君子。
參考文獻:
[1]王珊珊.關于小學生行為習慣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郭桂秋.關于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8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