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義財
摘 要:寫作是學生綜合應用語文知識進行的創造性實踐活動,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其效果直接決定語文教學質量。在寫作這個過程中,孕育形象、建立觀念都離不開思維。獨特、創新的思維是決定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語文知識;創新能力;想象能力
一篇新穎獨到的作文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在考場上,超凡脫俗的文章也會受到老師的青睞,從而獲得高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寫出有獨到之處的文章往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訓練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觀察、感悟生活,奠定創新基礎
想象和聯想是創新的基礎,一個人的想象能力與他頭腦中貯存的記憶和表象的數量、質量有密切的聯系,只有具備豐厚的生活積累,才能在特定的情況下,把貯存的表象進行分解、選擇、取舍、組合,孕育產生一個新的形象。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我讓他們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體會到的、感觸到的有關人、事、物、景、理、情記錄下來,然后分析了解它的來龍去脈,預測它的發展方向,發表自己的看法等,這樣對培養學生想象和聯想能力很有幫助。
二、教給學生想象、聯想方法,訓練創新思維
1.提供寬松環境,營造思緒自由飛翔的空間
創新能力雖不是天生的,但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一定要杜絕對學生“新異思維、特殊行為”給予的諷刺、挖苦或否定的做法,鼓勵學生樹立獨立的角色,暢所欲言,在良好的心境下作文,思路開闊,自然會碰撞出創造性寫作的火花,引發其創新的潛質。
2.訓練發散思維,展開想象和聯想的翅膀
所謂發散思維就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途徑提出多種不同的方案,形成不同的見解。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采用的發散思維訓練方法有三種:一是類比式想象,即由一類事物的外形本質、特點,想象到與之相似的事物,如由“橋”的外形想到彩虹,想到父親彎曲的脊背;二是對比式想象,即由一類事物想象到與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如:由甜想到苦,由“今天的幸福生活”想到“先烈的艱苦奮斗”;三是輻射式想象,即由一事物為觸發點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領域。如:由“春天”可引發學生聯想到花、草、樹、風箏,甚至新生嬰兒,充滿活力的祖國等。經常這樣訓練,學生思維就開闊得多,碰到一些陌生的題材就不至于無從下手。
3.引導逆向思維,發表新奇獨到的見解
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的兩面,這給學生在寫作中訓練逆向思維提供憑據,對一個事物外在的人為界定,往往會形成思維定式,如果我們按常規思維就會“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所以培養學生寫作的逆向思維能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為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平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分析事物的兩面性。比如:說到老虎人們常常談到的是它兇惡的一面,即所謂如狼似虎,但我們也可挖掘其慈善的一面,即所謂虎毒不食子。
4.引發側向思維,收獲異曲同工之妙
側向思維,是指在特定條件下,避開問題鋒芒,從另外的渠道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一種思維方式。著名畫家齊百石老人有句名言:“畫人所不畫,不畫人所畫。”道出了他作畫新秘訣。畫畫如此,寫作亦然。如《一個令人敬佩的人》一般都會選擇偉人、英雄、模范等正面典型,但有一學生卻寫了一個公認的學困生,寫他不怕排斥、鍥而不舍的精神,視角獨特。特別是在新聞采寫中,妙用側向思維法,收到獨辟蹊徑的效果,產生無窮的藝術魅力,達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三、實施有效的訓練,逐步形成創新能力
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具體的實踐活動。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采用以下訓練方法:
第一,指導學生有目的地看一些科幻故事、寓言、童話等,豐富學生的想象經驗。第二,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創造性訓練內容,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學習課文后可利用口頭作文,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創意性理解,對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布置學生補寫、續寫,如讀了《皇帝的新裝》后,續寫“游行大典以后”,讀了《小麻雀》,讓學生對小麻雀的結局進行想象。第三,巧妙設計訓練題目,提供材料讓學生補寫場景、情節,如有這樣一個題目:要求學生根據下面給定的首尾提示,補充合理情節寫成文章,“一只受傷的大雁落到井底,它給井底的青蛙講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青蛙決定走出來看看,于是等大雁傷好之后,它跟著大雁來到外面……青蛙嘆了嘆氣,說:‘還是井底好哇!他又回到了井底。”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題目,根據故事發展續寫事件,同時可以設計一些課外內容。提供內容和主題讓學生擴展情節、補充細節編故事,如用“花園、蜜蜂、小姑娘、口琴”讓學生編一個有意義的故事。根據現實大膽假想,如設計“二十年后的我”“我理想中的……”等題目,一題多做。設計一個作文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體寫出多篇文章來,這也是一個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
總之,作文教學中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靈活多樣,但無論哪一種都貴在“堅持”,只有通過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有實效。
參考文獻:
[1]焦莉.多管齊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3(10).
[2]黃蓓佳,麥格.談寫作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語文學習,2003(S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