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箭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學校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將書法教學與滲透德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根據小學軟筆書法教學滲透德育教學的意義就如何在小學書法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書法;德育滲透;意義
一、小學軟筆書法教學滲透德育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但是大多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忽略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關內容,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接受知識的灌輸,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對教師教學的內容產生厭倦感,還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有關內容能夠改善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并將學生的發展情況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書法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滲透德育教學的有關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2.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學校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傳統教學方法沒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樣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相違背,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教學能夠有效地改善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就會在講述書法知識的時候向學生滲透書法背后的歷史淵源,從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書法教學與滲透德育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小學軟筆書法教學滲透德育教學的策略
1.講述書法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書法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書法的字體演變,更是要讓學生在了解字體演變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無形中提高自身的愛國熱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書法教學的時候應該講述書法的歷史淵源,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述書法的發展歷史:“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李斯領導統一文字,史稱秦篆,又稱小篆,后有名程邈者,在小篆基礎上創隸書,史稱秦隸;公元前206年,漢朝建立,隸書受到帝王重視,發展成熟,史稱漢隸,漢字由篆變隸,從此,漢字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史稱漢字隸變;魏晉南北朝是書法藝術的頂峰,晉代以王羲之為代表,書家就有198人;隋唐是書法藝術的極盛時期,唐楷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為代表;宋代有新意盎然的行書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的趙體,可與唐代歐、顏、柳并稱四大楷體;明清書家很多,書體均有發展。”這樣學生在了解書法歷史的基礎上能夠將自己的感情注入字體書寫當中,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加深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向學生講述書法歷史的方式在書法教學中滲透有關的德育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還能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講述書法大家的故事,幫助學生塑造心靈
俗話說:字如其人,說的就是書法中體現的人們的精神特點,所以我們能夠通過觀看書法了解人們的精神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書法教學滲透德育內容的時候應該積極講述書法大家的歷史故事,從而幫助學生塑造心靈。例如,教師向學生講述王羲之的入木三分的故事:“王羲之練字專心致志,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吃飯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結構,不斷地用手在身上劃字默寫,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他為人寫一塊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字樣,送去叫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里面約有三分深。于是人們常用‘入木三分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后來用它來比喻對事物見解、議論的深刻。”另外教師又向學生介紹王羲之將水洗黑的故事:“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少墨水,寫爛了多少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這樣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書法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了解書法大家的故事的方式將書法教學與德育滲透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講述書法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講述書法大家的故事,幫助學生塑造心靈的方式在書法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實現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德育水平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世榮,秦鳳蓮.如何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活動的實效性[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3).
[2]孟濤.小學德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張家芳.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字正:例談德育在小學寫字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5(4):22-2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