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專利訴訟蘋果勝出 三星遭判賠5.39億美元
5月25日,據外媒報道,美國一陪審團稱,三星電子因模仿蘋果的智能手機專利而需支付蘋果5.39億美元,兩家公司長達7年的專利訴訟案告一段落。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案始于2011年,當時蘋果提起訴訟,指控三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復制其產品。美國一個聯邦陪審團裁定三星侵犯蘋果智能手機iPhone的五項專利設計,要求三星賠付10億美元。因在賠償金額問題上存在分歧,三星曾就此多次上訴。如今,重新審理此案的美國加州圣荷西聯邦地區法院(San Jose district courtroom)陪審團就損害賠償部分達成一致意見,將這個數字修改為5.386億美元。這一數字大致處于兩家公司賠付標準的中間位置,但高于最初在重審時設定的3.99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取得了勝利。此前,三星已因侵犯該案中涉及的部分專利向蘋果支付了3.99億美元賠款,如果上訴維持上述判決,三星將向蘋果再支付近1.4億美元的賠款。
2017年韓國MicroLED專利申請近乎翻番
根據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對于廣泛用于下一代顯示器的MicroLED技術專利的申請數量增長了一倍,高達120項。而2016年MicroLED專利申請量只有67項,2015年這一數字為62項,2014年為36項,2008年僅為4項。在過去的10年里,韓國MicroLED技術專利申請數量為358項。其中,韓國本土企業專利申請提出數量為119項,占比為33.2%;外國企業專利申請提出數量為116項,占比32.4%。MicroLED技術能將微米級LED芯片放在一起形成顯示屏,每個芯片作為一個像素,能實現高質量圖像,它不需要像OLED一樣使用背光源,使其可以塑造成各種形狀,而是使用了無機材料,因此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2018年三星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技術展上宣布了一款名為The Wall的146英寸(396厘米)巨型電視機,這款電視就采用了MicroLED技術。韓國知識產權局稱,三星和LG的OLED技術遙遙領先,但是MicroLED競爭更為公平,韓國企業需要積極投資這項技術,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JPO與USPTO加強外觀設計合作
日前,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舉行了本年度的外觀設計日活動。日本專利局(JPO)專利與外觀設計審查部門的負責人澤井智毅(Tomoki Sawai)出席了該活動并發表了講話。外觀設計日是USPTO出于為用戶利益考慮的目的而舉辦的年度研討會。該會議由美國知識產權法律協會(AIPLA)、美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法分會(ABA-IPL)、美國知識產權所有者協會(IPO)、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國際商標協會(INTA)和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聯合主辦。外觀設計在全球變得越來越重要,澤井智毅在會議上談及了工業競爭與外觀設計研究組,該研究組是由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和JPO共同組建的。他還談到了JPO與USPTO未來計劃實施的外觀設計合作項目。
日本專利局公布主要專利機構國際合作調查報告
近日,日本專利局公布了主要專利機構的國際合作調查報告。該報告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歐洲專利局(EPO)、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等21個知識產權局機構為研究對象,利用這些機構2013年之后在互聯網上發布的年報、領導發言及新聞報道,分析各自的關注點和相互報道的情況,從而考察各個知識產權機構間的合作情況。從五大專利局的新聞報道中,提及五大專利局的報道數量的所占比例來看,JPO為51%,USPTO為87%、EPO為35%、KIPO為43%、SIPO為46%,除USPTO和EPO之外,幾乎一半的報道都提到了五大專利局。USPTO有接近9成的報道提及了五大專利局,報告認為從新聞報道方面看,USPTO與五大專利局的其他機構間的交流較多。
韓國知識產權局與中企部合作促進創業
近日,韓國知識產權局和韓國中小新興企業部(簡稱中企部)召開了政策協商會議,旨在提高創業型企業和新興企業在技術和知識產權(IP)方面的競爭力,打造創新生態系統,增加就業機會。首先,兩大機構將合力在技術開發和IP戰略的制定方面給予創業型企業資金支持。今年2月底新設總額達104億韓元的項目,用于對創業型企業提供研發(R&D;)和知識產權-研發(IP-R&D;)方面的支持。其次,加強創業型企業的專利成果驗證和專利咨詢服務,推動優秀專利技術的商業化。具體包括:韓國知識產權局對中企部資助項目產出專利的適宜性和質量進行驗證,并在國有孵化機構TIPS TOWN定期舉辦以初創企業為對象的專利咨詢活動;中企部也計劃對持有優秀專利的企業以及大學生發明和專利戰略大賽中的獲獎選手,提供專利商業化和創業方面的支持。
日亞化學對日本華碩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5月18日,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日亞化學)對華碩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碩)之日本子公司ASUS JAPAN株式會社(下稱日本華碩)及其經銷商SYNNEX Infotec株式會社,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日亞化學請求損害賠償的對象產品是華碩所制造、搭載白色LED閃光燈的智能型手機ZenFone Go (ZB551KL、ZC500TG)以及ZenFone 2 Laser (ZE500KL)。日亞化學認為此等產品上搭載的白色LED落入其日本專利第5177317號與第5610056號之權利范圍,故提起訴訟。在此之前,同樣是日亞化學,在中國發起了一場日本LED巨頭和中國臺灣企業之間的專利糾紛。3月24日,日亞化學宣布,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了針對中國臺灣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專利權的訴訟。跨國巨頭間的專利“混戰”,需要格外引起中國企業的重視。
新加坡減免知識產權費用稅費
日前,為了支持創新以及確保知識產權商業化,新加坡2018年財政預算案擴大并加強了2019年至2025年間稅收優惠的某些方面。根據新加坡《所得稅法》(第134章),稅費減免適用于注冊商標、專利、外觀設計或植物品種的費用。這不僅包括在新加坡的相關注冊機構注冊,還包括在海外同等注冊機構進行的注冊,這將讓使用新加坡注冊公司來持有和管理其國際知識產權組合的企業收益。根據2018年財政預算案,200%的稅費減免稅率還將適用于2019年至2025年間每一年許可知識產權所產生費用的首筆10萬新元,超過10萬新元的費用適用100%的減稅稅率。屬于本規定范圍的知識產權類型更為廣泛,不僅包括專利、注冊外觀設計以及植物品種,還包括版權(不包括軟件使用權)、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以及某些類型的商業秘密。
被指控操縱存儲器價格 三星、海力士和美光被訴訟
4月28日,Hagens Berman事務所律師在美國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向三星電子、海力士公司和美光科技提起集體訴訟,指控這三家企業操縱DRAM存儲器價格。這樁集體訴訟代表全體美國消費者,具體包括2016-2017年購買了這三家公司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產品的消費者。該律師事務所聲稱,他們調查發現這些主要DRAM制造商互相勾結,限制市場上各種DRAM產品的供應,從而人為地推高了DRAM價格。DRAM幾乎適用于任何帶有計算平臺的個人消費類或工業設備,從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到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類型的電子產品等。截至2017年年中,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制造商總共占據96%的全球DRAM芯片市場份額,2016-2017年間DRAM的價格上漲了130%。該律所合伙人表示:“我們在類似案例中已經幫助那些支付過高芯片價格的買家達成了3億美元和解協議解,這次打算再為消費者贏得勝利?!?/p>
新加坡加快金融科技專利授權進程
日前,與新加坡想要成為智慧國家的愿景相契合,新加坡知識產權局(IPOS)啟動了一項金融科技快速通道(FTFT)計劃,該計劃自4月26日開始生效,有效期為12個月,旨在加快金融科技專利申請從遞交到獲得授權的進程,將授權程序縮短為6個月。通常情況下,一件新加坡專利申請獲得授權的平均時間為42個月。FTFT計劃旨在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并鼓勵企業在新加坡推廣其技術并使其商業化。根據該計劃,與金融技術有關的發明包括諸如移動支付或簡易支付、綜合計費和移動資金等電子支付,使用數據分析方法的投資平臺、保險技術、區塊鏈和銀行業務、詐騙保護、虛擬交易和智能合約等。
2017年澳大利亞商標和外觀設計申請大幅增長
日前出版的《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報告》顯示,2017年澳大利亞收到的商標和外觀設計申請增長強勁。2017年,商標和外觀設計需求增長了7%,其主要原因是海外對這些權利的需求增加。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收到了76594份商標申請和7708份外觀設計注冊申請,非澳大利亞居民為此作出巨大貢獻。2017年,澳大利亞居民遞交的商標申請占總申請量的61%,其中大多數申請者為中小型企業和個人。2017年非澳大利亞居民遞交的申請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25%,這表明海外企業對澳大利亞市場充滿信心。2017年,標準專利申請量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2%,繼續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非澳大利亞居民遞交的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91%,其中美國申請者遞交的申請占總申請量的46%。
《馬德里議定書》將在阿富汗境內正式生效
日前,阿富汗向WIPO的國際局正式遞交了其加入《馬德里議定書》的聲明書,此舉標志著阿富汗已成為《馬德里議定書》的第101位成員。2018年6月26日,《馬德里議定書》將在阿富汗境內正式生效,而阿富汗的兩位英文編碼為“AF”。在阿富汗加入到《馬德里議定書》后,當地企業主將會成為受益最多的人群。自2018年6月26日起,當地企業主僅需要在阿富汗中央商業注冊和知識產權商業和工業部遞交一份單一申請并交納一筆單一的官費后,便可以在其他100個成員國境內的領土上為自家的商標提供保護。此舉將有助于這些企業主在向其他國家市場進軍時大幅降低相關的開銷與成本。此外,其他國家的申請人同時也可以通過在其馬德里申請中指定阿富汗及其他成員國來為自身的商標提供保護。
新加坡知識產權局提出新的專利工作方案
近日,為了促進新加坡未來的經濟發展,新加坡知識產權局(IPOS)將會逐漸轉換成一個創新型機構,而不僅僅是此前的注冊與監管機構。根據IPOS的發展規劃,該知識產權機構近期提出了專利開放檔案及專利流程指南。專利開放檔案(POD)是對IPOS電子服務門戶網站(IP2SG)的有益補充,公眾可以通過POD訪問已公開的專利文件。只要某項專利及其申請是在2014年2月14日當日以及之后提交的,公眾便可在該專利與申請進行備案的14天后訪問相應的文件。專利流程指南就注冊實務及規定提供了一系列詳盡的指導,并且可以與新加坡《專利法》以及細則中的有關規定進行交叉對比。這份指南的編制工作吸納了來自各個利益相關方(例如申請人及執業者)的重要意見,旨在解決那些會在專利申請流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