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摘要:新課標倡導語文教學應“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語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與根本。作為語文教師要把語言教學作為重點,帶領學生在語文的殿堂里挖掘感受語言文字之魅力。基于此,文章將從揣摩、品味語言,朗讀中豐富積累,通過幽默的語言去渲染課堂氛圍,去感染學生的情感等進行分析,從而使語文教學成為令人賞心悅目的文學賞析課。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語言教學 實踐 策略
語言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是人們用于傳達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之一。語言又是傳授知識的載體,語文又是一門以語言為主的學科,語言的積累是進行語言表達的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語言技巧的運用能力也恰恰反映了語文教師執教能力的高低。加強教師的語言修養是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那么,如何把握語言藝術,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呢?
一、揣摩、品味語言
“書面語雅而成熟,美而正確。”語感的會意性特征決定了學生要獲得語感,這就需要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反復揣摩、品味,通過反復練習才能具備認知上的會意能力。葉老先生曾說過“一篇作品只讀一兩遍,不一定能理解的透,必須要多揣摩。”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必須把握住語言文字的意義與情味,還有這樣,才能辨出真滋味來。這都說明了語言需要揣摩、品位。例如,根據語境,解讀語意。在學習課文《紫藤蘿瀑布》時,文章中的“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將香氣與淺紫色聯系起來,此處賦予香氣以色彩,再將那香氣氤氳、紫氣彌漫的景象比喻成夢幻,用“籠罩”將“夢幻”與“我”聯結在一起構成一種意境。文章中的這些意境需要學生細細品味揣摩,在此基礎上,學生再去體味“夢幻”,其使用之妙也就能夠了然于心了。
二、朗讀中豐富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有了豐富的語言素材的積累,學生才能厚積薄發。其中,朗讀是積累語言的基本方法,是提高閱讀學習效率的重要一環。語言教學首先得益于讀,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去讀,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反復去讀,最后再熟讀成誦,讀出滋味,讀出趣味來。通過大量朗讀學生自然也能積累豐富的語文材料。葉圣陶老先生將有感情的讀稱之為“美讀”,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在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在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讓學生在朗讀中動情、生情,當學生體味到朗讀之樂趣時,他們也自然會積累美妙語言。故此,多讓學生去讀,日積月累,待到說話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便能信手拈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三、體味人物描寫的片段,領會其刻畫人物的匠心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記敘文,記敘文體中的人物,大多都有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分析體會是學好記敘文的關鍵。這對提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這里以《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為例,文章中最精彩的動作描寫是“三拳”打死鎮關西。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仔細去分析,知悉作者使用了生動的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魯達這三拳打得痛快淋漓表現出來,從側面反映出他嫉惡如仇之性格特點。這些精彩的語段也要多讓學生抄在本子上,作些積累。當學生長期大量積累精彩文字、片段后,既能幫助他們構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而且一旦運用起來也會信手拈來,又能陶冶他們的性情,還能積淀學生豐厚的文化底蘊,這樣,在寫作時他們也會文筆增輝,人文素養也能與日俱增。
四、通過幽默的語言去渲染課堂氛圍,去感染學生的情感
著名詩人柯勒律治說過:“缺乏幽默感的人不能算是很完善的人。”我認為,缺乏幽默感的語文教師也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老師。幾乎所有優秀的語文教師都語言幽默、妙語連珠。幽默感強的教師一般都深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更理想。語文課堂中,教師語言幽默能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風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啟發他們積極學習。例如,在教學課文“范進中舉”時,先引入一副對聯導入:“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枯竭,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唉,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間百態、世俗風情樣樣離不了孔方兄呀!”大家頓時對新課興趣大增,積投入到學習中。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信心,也能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再如,在賞析《沁園春·雪》時,一方面要帶領學生去體味毛澤東筆下絢麗多姿的大自然風光,跟同作者一起去感受自然之美,去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要讓他們理解“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中蘊涵著的真諦,通過語言賞析,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
總體來說,語言是語文文本教學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學生學會了品析語言,才能真正體味到文章的語言之美妙。在品析文本語言的過程中,也會積累豐富的語言,也會提高語文素養。作為教師,在實際在授課過程中也難免會有詞不達意的時候,或者品析不到位、不知如何下手等,因此,不斷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不斷為自己“充電”,不斷加強自身的語言功底,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徜徉在語言的海洋中。
參考文獻:
[1]董慧媛.讓生活成為學生寫作的源泉——對作文指導教學的反思[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02).
[2]岑愛音.芻議中職學生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技信息,2015,(07).
[3]金偉.淺析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讀寫算:教研版,2015,(19).
[4]高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6,(07).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