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力
摘要:遺址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有力證據,也是考古研究中價值較高的研究對象,遺址博物館的建設需要建立在保護遺址的思想上。為此,本文從設立遺址博物館對遺址保護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方向,旨在為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提供參考意見,使其能夠在發揚遺址保護理念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遺址博物館 遺址保護 必要性
一、設立遺址博物館對遺址保護的必要性
(一)遺址博物館具有傳遞歷史信息的職能
遺址博物館的建設無論是出于研究目的還是保護目的,最終都能體現傳遞歷史信息的職能,遺址博物館信息傳遞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館內設施向觀眾展示樣品及業界專業研究成果,一種是專業人士展開關于遺址保護的學術研究,這兩種歷史信息傳遞方式構成了現代社會傳遞遺址保護理念的體系。
對于遺址博物館自身而言,其建設和進行信息傳遞的本質就是將遺址文化中的精神和內涵傳遞給后人,進而體現遺址文化的自身價值和延伸價值。同樣,遺址博物館設計和建設人員只有認識到遺址文化和理念傳遞的必要性,才能做好遺址保護工作,并且要在整合建筑空間設計和歷史材料的基礎上,體現遺址保護理念,將專業的博物館設計技巧和遺址保護價值共同融合到遺址博物館建設中,以此來充分發揮遺址博物館傳遞歷史信息的職能。
(二)設立遺址博物館是傳遞遺址保護價值的有效方式
遺址保護價值的宣傳方式較多,而設立遺址博物館能夠在傳遞遺址保護價值的同時保護遺址,并且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遺址保護價值傳遞方式而言,更是具有實用性較強和效率較高等顯著優勢。
第一,遺址博物館的設立以遺址本體及其出土文物為載體,通過相關文物展示和歷史背景解說等方式讓觀眾能夠直觀形象的了解遺址,進而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遺址價值和遺址保護價值。當觀眾走進博物館時,便能從整體布局中感受到歷史氣息;在參觀和了解每一件精美的遺址文物時,能夠從中體會到歷史文化的魅力,加深其對遺址保護價值的理解程度。
第二,遺址博物館對于遺址文化的展示沒有時間限制,這代表遺址博物館可以無限期的通過文物展示的形式來傳遞遺址保護價值,這一點優勢是其他傳遞媒介無法比擬的,例如,報紙不可能長期通過版面來展示遺址保護信息,電視節目也不可能長期播放關于遺址保護的節目。
第三,遺址博物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場地優勢、技術優勢、人力資源優勢,這為遺址保護理念和價值的傳遞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有利于提高遺址保護工作的科學性
遺址博物館建設的本質和博物館建設的本質相同,即為了讓人們在了解過去的同時展望未來,遺址博物館本身起到的只是展示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博物館及其內部文物的展示功能,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通過不同的展現形式將遺址價值和遺址保護價值體現出來,另觀眾在感受到遺址文化魅力的同時,更加深刻的意識到遺址保護的重要性。
上述目標的實現需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而業界專家可以通過對遺址博物館內的遺址形態和相關文物的研究,掌握更多關于遺址保護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高遺址保護工作的科學性,便于提高遺址保護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
二、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方向
(一)做好建設前的考古勘察工作
遺址博物館的建設需要以遺址為中心,并且要以遺址考古勘察報告為依據。在進行遺址考古勘察工作前,勘察團隊需要全面了解遺址范圍,尤其是面積較大的地下遺址,這類遺址保存年代一般比較久遠,并且歷史研究資料較少,這給加大了勘察工作的難度。另外,遺址博物館建設過程中應用的是現代化建筑技術,如地塊打樁和管線埋設等,盲目的選擇建設基質可能會對原本的遺址本體造成一定影響,為此,建設部門需要做好遺址博物館建設前的考古勘察工作,以此來實現遺址保護的目標。
遺址勘察工作還包括了對遺址周圍環境的了解,設計和建設團隊在全面掌握遺址周圍環境的基礎上,能夠提高遺址博物館設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在遺址博物館建設過程中出現破壞環境等事故。
(二)在遺址整體環境的基礎上構建遺址博物館
遺址的整體環境指的是遺址本身構成的外部環境格局,通過這種遺址環境形態,建設團隊能夠更好的還原當時人類的生活場景。因此,在設計遺址博物館時,設計人員可以在遺址整體環境上構建遺址博物館,采用院落形態或向四周開放等格局,在展現遺址保護價值的同時,更好的展現地域特色,另遺址博物館具有鮮明的特征和發展優勢。
例如,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建立在下沉庭院中,既體現了唐代建筑對比、襯托、借景等建設手法,又將現代建筑和傳統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成功的將遺址和圍在了遺址博物館建筑內。當觀眾從建筑外圍俯視整體建筑物時,會體會到空靈的建筑環境,并且產生關于空間景象的歷史聯想,感受到一個聚合的空間,進而突破建筑物的局限性,更好的體會歷史情懷和遺址價值。
(三)遺址博物館展示流線的建立分析
遺址博物館建設除了要保護遺址外,還要展示遺址及其相關文物,傳統博物館展廳布局強調的是秩序性和連續感,但對于規模較小的遺址博物館而言,最佳的展示方式是大多數展示內容位于同一空間內,因此,分析遺址博物館展示流線能夠協助設計人員完成博物館展示方案設計工作。
對于遺址博物館而言,簡單線性的展示流程能夠為觀眾提供向導作用,解說人員不需要通過其他設施來進一步引導觀眾進入到歷史世界中,這種連續性展覽方式能夠另觀眾在專業的觀賞流線中感受到遺址博物館建筑空間和遺址文化結合的美感,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展示和文物展示的良好結合。在遺址基礎上設立遺址博物館會受到遺址規模的影響,因此,大多數博物館展示流線設計大多采取口袋式,秦俑博物館一號坑展示廳建設便采取了口袋式展示流線,另觀眾在每一個角度都能觀看到秦俑遺址的全貌。
三、結語
遺址是人類發展歷史的良好見證,并且是能夠讓現代群眾身臨其境的感受遺址文化,為遺址保護理念和價值的傳遞做出了較大貢獻,為此,各級遺址保護部門可以在確保遺址完整性的基礎上設立遺址博物館,在發揚遺址博物館建設特色的同時加大對遺址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陳曉琳.中國遺址博物館文物本體保護與展示模式的探索[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4,(02).
[2]王有為.淺談遺址博物館的建設理念與展示特點——以福建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為例[J].中國博物館,2014,(03).
[3]王新文,劉克成,王曉敏.基于保護的考古遺址公園旅游產品設計初探[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甘南縣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