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玉
摘要:國家設立事業單位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服務需要,其職責是為國民經濟及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事業單位具有服務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等特征,資金來源以財政補助為主。因此,要求各事業單位對其資金管理要有更有效的管理手段,促進資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從而加快事業單位的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作者就現今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進而展開討論。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改進措施
一、預算管理對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是一種特殊單位類型,與一般工作單位不管從性質還是從職能方面都有所不同,事業單位的宗旨是為社會服務,其職能是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并履行管理及服務職能。是屬于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一些公益性單位及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由于事業單位性質的特殊性,其資金來源主要為國家財政撥款,事業單位資金使用范圍較廣,且對資金使用效果要求較高。事業單位在開展各項工作時所涉及的各方面資金使用都需進行預算分析,其中還包括很多為公益而支出的資金,因此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對事業單位而言有著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算管理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管理模式,預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該事業單位管理水準的高低。更加要求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管理,從而保障事業單位順利發揮其職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現存的問題
(一)對預算管理的認知不夠深刻
我國預算管理起步較晚,對預算管理工作的認知并不深刻,使得很多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普遍認為財務部門完成預算編制工作,就算完成預算管理工作了。在財政撥款使用上,還有部分資金的使用是與財務部門預算編制不符的。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則是因為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工作缺乏了解。因為對預算管理缺乏了解,部分事業單位在使用資金時缺少有效的指導和規范,從而使預算管理工作多數成為形式主義,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缺乏對預算管理的有效監督
雖然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都有開展,但是具體展開工作時仍然有較強的隨意性,如資金實際使用情況超出預算支出范圍,無法做到依據已審核通過的預算編制做出詳細列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根本原因就是事業單位缺乏對預算執行的有效監督。因為監督力度不夠,導致預算資金在使用過程當中出現了種種與預算編制不符的情況,如出現私自挪用公用項目經費,預算資金相互擠占等等現象,最終導致事業單位資金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事業單位的目標也無法順利實現。
(三)預算執行力度差
《預算法》中有明確指出,單位預算審批通過后,要嚴格遵照預算計劃執行,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調整或修正的情況,要按照規定程序辦理,不能隨意處理。但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上普遍存在執行力度不夠的情況,如預算支出中,“專用項目基金”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圍的,但經常未按規定操作,審批不嚴謹,支出隨意性較強。預算執行進度拖延,因單位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常常在執行預算時出現緩慢、輕率等情況,本應上半年支出的費用,結果拖到下半年,甚至到年終最后一個月支付,執行力度非常差。
(四)編制預算前期準備不充分,方法簡單
事業單位在開始進行預算編制時,因缺乏對預算管理的了解,部分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很籠統,甚至有些財務部門閉門造車,編制的預算與實際情況不符,不具有可操作性。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與各部門溝通較少,對各部門的具體情況了解不深,財務人員無法充分調動各部門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預算編制工作中來,也無法開展預算編制調研,預算編制所需數據只能從上年報告中獲取,這樣編制出來的預算往往會偏離實際。
三、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事業單位全員對預算管理的思想認識
只有預算管理真正發揮其作用,才能使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得以實現。事業單位必須要從整體上正視對預算管理的認識,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從思想入手。首先,事業單位要定期對全員開展預算管理的思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預算管理的宣傳力度,并且形成長期性的工作。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要先從領導層面做起,做為領導就要有以身作則的意識,才能發揮更好的帶頭作用,事業單位的領導層要認識到預算管理對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要不斷的提高預算管理認知。對事業單位全體員工要進行定期的培訓,事業單位人員數量較多,可以采取分批進行培訓教育,要讓所有人員都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并不是個人的或者單個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門所有人員都積極參與的一項工作。最后,還需要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小組,由該小組制定關于如何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辦事流程及相關規章制度,并最終形成紙質文件,發放給事業單位全體人員。
(二)提高對預算監督的力度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如想有效執行,就必須做好監督工作。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要想使財政資金能夠按照預算編制使用,就需要有嚴格的監督管理。對預算資金的監督除了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以外,還需要審計等業務部門也參與進來。財務部門的監督原是最為直接有效的監督,但因為財務人員的工作會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影響,難以保證自身的獨立性,因而對預算的執行很難做到全面監督。此時,就凸顯出各級審計部門對預算管理監督的重要性。審計部門的監督從預算的編制到執行都要進行,對預算編制的監督,就是從各單位在上報預算編制時先進行審核,可以發現預算編制不合理的地方從而進行糾正。而在預算開始執行的時候,要想確保預算執行結果不出現偏差,還需要審計部門對各單位預算執行進行定期審計,以確保各單位嚴格執行預算。
(三)加強預算執行力度
預算編制是實施預算管理的第一步工作,進一步工作就是按照預算編制的執行。要想使預算編制能夠有效實施,就要提高對預算管理執行的力度。首先,財務部門人員應該嚴格履行其工作職責,從嚴遵照預算編制執行,對預算以外的及上級部門未準許的項目不予驗收結算。年終決算的結果要與預算執行的最終結果相吻合,務必做到內容完整、收支金額準確無誤、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同時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要完善崗位責任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明晰崗位責任,預算執行當中如出現問題,落實責任到個人。預算執行結束后,對最終結果進行分析評估,找出問題,剖析原因,為以后進行預算編制時提供數據依據。對預算工作一絲不茍、卓有成效的部門,要給予相應的勉勵措施,結合權、責、利,增加員工工作動力,提高工作積極性。
(四)不斷改進預算編制方法,使其科學合理
事業單位是一種特殊的單位,資金主要為財政撥款,因其工作領域較大,所涉及的資金使用范圍也較廣,因而事業單位的資金預算編制是比較復雜的一項工作。預算管理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各環節都不可忽視,尤其是作為預算管理基礎工作的預算編制。由于預算編制的重要性及復雜性,就需要編制人員具有非常豐富的專業知識。首先,做為預算編制人員必須熟知《預算法》等相關文件,能嚴格遵照預算編制的要求對本單位實施預算編制工作。預算編制過程中,能夠具有縱覽全局的能力,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及剖析,并能及時解決,爭取做到預算編制的合理性、科學性。
我國財政體制的改革,新的預算管理方法的出臺,為事業單位能較好的履行其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的職責,保證事業單位開展各項活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事業單位資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性,預防一切貪污腐敗,對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制度,降低決策失誤率提供了基本的指示。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構成因素,事業單位要加深對預算管理作用的了解,要不斷完善預算管理措施,加強預算執行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發揮事業單位的作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馬俊.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0).
[2]季艷梅.淺析如何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8(1).
[3]張桂桂.事業單位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0).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