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勤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收入準則的改革進程,自2018年1月1日我國財政部實施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文章主要對新收入準則的變化進行闡述,結合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指標、稅務管理以及財務披露及職業判斷對新收入準則對企業預期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收入準則;企業;預期影響;分析
現如今,我國經濟產業呈多元化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的新商業模式,對會計信息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國財政部在2015年12月推出了企業會計準則收入準則修改的征稿意見,到2018年1月1日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境外上市并采用IFRS或ASBE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正式啟用,2020年1月1日其他境內上市企業啟用,2021年1月1日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公司啟用,也就是說基本到了2021年全面啟用收入新準則,允許企業把啟用時間點提前。文章主要對新收入準則的內容變化進行闡述,并和舊收入準則比較,從而分析新收入準則變化對企業預期的影響。
一、新收入準則的變化
(一)確認收入流程
拿新確認收入準則和舊確認收入準則相比,其確認收入流程變得簡單化,把職業判斷流程縮減了一部分,并對收入項目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新準則給出了統一的確認收入流程框架,如表1所示。
通過圖表能夠直觀的看到新收入準則的確認收入流程框架,對收入相關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細致,需要進行披露的有履行合同的義務、重大判斷、履行合同的時間分類、履行合同的成本和合同分解。在新收入準則中,確認收入流程要著重對商業模式進行披露,還要仔細探討合同權責利并進行披露,另外也要仔細分析確認收入的時間并進行披露。
(二)收入確認原則
新收入準則在建筑以及商品服務合同上與舊收入準則有明顯差異,新收入準則把確認收入流程劃分成五步,而新收入準則的確認原則就是控制權轉移,這樣收入確認時間就能隨著控制權轉移而發生改變,還能隨著客戶獲得控制權的時間點進行收入確認。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新收入準則的相關流程,分別對這幾項服務進行確認收入,另外使用軟件更新服務時此方法同樣受用。另外,軟件技術服務是在百分比法的基礎上進行分段收入確認的。對娛樂傳媒行業進行分析,提供電影訪問權服務的網站是在線視頻播放網站,根據新收入準則,收入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確認,但是如果是使用權的出售,就可以在任意時間點內進行確認,要根據商業模式和職業判斷進行探討。
(三)計量原則
新收入準則要求企業在劃分和計量收入交易價格的同時,要按照合同分解后的各項履約義務執行,一些企業合同在價格上不存在繁瑣性和多樣性,但是會在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對收入類型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根據新收入準則的要求,必須對仔細閱讀合同中的各項細節和商業條款。電商網站,也可以在客戶手中拿到,也能從供應商手中得到收入,這就是對合同的細分作用,對需要履約的義務進行明確,并全面考慮各類收入途徑的計量原則。
二、新收入準則的變化對企業預期影響分析
(一)會計信息系統影響
在新收入準則的制約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出現一些問題,在會計系統中合同是主要收入數據的途徑,例如賬單模塊。為了滿足新收入準則規定的條例,在合同制定過程中要嚴謹合理,此外也要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創新和升級,并對銷售系統,總賬間接口系統等進行優化。
(二)財務指標影響
自從推行了新收入準則,與舊收入準則相比,在企業收入確認和計量原則方面還是有一定差異,比如軟件維護收入會從之前的一次性確認變成分段確認,而成本確認也是如此。重新分段的也包括資產折舊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項目的財務指標帶來一定影響。拿軟件維護業務來分析,新收入準則的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一時間點的利潤率指標,而盈利能力指標和運營能力指標尤其明顯。
(三)稅收影響
商品服務的控制權和轉移權是新收入準則的確認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了資產負債的經營模式。然而目前的稅法收費標準依舊沿用的收入資金理念進行收入確認的,并針重新制定了商品服務銷售在稅法上的收入確認原則,這就給新收入準則的財稅差異帶來一定影響。在對新收入準則下的交易價格進行探討時,最理想的交易值就是概率統計分布上的交易價格,但是也要對非現金對價和現金流的時間價值以及信用風險等進行全面考慮,對于稅法來說,是不用考慮這些問題的,因此造成了財稅差異現象。
(四)財務披露及職業判斷的影響
新收入準則實施后,在對財務報表中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項目進行調整時要根據新收入準則執行,要對合同履約義務進行披露,合同資產負債信息的披露,分配交易價格,履約義務披露是合同中的主要內容。總的來講,新收入準則要企業對合同收入作出職業判斷和會計估計。具體方法如下:第一,了解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合同細節。企業在對合同進行研究時,要遵循新收入準則的要求,非書面合同也包含在內,如果在一份合同中有多項合同履約義務,對此就需要企業通過職業判斷來決定合同是否需要完善,或與用戶重新簽訂合同。第二,明確每個合同中的單獨履約義務。企業在對經濟實質進行判斷和討論時,首先要符合合同中的相關規定,運用職業判斷方法將原合同承諾義務分成若干個履約義務。企業新推出的質保服務沒有在標準質保范圍內,這就需要將它看成一項新的履約義務,成為新收入來源,完成收入確認的時間必須在質保履約義務規定的范圍內。在不確定是不是新的質保收入合同時,在判斷過程中就要利用新收入準則所規定的條例進行分析。合同條例和履約義務都明確時,需要在粘度報告中進行披露,可以讓利益者更加了解企業的收入流程。第三,交易價格的確認。企業要時刻對價格變化進行跟蹤調研,這是新收入準則重點要求的,在有權獲得收入確認時,資產負債表還要對計算模型進行調整,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收入核算的靈敏度。企業要在最大概率法的基礎上對收入價內的可變對價進行判斷和分析,這是新收入準則重點強調的內容,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判斷方法,但必須與合同中給出的方法相同。如果企業確認了可變對價估計金額,那么一些條例也可應用到里面。這樣就能防止收入確認現象的頻繁出現,企業在對重大收入是否有可能轉回時可以利用職業判斷進行談論,并對量化金額進行分析。第四,分配交易價格的履約義務。企業依據單獨售價的價格,將分配交易價格填寫在履約義務中。按照新收入準則所規定的內容,在確認時應該選擇容易被發現的價格信息,如果單獨售價很難被發現,就需要企業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對單獨售價進行估計,比如成本加成法,市場評估法等,當單獨售價的不確定性偏高時,就選用余值法進行估計。在年度報告中要對估計方法和分配方式進行披露,可以讓利益者更加了解企業的交易價格和分配方式。第五,以控制權轉移作為標準來確認。利用控制權的轉移點來確認時間,對區分商品服務方式有了新的策略。新收入準則要求企業在對收入進行評價時,看其是否具備這一特點,從而確定收入時間,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給企業造成損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收入準則的改革進程,自2018年1月1日我國財政部實施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新收入準則的正式實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在與舊收入準則進行比較時,新收入準則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可以對新商業模式作出合理判斷,提高了執行力度和會計信息質量,加快了我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腳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馮炳純.2017年新收入準則的變化及對企業預期影響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1).
[2]賀歲歲,姚宏.我國收入會計準則更新預期影響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8):10-12.
[3]戰永超.新收入準則下客戶合同收入會計確認研究[J].財會學習,2017(21).
(作者單位: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