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初中地理是學生們開始系統的接觸地理學習的第一步。而在初中階段就能讓學生們學會學習地理并且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對學生整個初中、高中甚至以后大學階段的地理學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針對初中階段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性,做到讓課堂教學“動起來”做一個簡答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 活動教學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對我們教育者和學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傳統的教育者作為課堂主體的情況將不復存在,學生們繼而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并確實可以取得極大的效果,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對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價機制以及應如何發揮學生們課堂主體地位,都處于一個研究的初始狀態,并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道路擺在我們面前供我們參考。因此,研究如何才能將現階段的教學精神與初中地理課堂有機結合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結合作者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初中階段地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才能讓活動教學“動”起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初中階段讓活動教學“動”起來的意義
讓教學活動動起來是我們教育者從一而終的追求。學生們動起來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還能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從而做到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落實在學生生活上,就是提升了學生們的發散意識,提升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們的素質更能適應現代化的生活;落實在學生學業上,培養了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們去更好的學習初中地理知識。
二、現階段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地理學習尚未有太多的學業和社會壓力,在此階段,我們教育者應該注重去培養學生們對地理的綜合能力。從各種角度來尋找適合培養學生們正確學習地理的方法。
(一)師生定位不準確
傳統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而學生們只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教育者在講臺上講課而學生坐在座位上聽課,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們被動接受“填鴨式”教育,不能發揮學生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教育者教學方式的不得法也會對學生們產生不好的影響,學生們學習興趣缺失,對地理學習的動力不足等等,都是傳統教學方式下的積病。
(二)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學習動力不足
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往往地理的功底并不差,但是在長時間單一的教學方式下喪失對地理學習的動力。這是我們教育界的損失,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對學習地理的興趣有無也對學生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缺少互動
上課階段常常是教育者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們座位上聽課,這種單一的方式下缺少教育者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短時間內還可以保證學生們聽課的積極性,但是長時間重復一個狀態的話,學生很難做到集中精力來完成相同的行為。這樣就造成了很多的時間浪費,降低了學生們的聽課效率。
三、如何讓初中地理活動教學“動”起來
活動教學是積極響應新課改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現階段我們尋找到的提升學生們對初中地理學習效率的重要成果。
(一)學習走出教室
地理學科不像是其他學科,知識比較分散,天南海北無所不及。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加大了學生們學習地理的難度。而初中地理又是學生們系統學習地理知識的開端,因此讓學生們的學習場地,走出課堂,培養興趣和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就顯得很有必要。例如在學習《中國的地形》這一章節中,我們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在家中自己觀看視頻與地圖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我國地形的理解;若是學生們認識不到高原、丘陵等定義的含義,也可以問家中的大人用身邊所熟知的情況來定義學生們所學到的知識。
(二)引導學生探究
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的探究類型的知識擺在我們教育者和學生面前。傳統教育的方式是要求我們教育者應該將所學知識點進行高度的總結進而告訴學生,而這種方式下,學生們并不能很好的去理解以及掌握這門知識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死記硬背,很難記住知識點所表達的內容;于此同時,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不理解進容易造成學生們的學習吃力,若是一味的不理解還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對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
例如,學生們在學習水的污染這一塊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們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讓學生們主動去進行探究,去訪問等一系列方式來找到水污染的具體原因及其危害。將自己得出的結論寫在紙上,等學生們在此回到學校之后讓學生們對自己所獲得的答案進行討論。
(三)討論時事熱點
大部分學生不是沒有關注熱點的精神,而是確實的沒時間去關注。在此,我們在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上,完全可以將身邊的事實熱點加入其中。就像現階段比較熱門的人口問題,我國人口持續增長與社會紅利之間的關系,是不是人口數量與經濟成反比?等等,讓學生們結合書本中的知識來暢所欲言,給學生們一個平臺去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情況下,學生們不僅切實做到了密切結合書本中所學的知識,更是真實的做到的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們更加真實的去感受知識帶給自己的影響以及親自體驗知識背后真相的震撼性。更加加深了學生們的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四、結語
初中地理對學生們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要求我們必須要積極對待學生們的教育工作。但是初中地理由于受到學業和社會的重視并不是很足,壓力相對較小,于是便產生了很多家長和教育者甚至連學生自己都輕視對初中地理的學習。這種態度是要不得的,學習好初中地理對學生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們的初中地理的學習的指導,讓學生們能夠在一個正確的環境和態度下愉快的進行學習工作。
參考文獻:
[1]劉繼紅.結合“海陸的變遷”課例談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4).
[2]李霞.讓初中地理“活動”教學“動”起來[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9).
[3]駱維練.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有效記憶教學[J].現代交際,2017,(12).
[4]紀春.讓學生“動”起來 使課堂“活”起來——對初中地理活動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2,(11).
[5]陳海航.讓初中地理“活動”教學“動”起來[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04).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