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藝
摘要:本文以海南大東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通過分析該公司多年的財務數據,來討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會計處理有何影響。在文章最后對分析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非經常性損益;利潤操縱;海南大東海
一、引言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08)對非經常性損益的定義為: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正常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特殊和偶發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的各項交易和事項產生的損益。非經常性損益主要包括: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偶發性的稅收返還或減免、政府補助、債務重組、企業重組費用等。
非經常性損益計入當期利潤,對上市公司凈利潤有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申請取消特殊處理是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是否盈利為衡量標準,這看起來非經常性損益不能調節利潤,不對利潤造成影響。但在實際中衡量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時,卻沒有考慮非經常性損益對會計利潤的影響,只看上市公司是否盈利。我國《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在其后一個年度內未能恢復盈利的,其股票將被暫停上市。一些盈利能力較差、負債率高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經常性損益蓄意包裝利潤,使原本虧損的公司扭虧為盈。通過增加非經常性損益迅速改善財務狀況,這種手段已成為上市公司避免退市的常用方法。
二、案例介紹與分析
海南大東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4月26日在原海南三亞大東海旅游中心發展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規范化股份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為酒店住宿和餐飲服務。1996年5月6日,本公司進行重組及相應的分立。1996年10月8日和1997年1月28 日本公司經批準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發行B股8,000萬股和 A 股1,400 萬股并上市交易。現在,其證券簡稱為*ST東海A,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通過查閱海南大東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大東海)2007—2017年的年報,可看到以下數據:(見表1)
海南大東海的凈利潤大致可以看成一年正值一年負值的交替變化,這十一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都為正值,都為收益而不是損失。換句話說,在這些年里非經常性損益為公司的凈利潤做出了較大貢獻。
除了凈利潤之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后凈利潤)更能代表上市公司經常性穩定的盈利能力。其扣非后凈利潤除最近剛剛披露的2017年的數據之外,其余年份均為負值。這也就是說若公司沒有發生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那公司的凈利潤除2017年外其余十年將都為負值,不會呈現出一年正值一年負值交替變化的趨勢,海南大東海就會在早些年停牌甚至退市。只看其凈利潤的財務報表使用者會引起自己對海南大東海實際盈利能力的誤判,海南大東海也有通過增加非經常性損益來增加公司凈利潤,使其免于退市的動機。
通過查閱海南大東海這些年度財務報表中具體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發現該公司較多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為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在這些年間還發生了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及其他偶然所得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項目。
三、非經常性損益帶來的問題
(一)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對上市公司利潤影響
海南大東海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幾乎每年都有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且有的年份數額較大。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處置損益。發生虧損或盈利能力下降的上市公司通過處置非流動資產來增加自己本年度的會計利潤。當下,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會計政策沒有對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的確認進行詳細規定。也沒有相關部門對上市公司處置非流動資產的具體動機進行調查。這導致上市公司會“毫不費力”的運用此項目操縱會計利潤,達到避免停牌、退市的目的。這樣不會使公司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對公司盈利能力做出合理正確的判斷,也不利于公司自身未來發展。若這種現象持續下去,會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二)債務重組對上市公司利潤影響
1.公允價值的確認
債務重組準則規定發生實物抵債時應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然而現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還不完善,沒有可靠的同類型交易可供參考定價。公允價值計量也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公允價值需要會計人員通過估值進行職業判斷,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影響著公允價值估值,這樣一來就很可能導致公允價值失真。
2.短期利潤操縱
債務重組具有偶然性和非經常性,當債權人對債務做出讓步時,債務公司便可將重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利潤。《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連續虧損三年將暫停上市。一些面臨停牌的上市公司會通過債務重組的方式增加會計利潤,達到規避停牌、退市的目的。債務重組能夠迅速增加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進行利潤操縱。然而,這只能幫助上市公司在短期內增加利潤,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沒有實際幫助,公司未來發展還是要靠自身良好的經營戰略,從根本上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
(三)政府補助對上市公司利潤影響
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可以迅速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從長遠上看,如果政府持續對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提供政府補助,這可能會使公司對政府補助產生依賴導致其發展前景變得更糟糕,在市場經濟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且公司的“造血”能力差,一味依靠外界幫助,即便一時逃過停牌危機,但是以后的發展也會是磕磕絆絆。對政府來說,將資金投入到盈利能力一直較差的公司就會減少對有更好發展前景的公司的補助。總之,政府較頻繁的對有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進行補助會“治標不治本”起不到實際作用還影響了政府資金的有效利用。
四、相關建議
(一)會計從業人員應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在估計、計量一些沒有法律、法規或準則等明確規定的會計事項時,會計人員應以合法合規為底線,以公司更好的長久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上市公司做財務處理及發表建議。而不是通過一些手段僅僅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潤,粉飾賬面數字。
會計專業知識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不斷更新,在實際操作中也會發生改變,比如近期的“營改增”政策,這些重大改革都會使會計現在的實際操作較原先的處理方法發生很大變化。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庫,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思考,積累能力,為公司在財務方面提出更好更合適的發展建議。
(二)上市公司應對停牌、退市有正確的認知和態度
盲目的通過粉飾財務報表,玩賬面游戲并不能解決公司實際存在的財務問題。當公司實際處于經營困境時,管理者應及時分析當下公司存在的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在我國,對想要上市的公司要求很高,獲得上市資格十分不易,“殼資源”寶貴。這就會導致上市公司在發生連續虧損時先想如何解決當下難題,很少考慮這樣做是否會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公司法》規定從1998年1月1日起3年內的任何1年中,如果暫停上市的公司能夠扭虧為盈,則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復上市的申請,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可以恢復上市。也就是說暫停上市的上市公司調整好自己的經營狀況后還可以重新上市。若上市公司一直靠非經常性項目增加公司利潤,這樣其未來發展也必將令人擔憂。不如早早的從根本上解決公司存在的問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三)國家法律法規、會計準則要不斷完善
首先,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需人為判斷的事項出臺相對具體的法律法規,這樣可減少會計人員因人為職業判斷而造成的利潤操縱空間。其次,建議政府建立專門的審查機構,對上市公司發生非經常性損益的動機進行調查。也可規定把非經常性損益的確認分散到多個會計期間,不要一次性計入,將非經常性損益進行分散可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其進行利潤操縱的概率,況且將非經常性損益一次性計入也不符合權責發生制。政府應把資金較多的投入到發展前景較好的上市公司。一些未來發展已堪憂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經常性損益只能使其在當下免于退市,這樣做只是維持短期利潤。像這樣的上市公司就應早早退出市場,不應留著麻痹大眾。最后,國家應加大對操縱利潤的上市公司、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人員的懲治,把操縱利潤、粉飾報表上升到法律高度,為市場經濟、法治社會的發展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巨潮資訊網.海南大東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2007-2017年年報.
[2]李榮榮.我國上市公司債務重組問題研究——以ST西北軸承公司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17(24):77—78.
[3]賽娜.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披露分析——以電子支付行業為例.[J]財會通訊,2017(10):32—35.
[4]董育軍,丁白楊,劉玉丹.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披露分析——基于2012年汽車行業年報研究.[J]財會通訊,2015(28):29—33.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