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慧
摘要:本文介紹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權激勵中現存的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合理的股權激勵,為實現國有企業的深入改革鋪平道路。
關鍵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在對高級管理人員實施業績考核的基礎上,對他們以本公司股權、股票或股票期權等形式進行獎勵,這種獎勵方式稱之為股權激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于國有企業,不是把政府的政策目標放在首位,而是以實現國有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進行運營,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對國有經濟的發展、調節市場經濟中的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一、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存在問題
(一)激勵額度不當
激勵額度在這里是指激勵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占的比例。整體來說,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勵額度偏高。例如伊利股份,他們甚至存在過分激勵的現象;有相關新政策對此進行管控,也有公司遵循新政,例如寶鋼,他們對激勵額度設置上限,但是這會對被激勵者造成很大約束,“過度”約束對股權激勵效果也是值得商榷。我國現行的股權激勵政策處在一種保守、謹慎的狀態,這也是取決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背景以及外部市場的不完善。因此,現階段大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激勵額度不當的現象。
(二)行權價格確定不符
行權價格是股權激勵的核心部分,它是指股票期權的授予部門對于每股購買價格的定價。激勵效果與行權價格的高低有著直接聯系,一定范圍內,行權價格越高,起到的激勵效果就越大,激勵對象的努力程度、壓力、業績水平都與行權價格成正相關,這是在發展與預期相符的情況下,若不符,股票期權則沒有價值。
(三)業績指標的單一性和參照標準的欠科學性
現行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業績指標主要是財務指標,例如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是很容易造成經營者短視行為的,如果缺乏有力監督,經營者可能會暗箱操作。所以,業績指標把財務指標作為唯一參照是欠科學性的。
(四)外部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外部環境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股票市場價格失真,不足以反映股票本身的價值和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第二,證券市場普遍存在投機現象,企業高管在公司任期有限,而企業存續期具有無限性,高管可能會暗笑操作抬高本公司股價,對自己所持股票進行套現;第三,股權激勵的相關法律政策不健全。
二、股權激勵方案的改進對策
(一)激勵額度的控制
關于激勵額度問題,理論界有兩種假說:①利益趨同假說:公司管理層股權與公司資產市場價值呈現正相關;防御假說:這種假說是通過考察Q值與公司管理層持股的關系,具體情況是,管理層持股超過5%以后,防御敵意收購的能力會隨著持股的增長而增加,當持股在5%-25%上漲,防御效應會隨著持股的增加逐漸淹沒刺激效應,從而導致公司市場價值下降,如果比值超過25%,公司內部可能會出現問題,股東利益受損。公司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現有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最終確定適合本公司發展的激勵額度。
(二)行權價格的確定
各種宏觀和微觀的市場因素都可能對股價造成影響,因此行權價格確定具有難度。要解決這一難題需要上市公司和相關政策管理部門共同努力,在定價時盡可能將我國股市發展態勢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然后再結合其他微觀和宏觀市場因素對股價和股市指數進行綜合考慮,在最終確定前還可以結合股市的變化做最后的調整,方式股市動態影響業績。
(三)業績評價體系的完善
1.考慮資本成本問題
資本成本的計算能夠有效減少財務指標中成本計算的誤差。為減少財務指標的誤差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該加入EVA,在傳統的會計利潤基礎上扣減資本成本得到的經濟利潤,被稱之為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簡稱EVA),EVA是能夠反映資金提供者的回報率的主要參考數據。EVA對資金提供者來說,是能夠反映企業為股東創造或損失的價值的直觀體現數據。資本成本的引入能夠將股東的利益與經營者的利益緊密聯系,有效降低經營者短視行為的可能性,為企業保持長期穩定收益提供保障。但是在引用EVA時,要注意其依賴的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防止因財務數據的缺失或不真實而造成錯誤的業績評價。
2.財務成本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
企業應該重視客戶群體,一方面,對現有客戶應盡量滿足其需求,防止客戶流失;另一方面,要從企業本身著手,爭取更多新客戶,為企業提高市場份額,從而獲得更多利潤。另外,企業還應該重視內部經營,在進行內部經營方面引入平衡積分卡,平衡積分卡是對內部經營衡量的一種評價指標,它與傳統衡量方法有本質區別,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從戰略目標出發,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原則制定經營目標和評價指標。這對企業創造具有自身特色價值鏈十分有利。
3.體系中強化市值考核指標
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對市場考核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資本市場現階段并不完善。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進行市值考核會帶來業績造假、哄抬股價等風險,也可能帶來其他一些潛在風險。因此,企業在進行業績考核時,要避免將市值作為核心考核標準。市值考核應該是被囊括在多重指標中,對其賦予一定權重,開始階段應該避免權重過大,可以隨著市場資本的發展不斷調整,通過過渡式設計可以有效避免因制度缺陷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也能夠幫助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強資本成本意識和股東回報意識。
4.業績評價體系展現行業差異
資產的保值是對企業業績進行衡量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有控股上市公式也要通過這一指標承擔國資委對其賦予的責任。但是在確保資產保值的同時,也要盡力維護消費者利益,對業績評價指標應避免單一標準,具體指標應該針對不同市場而定。
(四)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1.優化股權結構
在國有控股公司中一些小股東,可能會有“搭便車”的動機,但是具有一定數量股權的大股東一般不會存在這種動機,并且他們更具有監督動力,這就使監督成本普遍小于監督獲得的收益。所以,在保持對國有資產控制力的前提下,通過對股權結構的優化能夠改善一些股權治理問題。
2.完善董事會結構與經營者任期目標制
對董事會結構完善問題,國資委也是大力推進改革,通過引入外部獨立人員進入董事會等措施對公司內部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在保障大股東利益的同時也盡可能兼顧中小股東的利益。同時,通過外部獨立人事的引入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管理文化,獨立董事的引入是對董事會結構進行優化的直接途徑,其比例的增加更是對董事會結構優化的有效途徑。
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對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時間、任職資格、任職目標和激勵約束進行限定被稱為任期目標制。任期目標制的實施,對于經營者的行為和方向具有約束和引導作用,同時能為企業的規范經營提供保障,因此,企業應該不斷完善并加強任期目標制。
三、外部環境的完善
(一)資本市場的完善
首先,資本市場的完善是要重視資本市場中維護每一位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因此,要以戰略投資的角度對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深入介入,對大股東形成有效制衡和監控。其次,資本市場的完善離不開健全股指期貨市場,原本單向性市場投資者套期保值無法得到保障,而新的雙向交易機制是可以為投資者套期保值提供保障的。另外,資本市場中要規范信息披露制度,對一些惡劣行為應通過行政、民事或刑事程序進行嚴厲追究。
(二)相關配套法律制度的健全
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現行的股權激勵制度,雖然在一些新政策的規范下取得較好的進展,但是,股權激勵稅收問題現階段沒有相關的有利優惠政策,這給企業推行激勵政策帶來很大的成本負擔,企業股權激勵的有效性也會因為稅收問題有所降低。因此,我國在股權激勵稅收優惠政策上還應該積極做出改革,不斷推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發展,關于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借鑒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為盡快實現國有企業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各種激勵手段和措施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將有助于與完善資本市場、企業治理結構,解決企業內部結構以及外界環境等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雪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績效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3):106-108.
[2]蘇桂賓.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經營績效關系研究[D].長春大學,2017.
[3]代曉潔.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現狀及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
(作者單位: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