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應用型景觀設計專業教育改革應該符合21世紀景觀設計專業新的發展趨勢,包括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城市化的挑戰;信息化對景觀設計教育的影響。通過研究可知,應用型景觀設計專業改革內容研究包括3個方面:加大設計的實踐應用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景觀設計專業;策略
一、21世紀景觀設計專業新的發展趨勢及問題
(一)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受了長時間的破壞,面臨著生態危機。目前,社會發展重視生態平衡發展,避免生態系統被破壞的惡性循環,同時加強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整體的協調,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國景觀設計界還處于探索生態設計階段,將生態學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工程中,并就景觀設計的綠化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城市綠化與景觀設計的綠化生態效益進行了研究。這些變化使得我國景觀設計的生態設計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城市化的挑戰
目前我國城市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和的階段。使得我國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方面承擔著巨大壓力。同時在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加速的背景下,人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在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的影響下發生巨大變化。居民的環境意識、生態意識和資源意識將日益增強,對城市景觀設計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從事景觀設計專業人員也將面臨關于城市化的新挑戰。
(三)信息化對景觀設計教育的影響
計算機的發明對景觀設計專業影響引起了景觀設計行業的革命。如何在各種空間環境中設計和利用信息的特征,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景觀設計專業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這一知識和信息革命浪潮將不可避免地對景觀設計行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從而導致景觀設計的設計理念、研究方法、工程技術和教育方法發生巨大變化。
(四)景觀設計教育內容脫離時代發展
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給人們的審美和思維方式帶來了變化,這反過來又對景觀設計產生了相應的影響。目前,高校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相對狹窄。大部分課程都是針對傳統的景觀設計。這些課程主要側重于景觀設計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景觀設計的五大設計要素及要素之間相互組合的內容,但缺乏景觀設計的現代發展性和開放性,主要是基于對景觀設計內部問題的研究,容易陷入景觀設計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知識基礎狹窄,設計理念和技術落后,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然而,教師的教學大多是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基礎的,這使得教學內容不能反映最新的社會需求和景觀設計的最新發展。陳舊的教學內容使景觀設計教學不能滿足現實的社會需要。此外,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大多采用“灌輸”教學法,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面對這些不同的影響和挑戰,我國原有的景觀設計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景觀設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因此景觀設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應用型景觀設計專業改革內容研究
(一)景觀設計專業需要加大設計的實踐應用內容
根據時代發展的特征,景觀設計專業改革需要加大景觀設計專業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以應用型教學內容為基礎調整景觀設計的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發展,并逐步進入信息時代,現代景觀設計學科的內容和要求已經有了極大的擴展,新時期的景觀設計專業要強調自然環境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環境,是協調人類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保護自然環境的科學與藝術,需要創造一個景觀優美、生態環境良好、反映時代特點、文化特色、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要求景觀設計學科體系科體系更加完善、更加開放和全面。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設計教學可以全面、生動、準確地講授各種景觀設計知識,具有知識集成、多維和交互等特征,發揮圖片優勢和生動形象。它特別適合景觀設計專業人員的特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提高思維能力。從教學的效果來看,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較好的教學方法之一。
(2)案例教學是采用解剖學的方法,通過對典型景觀設計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和類比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一方面可以講授設計理論。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案例的選擇避免課程教學內容的不變性和陳舊性,給學生了解當前景觀設計學科的發展趨勢。
(3)設計工作組;在設計階段,學生形成設計工作組,所有設計工作由工作組成員共同商定、實施,制定計劃,按計劃展開研究和綜合設計分析等工作,通過協同合作,有助于學生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于景觀設計工作更加了解,為以后設計工作奠定基礎。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1世紀景觀設計人才需要綜合技能,具有廣泛的學習范圍和廣泛的知識。因此,景觀設計教學改革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傳授設計工作方法。在景觀設計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主要集中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調查分析能力和設計理論應用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技能,教授和學習景觀設計的理論和歷史,涵蓋各個領域的相關技術和知識并從一個方向進行專題研究。另外,對于學生而言,景觀設計學習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和探索性。為此需要彌補和完善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不足,通過學習培養聯想思維和發散思維,嘗試從事物的反面進行批判性思考,才能有利于進一步的研究性學習。在設計實踐中要注重創新性設計概念的生成,以及創新性設計手法的運用和表達;學會運用形象化圖式表達解析抽象理論問題,運用抽象語言表達提升形象化設計方案。
三、結論
21世紀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景觀設計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目標是讓景觀設計專業的學生具備全面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景觀設計學科和人類的進步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鋼.滿族特色小城鎮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策略研究——以青山溝鎮旅游景觀規劃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3):219-225
[2]張項民.基于專業教學的創業教育范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8(11):68-69
[3]徐寧,陳燁,陳潔萍.過程導向的景觀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建筑學報,2018(1):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