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淑芬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現代化建設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逐步加強,也取得了很好的發成果。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也在我國廣泛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我國傳統的文化館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于我國現階段居民的文化需求,要不斷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創新,讓人民群眾能夠時時刻刻享受到公共文化的服務,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在文化方面的精神需求。在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對文化館進行創新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創新的文化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既能滿足居民的文化娛樂,又能夠通過文化館宣傳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可以不斷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建設新時代的文化宣傳平臺和學術資源平臺。通過對文化館進行創新和公共數字文化建設,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我國居民的文學素養和藝術素養,提高全體居民的文化素質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本文就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數字文化館;建設;創新
“要充分利用數字化互聯網技術,讓老百姓可以隨時隨地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這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同時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的。而且在2017年3月1日又頒布并且實施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進一步提高了我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要求?,F階段我國傳統的文化館存在內容形式單一、公共服務積極等問題,我們要提高創新能力,建設數字文化館,不斷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來發展文化館,從而提升文化館服務質量,不斷拓寬文化館輻射半徑,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大的便捷。
一、數字文化館簡述
數字文化館,顧名思義就是指充分利用現階段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計算機互聯網為基礎而建設的以豐富人民群眾活動為中心的,不斷加強文化館服務職能,給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文化服務。美國總統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在2001年把文化館定義為“獲取人類知識的通用途徑”,所有公民能夠通過網絡客戶端隨時隨地能夠搜尋文化知識。
二、在新時期背景下創新建設數字文化館的重要性
1.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常態,人民群眾對我國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文化館已經不能夠滿足于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只有建設數字文化館,才能把社會文化進行多元化宣傳,從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
2.提高人民群眾獲取文化資源的速率,轉變獲取文化資源的方式。我國傳統的文化館一般都是通過陳列文化物質產品或者由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來給人民群眾帶來對于具體文化的了解,人們要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方面浪費大量的時間,獲取文化服務的效率非常低。而通過計算機互聯網能夠創新文化館的服務平臺,讓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就可以獲取文化館中文化的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對自己所需文化的獲取速度,顛覆傳統人民群眾獲取文化的方式。
三、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創新面臨的問題
1.我國地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文化館館進行數文化建設的軟硬件設施和能力不足。由于我國國土面積較大,各個地域之間自然環境不同,所以導致了我國地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自然環境較好,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經濟水平發展也不錯,而西部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地勢復雜,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平較差。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存在東富西貧,南富北貧的現狀,不利于我國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文化館創新服務進行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活動,更不利于一種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很可能出現東部地區不滿足、西部地區有浪費的現象。加之,我國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的專項費用缺乏,導致了我國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不能夠正常經營,大多數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于薄弱,沒有配套的文化館館軟件應用。存在著文化館館藏陳舊、內容老套、跟不我國經濟發展的節奏、場地規模較小、安全隱患問題嚴重,部分文化館館已經被社會所淘汰,沒有新意,不能夠引起人民群眾去文化館的興趣。
2.沒有建立健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部門職能單一,缺乏合作機制。在我國進行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前,我國文化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部門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各行其事,互不相干。他們之間缺乏相互合作、資源共享的機制,不能夠有默契地進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利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也不利于我國現階段對于數字文化建設的要求。
四、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創新采取的具體措施
1.立足于當地文化實際,多做市場調研活動突出數字文化館自身特色。由于我國地域之間的差異較大,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比較普遍,數字文化館的建設相對于比較復雜。所以在建設數字文化館之前要做大量的社會調研活動,認真分析,積極與我國社會各個行業的人民群眾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記錄他們各自行業所代表的的文化需求,從而讓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2.提高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文化館創新服務中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提高服務隊伍建設。公共文化機構是我國非盈利性機構,是我國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的窗口。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中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養直接影響著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質量,工作能力地下,只能夠降低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率,給人民群眾帶來不便,損害我國政府的形象和影響力。要對相關部門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建設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意識和影響,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還要建立專家隊伍,不斷深化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合理、有效地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指導和建議相關工作,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戶對于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滿足程度,促進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提高和豐富精神世界。
3.建立健全完善的資源整合、服務共享機制。起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電子閱覽室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之間要不斷加強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只是單純的上下級之間的合作,更加要注意本地區平行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要立足實際,從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出每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獨特優勢。等政府要在各個文化服務機構資源共享方面起到主導性地作用,出臺一系列資源共享的優惠政策,促成地區之、間文化服務機構之間的戰略聯盟。
五、結語
本文首先通過簡述了簡述數字文化館的主要含義,然后又分析出了在新時期背景下創新建設數字文化館的重要性: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提高人民群眾獲取文化資源的速率,轉變獲取文化資源的方式;接下來有通過探討得出了我國地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文化館館進行數文化建設的軟硬件設施和能力不足、沒有建立健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部門職能單一,缺乏合作機制的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所面臨的問題,左后又通過探究總結出了要立足于當地文化實際,多做市場調研活動突出數字文化館自身特色、提高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文化館創新服務中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提高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完善的資源整合、服務共享機制的、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采取的具體措施。要不斷創新數字文化館的服務體系,為社會居民推送更加優秀、正能量的高質量文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滿足程度。在挖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還要重視引進優秀的外來文化,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從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自信,走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我國政治、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文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