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琴


摘要 目的:分析細節(jié)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手術的患者92例,平分兩組。對照組在手術室中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在手術室中用細節(jié)護理模式,探討兩組應用效果。結果:護理質量方面,研究組皆比對照組的分值高(P<0.01)。結論:細節(ji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的護理中,可提高安全性,滿意度高。
關鍵詞 細節(jié)護理;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效果
目前,隨社會發(fā)展,人們在健康方面要求逐漸提高,在醫(yī)院中醫(yī)療水平要求除硬件設施外,主要還包括醫(yī)院中各大服務系統、服務水平等。故本院將細節(jié)護理應用于院內手術室的護理中,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接受手術患者92例,以抽簽式分為對照組(46例)與研究組(46例)。對照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19~76歲,平均(42.36±4.10)歲;手術科室為神經外科7例,泌尿科8例,婦科9例,骨科8例,普外科14例。研究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20~ 75歲,平均(43.10±3.57)歲;手術科室為神經外科5例,泌尿科7例,婦科8例,骨科10例,普外科16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在手術室中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為基礎的飲食干預、營養(yǎng)支持、用藥護理、環(huán)境干預等,對體征進行日常監(jiān)測、基礎性的心理護理等。研究組在手術室中使用細節(jié)護理模式,首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護理流程的計劃制定,再按照流程實施具體化的操作。①術前:注重對患者的心理方面的疏導,主動溝通,告知其相關疾病的關鍵點,對疾病預防、治療、預后等情況進行介紹,為其制定專業(yè)疏導方案。②術中:與手術室護理成員進行工作交接,仔細確認患者姓名、床號、手術類型等,全力配合醫(yī)師進行手術。③術后:24 h觀察患者體征變化,詢問其疼痛感,將患者情況進行整合統計后再實施具體的術后鍛煉安排。
觀察指標與判定:①護理質量:統計儀器設備的管理、護士的配合技能、消毒隔離實施、質量安全和器械的準備等方面評分。②記錄護理成員總體職業(yè)素養(yǎng)、術中護理等綜合評分,滿意評分用本院內自制調查表,共100分,分值高則滿意度高。
統計學處理:研討的數據,經由SPSS 22.0統計系統軟件分析,計量數據是經(x±s)表達,兩組間比較行t檢驗;其中的計數單位是由n(o/o)表達,組間對比行X2檢驗;僅在P< 0.05時表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護理質量度比較:護理質量中,儀器設備的管理、護士的配合技能、質量安全等比較,研究組比對照組分值更高(P<0.01),見表l。
兩組護理滿意比較:護理滿意評比、術中護理、職業(yè)素養(yǎng)及溝通技巧等評分,對照組比研究組更低(P<0.01),見表2。
討論
本研究中,在護理質量方面,儀器設備的管理、質量安全及器械的準備、護士的配合技能、消毒隔離實施等對比,研究組比對照組的評分更高,護理的安全性研究組顯然更高;護理滿意、溝通技巧、術中護理及職業(yè)素養(yǎng)等評分,對照組比研究組更低,其中護理滿意度對照組評分更低。表明手術室中護理管理運用細節(jié)護理,可提升護理質量,確保護理高度安全性,與余滿榮等研究類似。考慮為細節(jié)護理本院在實施過程中,注重護理成員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所有護理成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指導,最終實施相應的考核,在考核通過后再進行具體的細節(jié)護理操作。護理人員以得體的言行和患者交流,充分了解患者所想,并施以針對性的解決,從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對護理成員減少防備后,則會放松心情,不良情緒會得以相應的緩解;同時告知患者其病情程度、具體手術操作方式、輸液及輸血情況、引流名稱及麻醉的類型等,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基礎性的了解;邀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醫(yī)師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從而制定有效的疏導方案,可使患者的情緒得到進一步的穩(wěn)定、控制,因此其在治療護理過程的配合度則會相應增加,有利于醫(yī)護人員順利實施治療及護理工作,整體治護質量則會相應提高。術前積極準備所有手術所需的器械,確保設備及器械的運行、參數等細節(jié)的正常,利用交接表進行正常的手術交接,仔細確認患者手術類型及性別、姓名等。術中為預防因術中操作時間過長造成的皮膚部位壓瘡,定時協助其變換體位,預防壓瘡;術畢仔細確認術中所用器械、紗布等數量,核對后再實施傷口的縫合、包扎,清理血跡后,注意對患者采用保暖措施。術后24 h全程對患者進行監(jiān)護,主要有體征變化、引流及皮膚顏色、疼痛程度等。
綜上所述:細節(jié)護理全面應用在手術室的護理中,安全性高,并發(fā)癥會相應減少,護理質量高,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