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要】中醫藥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醫學院校得到更好的弘揚和傳播是新時期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旨在從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院校思政課堂的路徑出發,分析其傳播的途徑和方式,以期能更好地使中醫藥文化薪火相傳。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醫藥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和核心理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文化。隨著《中醫藥法》的正式實施,中醫藥的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機遇,但是,如何薪火相傳,讓古老的中醫藥文化在飛速發展的中華大地上迸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一、注重將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院校思政課堂
青年一代的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他們既是文化的承載者,又是文化的傳播者。而醫學院校是未來醫生的搖籃,肩負著救死扶傷的重任,如何培養出高素質、高水準的醫學生關乎著祖國衛生事業發展大計和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未來,這就要求不僅要抓好醫學生的專業素質,更應培養他們過硬的政治素養;不僅要求醫學生具有“至精至微”的醫療技術,更要有“普救含靈之苦”的良好醫德,而良好的醫德就蘊含在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之中。因此,在醫學院校思政課堂上普及中醫藥文化教育,對于增強學生醫德水平和職業認同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多措并舉,促進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院校思政課堂
(一)利用思政課堂,讓中醫藥文化進課堂、進頭腦
醫學職業要求醫術與醫德的統一。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學生醫德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廣大思政教師要在充分了解中醫藥文化的基礎上,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堂,使中醫藥文化進課堂、進頭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引,啟發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思考和學習,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突出德術并重,培養一大批政治素質過硬、中醫藥文化內涵豐富、品德高尚且醫術精湛的高素質醫藥衛生人才。
(二)利用網絡新媒介,構筑學生思政教育新基地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今天,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全新途徑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新媒介傳播中醫藥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網絡新媒體早已融入新一代大學生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利用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感興趣的內容,面對這個巨大的機遇,在第二課堂中,隨之而來的慕課、微信推送、校園在線學習、調查問卷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也應運而生。深奧的理論在生動的解說下變得活潑、生動,講身邊故事、立身邊典范,曾經忙碌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不必受時間環境的拘束,線上講座、專家網絡答疑等,極大豐富了中醫藥文化的內涵。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網絡新媒介在傳播中醫藥文化中的平臺建設工作,將中醫藥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突出時代特色,使學生在思政課堂內外都能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實現思政課堂的可視化、常態化,滿足醫學院校大學生思政課堂的需求。
(三)開展豐富的思政課堂實踐活動,鞏固中醫藥文化學習成果
校園內的各種公益志愿服務團體、基層社會實踐,在極大開拓醫學生眼界的同時,可以引發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思考,使學生盡早接觸臨床、接觸名醫,立志傳承中醫藥文化。通過公益志愿活動和基層社會實踐,幫助廣大醫學生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并在接觸臨床的過程中,體悟中醫藥文化在臨床應用和處理醫患關系中的作用,堅定廣大醫學生的職業信仰,將思政課堂內外所學習到的中醫藥文化中蘊含和秉承的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等精神,不僅在課堂上實現內化于心,更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外化于行。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中醫藥文化,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了解醫藥發展狀況,切實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幫助學生以傳統中醫藥文化中的精華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結語
總之,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院校思政課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與時俱進的工程,是培養社會主義優秀醫藥衛生工作者的重要途徑,需要持續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李雪.將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院學
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2]于洋.“互聯網+”背景下中醫藥
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年04期.
(作者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