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齊偉
一、合力助推高校思政的意義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沈陽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把握學生的成長成才的特點和規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根據學生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特點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新生家長會讓新生和家長了解熱愛學校和專業,聆聽師長箴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地區家長會搭建家校合力育人橋梁,建立溝通渠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邀請校友、企業家舉辦報告會、座談會,引航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營造“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人人育人、協同育人”的氛圍,實現全程規劃思政教育、全員參與思政教育,達到“延伸長度,挖掘深度,拓展寬度”,合力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二、合力助推高校思政的有效抓手
(一)新生家長會
舉辦新生家長會——即在新生報到當天以學院為單位組織召開家長會。一方面,讓學生和家長更詳細地了解大學學習、生活的管理情況,提醒一些新生入學注意事項,發放包括學生手冊、學位學籍管理、違紀處理等方面的資料,播放學校、學院、專業的宣傳片。另一方面,班主任、輔導員和家長的座談了解學生及家庭的情況,以便日后針對學生個人特點因材施教。新生家長會的目的在于讓新生和家長更多的了解學校的師資與沿革歷史,專業的特色與發展趨勢,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專業教師的專業基礎導航介紹,挖掘家長資源,在思政教育的長度與深度上下功夫。
新生家長會的實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義。
1.宣傳展示學校形象,增強新生及家長對學校的了解度、歸屬感與凝聚力
利用召開家長會的機會,向學生及家長介紹學校和所在院系的整體情況、專業設置、教學資源、教育方式、校園文化、畢業生就業去向等內容,有了解才有熱愛,有熱愛才有歸屬感,家長們才放心和心甘情愿把孩子送到學校。新生家長會是展示學校形象、開展招生宣傳、增強新生及家長愛校榮校意識、增強他們歸屬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2.傳遞學校人才培養理念與工作思路,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家長會是非常難得的學校與家長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在家長會上,除宣傳介紹學校及院系的整體情況外,還可以向家長介紹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與工作思路,幫助家長和大學生在思想上與學校達成共識,使家長能夠與學校充分配合,以共同的理念去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在家長會上,還可以向家長宣傳培養大學生獨立意識和責任意識的理念,引導家校合作共同培育學生;讓學生學會選擇和自我管理。事實上,這樣家長會能力方面可能比讓孩子獨立來報到收到的效果更為顯著。還能使家長更多關注于學校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有利于家校攜手,形成教育合力。
3.挖掘家校合力培養學生成長成才
通過新生家長會,學院黨政領導的寄語,希望新生能夠盡快做到生活自理,學業自立、校規校紀自律、自強;希望家長在新生大學生活中,不斷督促學生自強自立自律自理,常和學工辦老師溝通學生在校表現,為新生成長成才插上騰飛的翅膀,使得家長了解學校思政教育的重點與方式方法。通過新生家長座談會,家長更多的了解學校、學院與專業,以及學校在培養人的過程中,新生常常出現的問題,家校能夠合力做到防患未然,為學生未來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二)地區家長會
除了對入學教育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了大學的二三年級階段,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如何給予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更多的指導,學院依托家訪的形式,在生源地舉辦地區家長會,這種形式改變了一般家長會采取“請進來”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時間、交通、場地、食宿等限制因素帶來的困難。這種送到家門口的大學生家長會,采取大會介紹、觀看宣傳片、分會場交流、現場提問等形式,介紹學校和學院的辦學與育人情況,通報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表現以及人際關系處理請情況,探討大學生學業、入黨、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就業等問題,與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深入交流。召開生源地召開學生家長會,讓家長擁有對學校教學管理的知情權與參與權,積極構建“學校主動,社會聯動,家長促動”的育人工作新模式。
(三)企業家、校友報告會
“在學校、社會、家庭的大環境中,利用各種資源、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學校和家長的合力,校友資源對在校學生的就業觀和成才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挖掘創業就業的成功校友典型,邀請在本院系優秀校友回到學校傳經送寶,給廣大學生帶來寶貴的經驗和信息。邀請優秀校友來為在校生做講座,同時優秀校友還設立獎學金激勵表彰在校的優秀學子校友為想從事創業就業的大學生提供專業知識、管理經驗、專業領域有用的信息資源,提供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創業機會、當前政府關于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關于創業的先進經驗和心得,這對在校大學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企業家、校友報告會為在校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促進作用。
1.成功校友能夠提高在校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
增加作為本校大學生的自信,從教育學觀點看,“畢業生是學校的產品”,以往優秀的學長給在校大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更加認可學院教育的效果,在校期間更加積極的學習。當有創業就業的機會時,他們會因為“某某大學”的畢業生而充滿了自信,積極進取。
2.增強了對所學專業的信息
由本學院邀請校友回校,也和在校大學生具有同樣的專業背景、類似的知識基礎,這些校友在行業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恰好給在校大學生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增強了利用自身所學進行創業就業的信心。
3.增強了大學校園文化的信心
在校生奪得校友設立的獎學金具有特別意義,是一種校園文化的傳承。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回到母校捐款捐物,表明了不同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肯定,對校園文化的認同,也進一步增強了在校生對校園文化的尊重,更增強了這份文化氛圍帶給自身的力量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