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綿陽市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內涵、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為切入點,調查綿陽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并搜集其人才培養方案,認真分析了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討論和初步界定了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課程體系、實施方式等核心問題。構建具有特色、有差異化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在理論上豐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理論,在實踐上為正在轉型中的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綿陽市;地方高校;應用型;培養模式
一、綿陽市地方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實際情況脫節
大部分地方高校都提出要大力培養地方和行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并在其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中明確規定,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綜合素質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通過資料調研,得出綿陽市5所目標高校中3所提出了相關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由于學校本科專業不能完全一致,所以選擇了相對開設專業一致性最高的英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例:50%以上的本科高校都提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但通過訪談發現,在現實中,這些定位為應用型的地方高校只是把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一種形式寫在人才培養目標中,而在人才培養實際過程中,還是沿用舊的一套,沒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質性內容和做法,并未把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日常教學工作的導向與方針,理論學習強調課堂傳授,與實踐教學環節脫離,并未做到真正的理論實踐相結合,難以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不完善
通過調查發現,綿陽市目標本科高校在課程體系上,存在不同程度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課程體系理論和實踐的失衡。從調查結果看出,在課程體系上五大地方本科高校比重上通識課、基礎課遠大于專業課,理論知識課遠大于實踐課,選修課所占比例較低,大部分集中在10%~20%,還有部分高校不足10%。實踐課程相對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比例低很多,達到30%的僅有20%。可見,大部分地方高校仍以理論知識的教學為主。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實踐課程要么完成論文,要么只是籠統地安排1~2次參觀、調研,而沒有把實踐與每一位教師的每一次教學內容有效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嚴重失衡,導致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社會及工作環境。
(三)應用型本科人才教學方法不到位
通過訪談,問卷搜集,得出目標五大地方高校的教學方式主要為:講授、討論教學、實驗教學、案例教學、課題研究、自學。從6種方法的使用來看,五所高校本科高校教學方式中比重最高的還是傳統講授,老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填鴨式”的授課。老師為主導,學生為輔,學生被動學習,使學習效率低下。實驗教學的比例非常低,平均僅10%。致使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得到發展。從上表看出雖然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但傳統的教學手段仍然是主導,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這樣使教學方法和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不一致,導致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企業崗位的需求。
二、綿陽市地方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與構建
(一)以能力為導向,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地方高校應明確以培養能力為導向的應用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包括應用能力、即所學的知識、方法等內容有效應用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要求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知識并進行實踐創新,最終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還應加入以就業為導向,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著重從基礎能力、具有職業特點的技能和具有發展價值的拓展能力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二)完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從教學的外在活動形態上加以區分的。現代企業在招聘用人時的要求是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了適應企業的用人需求,本科應用型高校更應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在課程安排上增加實踐學分與學時,充實實踐教學內容,加強校企合作項目。明確實驗課、實驗項目的界定,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跟進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增加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逐步建立科學的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體系。
(三)改進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教學方法
參與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以教師導學、學生參與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途徑的教學組織形式,包括提問式教學、項目式教學、小組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在問題教學中,教師會在講授前設置一個跟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學習,主動去挖掘課程內容,找出問題答案。這種方法主要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教學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實踐要求提出一個可實踐性的項目目標,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得出結論,完成項目設計。這種方法也是實踐性教學的主要手段,幫助學生提升了信息搜集、整理、匯總能力。小組討論式教學是屬于合作性教學組織方式,教師通過角色分配,任務分配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這種方式主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
作者簡介
張磊(1981—),女,漢,四川綿陽,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畢業于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就職于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人力資源管理。
基金項目:校地共建專項課題 SKLTFXY2017Y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