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的任務型教學法,主要是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是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基礎上提出并發展而來的,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積極效果。鑒于任務型教學法強調教學環節的真實性和靈活性,以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本文以此為理論基礎重點研究軍警院校開展高職外語任務型教學的可行性,以期對軍警院校高職生習得第二語言有所助益。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二語習得
一、任務型教學與二語習得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and Teaching,TBLT)是20世紀80年代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研究相結合的一項重要的語言習得模式和外語教學理論成果,也被稱為任務型教學(TBI),要求學生使用真實的目標語言完成有意義的任務,包括拜訪醫生、面試或者致電客戶服務尋求幫助;評估內容主要基于任務結果,而不是指定語言形式的準確性。因此,TBLT在開發目標語言流暢性和建立信心等方面特別受學生歡迎,可以視為交際語言教學(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的一個分支。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Input and Interactionist Hypothesis),該理論基于Krashen的“輸入”假設(The Input Hypothesis)和“習得—學習”假設(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Krashen認為,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學習”(Learning)是獲得外顯知識,“習得”(Acquisition)是內化能力的過程。在任務型外語教學中,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來完成教學,學生通過“任務”構建語言中介系統,從而更快、更有效、更持久地學習外語知識,強化自己的外語運用能力。任務型外語學習重在發展語言能力,學習者通過“任務”體驗各種語言情境,體會語言表達,然后實現情境以外的熟練運用、舉一反三。因此,“任務”是檢驗學生二語習得效果和學習目標達成情況、以及教師教學組織情況的有效手段。
二、任務型教學對高校外語教學的啟示
在英語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是語言規則和語法,以掌握語言為教學目的,教學模式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課下開展對應的練習。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強調語法有助于英語學習者規范語言交際技能和改善交際狀態,學習者只要掌握一定的語法規則,就可以在交際中有意識的使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課堂也發生了改變,由教師為主體的講課模式轉向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頭腦風暴(Brainstorm)、角色扮演(Role-play)等新方式進入教學。英國語言學者Jane Willis在專著A Frame 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第一,前任務(Pre-Task),即教師引入任務;第二,任務循環流程(Task-Cycle),包括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計劃(Planning)——各組準備任務的情況,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第三,后任務(Post-Task),包括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小組的任務執行情況,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任務型教學法有助于教學步驟更加靈活,比如,教師不再需要“假設輸入”,而是以原有任務或者既定任務為學生的實踐內容。鑒于軍警院校開設課程的專業性質較為突出,專業目標較地方大學更為具體,高職外語教師實施任務型教學時更加有的放矢。“前任務”階段要求教師從多個角度輸入任務,可以由外語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合作實施,從而增加任務的現實意義,學生在實施過程中更加有信心,以警衛專業為例,教師可以將某次國際會議或活動的警衛任務設定為Pre-Task。教師發布任務后,學生按要求完成任務的語言輸出。如果任務涉及的語言簡單、語法規范,則教師不必解釋,允許學生輸出準確句子;如果學生認為表達難度較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取小組討論等方式形成多個方案。在Post-Task環節,外語教師需要綜合錄音、錄像、小組討論以及專業課教師的評定,講解或更正語言難點,以利于學生通過練習實現更加準確的表達,使句子表達更具有專業性和創造性。任務型教學不但實現了語言學習和專業學習相結合,而且為學生畢業后勝任工作和完成任務奠定了基礎,學習者獲得交際能力并非停留在語言層面。此外,后續的教師講解避免了教學重心落在語言形式上,而忽略了語言的準確性。
三、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上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在軍警院校的高職外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實現了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技能相結合,不僅向師生展現了全新的教學理念,而且給軍警院校基礎課程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提供了啟示。新的發展時期,我國與國際社會交流越來越多,社會對英語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需要實用性的英語人才,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任務教學法體現了英語教學功能的逐漸轉變,也體現了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加重視英語語言的具體應用,重視培養學生應用英語交流、理解英語和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在多年的探索中任務型教學作為新的教學方法,在其應用中給應用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曉唐.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胡一寧.用任務型教學途徑設計教學活動的實踐性探索[J].國外外語教學,2005(2).
作者簡介
王丹(1990—),女,漢,陜西,碩士,初職,日本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