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這些形近字字形差之毫厘,運用到具體的語境中卻謬以千里,怎樣才能讓學生正確區分形近字呢?
一、形近字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規律并有各自特點的
筆畫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字形相近,筆形不同,如“己、已、巳”。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峰和鋒”。字形相近,筆畫不同,如“木和本”。字形相近,讀音相同,如“瞇和咪”。字形相近,讀音不同,如“治和冶”。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旯和旮”。
二、極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為五種情況
讀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誤為“食不裹腹”,“粗獷”誤為“粗曠”。字形相似,如“氣概”誤為“氣慨”,“輻射”誤為“幅射”;意義混淆,如“湊合”誤為“湊和”,“針砭”誤為“針乏”;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不知道“墨”指戰國時的“墨翟”,“黃粱美夢”誤為“黃梁美夢”,不知道“黃粱”指的是做飯的小米;忽視語文法規,如“重疊”誤為“重迭”,“天翻地覆”誤為“天翻地復”,其實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時,“疊”“覆”二字已經恢復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錯成“大母指”,這是過去學生高考中出錯率最高的字。
三、口訣辨析法
根據形近字非常相似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口訣來辨析,如“渴、喝、揭、竭”編的口訣是:渴了想要水,喝水需張嘴,揭開茶杯蓋、竭力去喝水。(再如:渴了要喝水(氵),喝水要用嘴(口);烤火變干燥,跺腳好急躁。有手才能推,有土是土堆,有言想問誰?)“清、請、晴、蜻、精、睛、情、倩”口訣是:有水才說清,有言才去請,有日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重,麗人留倩影。“己、巳、已”口訣是:張口為ji,閉口為si,半開半閉讀作yi。(再如:關巳不關己,半關是個已)
這些口訣兒歌味很濃,很容易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一旦記住了便不易忘記。
四、兒歌辨析法
利用兒歌來辨析形近字,不僅記憶深刻而且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嬌、僑、轎、橋”:小嬌女兒正可愛,多年僑居在國外;開著轎車去旅行,過了小橋跑得快。“搖、遙、瑤、謠”:手搖小船劃向前,我們逍遙在游玩;瑤族姑娘真美麗,唱起童謠笑開顏。“儉、臉、劍、險”:各位同學要節儉,節約用水來洗臉;拿著寶劍去鍛煉,強身健體少危險。“饅、謾、瞞、慢”:麗麗餐廳吃饅頭,同學謾罵鬧別扭;錯誤蔓延了不得,心理傲慢不能留。“臘、獵、蠟、惜”:寒冬臘月穿的厚,獵戶在家做熏肉;點燃蠟燭來聚會,依依惜別心難受。“駐、注、柱、住”:駐守祖國北大門,住在邊疆是功臣;人民軍隊是柱石,時刻關注家鄉人。
五、抓住形近字的音、形、義來辨析
我們知道80%的漢字都屬于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有些字即是同音字又是形近字。對于此類的形近字,引導學生辨析時最好的方法是弄清表意的形旁,從而達到正確書寫的目的。例如“慌”和“謊”字,二者的表音部分相同,表意部分稍有區別,“慌”字為豎心旁,一般情況下豎心旁的字都與人的心理活動有關,“慌張”“慌亂”等詞語都是人做錯了事,說了謊話后擔心受怕的心理。而“謊”字為言字旁,一般言字旁的字都離不開人的語言,“謊言”“說謊”都是人在說假話。因此,這兩個字辨析時有口訣:小小少年郎,說了謊話心慌慌。這樣學生即記住了字音、字形,又把握住了字的意義。再如讓人頭痛的同音形近字“辯、辨、辮”和“瓣”,前三個字同音形近字,只能從中間部分下手。“辨”是區分、判別的意思,中間部分就像一條界線把混在一起東西區分開來,組詞“分辨”“辨別”。“辯”是說明是非,爭論真假的意思,想要說明,爭論離不開說話,所以“辯”字中間是言字旁,組詞“辯論”、爭辯”。“辮”字是把頭發扎起來就叫辮子,頭發像絲一樣所以中間是絞絲旁。而“瓣”字中間是“瓜”,可引導學生聯想世間萬物只有開花才能結果,花瓣凋落了才會結出瓜果。這幾個字又可以借助意義形成辨字口訣:中間有點仔細辨,中間有言來爭辯,中間長瓜是花瓣,中間絲線扎成辮。“幕、墓、暮、慕、募”,可以根據它們的形旁“巾、土、日、心、力”來辨析組詞;同樣的,還有“撓、澆、燒、繞、饒、曉”“澡、燥、躁、噪、操”等等,這些字都可以通過辨析表意的形旁來辨析理解。
方法再多,貴在實踐。老師和學生都應該積極練習,通過填空,辨字組詞等形式,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區別字形,在運用中牢固掌握。形近字的辨析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的確是一項非常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小學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時效性的重要。改革識字教學,探索識字教學的新途徑勢在必行。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思考、探索、總結、歸納,努力探索教學中的奧秘,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作者簡介
張建國(1966.01—),男,單位:滁州市南譙區大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