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智
【摘要】隨著全球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豐富的大數據資源愈發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大數據產業發展也逐漸成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作為我國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是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培育新興產業、經濟結構轉變升級的重要舉措。由此,本文通過對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進行探究,提出其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創新途徑,以期對內蒙古大數據產業全面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數據產業 優勢 發展 創新途徑
大數據作為新時期服務業態以及信息技術的象征,正逐漸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形式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經濟形式的轉變,對于容量大、類型豐富、輸出高效的大數據資源尤為重視。工信部于2017年印發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建設數據強國。同時,該規劃對未來大數據產品以及服務業務收益做出預測,到2020年將達到一萬億元。在此廣闊發展前景下,內蒙古作為大數據產業的聚集區,吸引了國內外各領域的廣泛關注,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大數據產業,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
自2011年內蒙古開始發展大數據至今,該區大數據發展基礎己經基本穩固,并取得一定成績。2016年內蒙古被正式認定為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成為首個列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范圍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在內蒙古大數據產業推介大會上,全區共簽訂90多個大數據產業相關項目,投資金額高達500億元。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計劃投資1500億元于大數據產業發展,涉及大數據重點項目120多個。加快發展新的產業格局,形成產業集聚、衍生、創新的新型模式。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具有穩定的大數據發展基礎。中興、華為、曙光公司云計算中心分別設立于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包頭。同時,呼和浩特也設有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基地,全區數據服務器承載能力居全國首位。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還建成了國際光纜以及國內高速光纜通道,國家工商局、航天科工集團等也將在呼市建設大數據中心。
二、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勢。大型數據中心的建立通常會選擇在緯度高、能源豐富地區,這些地區PUE(能源使用效率)較低,能效水平較好。內蒙古自治區具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優勢,常年平均氣溫保持在0-8攝氏度,有助于大數據中心設備冷卻。據測算,在內蒙古地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平均值可低于1.4,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低0.8-1.6。同時,內蒙古地區地質結構較為穩固,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低,能夠對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此外,內蒙古自治區處于我國邊界,對內連接我國內陸多個省區,對外連通俄蒙,共建有16個對外開放口岸以及2條歐亞大陸橋,具有優越的數據輸出服務優勢。
(2)資源優勢。目前,內蒙古自治區信息園積累了大量信息數據,包括由企業云平臺以及政府云平臺提供的消費、民生數據、用戶數據、運營數據、商業數據等。這些資源為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同時,內蒙古自治區信息園共入住國內外共60多家企事業單位,并投資建成4條國際光纜,能夠有效實現國際數據傳輸服務,實現內蒙古經濟轉型升級。此外,內蒙古自治區具有全國第一家省級電網獨立輸配電價格體系,此體系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大數據中心用電可享受全國最低電價,有效保障電源供給。
(3)政策優勢。對于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國家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部門出臺了各項規劃及有利政策,堅持把大數據產業發展作為產業升級的主要方向。2016年出臺的《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將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成為世界級大數據產業基地,并實現2020年,大數據產業產值1000億元的目標。2017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發展規劃(2017-2020年)》。確定了截至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大數據園區發展布局等。同時,2017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了大數據與云計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該組織主要與云計算大數據標準化組織進行對接,能夠有效規范發數據產業發展標準。
三、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創新途徑
(1)加強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首先,內蒙古區政府與大數據管理局配合,加強網絡建設,拓寬互聯網覆蓋范圍,完善省際、國際光纜,提高信息交換、傳輸能力。其次,加強大數據中投入。推進建設各盟市數據中心項目,如包頭、海拉爾、烏海、鄂爾多斯等大數據中心項目。
(2)推進政府數據資源整合,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實現大數據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是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在確保信息、隱私安全的前提下,應推進政府資源開放,實現大數據信息跨領域共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應有效利用現有外網資源,建設統一云平臺,推動數據開放共享。此外,應完善大數據信息資源庫建設,建立內蒙古自治區居民、地理、經濟、文化等基本信息資源庫,同時也應加快成立自治區公共服務資源庫,實現與內蒙古自治區統一云平臺的對接。
(3)開展大數據應用創新,強化政府職能。積極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是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目標。數據應用創新不僅可以提高政府管理能力,而且能夠使民眾享受大數據資源服務帶來的便利。首先,建設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互聯網業務服務平臺,實現自治區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有效實現標準化管理。其次,推進經濟、教育、能源等社會公共服務大數據的應用,加快自治區數據港建設。
(4)培育大數據產業新型業態。大力培育數據收集、處理、交易等新興業態,能夠有效促進大數據成果交易的完成。第一,應加快發展智能終端、電子材料、軟件開發等相關業態,推進智能項目建設。第二,促使大數據產業與自治區傳統產業相融合,提升現代農牧業發展水平。加快建立內蒙古生態大數據平臺,推動大數據在生產研發、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領域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徐長安.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新思路[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8,(1).
[2]丁彩霞.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人才工作的現狀及思考[J] .中國行政管理,2018,(1).
[3]李天凱.網絡大數據的應用現狀[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