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杰敏
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桂發改高技(2014)1608號文批復了《賀州市生態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5年)》,《規劃》以健康為主題,積極培育與發展以“生態健康旅游、生態健康休閑、生態健康養生、生態健康晚年”等新型業態為重點的生態健康服務業,以及與第一、二產業關聯融合形成的健康農業和生態健康制造業,成為推動賀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賀州市統計局近期對生態健康服務行業現狀開展調研,并對千億元生態健康產業下如何發展服務業提出了一些思路,形成本專題報告。
一、生態健康服務業現狀
(一)高鐵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2014年12月26日,賀州市正式進入了“高鐵時代”。高鐵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和升級了傳統的商貿模式,城市群間人流、物流的流通效率大幅度地提升,為沿線城市群的區域聯系、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同時,高鐵形成城市間的緊密鏈接,在促進賀州市經濟發展與周邊區域經濟緊密聯系的影響日益顯現。同時要看到高鐵對道路運輸業帶來極大沖擊:
(1)公路客運班線大幅減少。賀州市高鐵開通以后,尤其是往南寧、廣州方向高鐵全線貫通以后,每天經過賀州的動車組有20多對,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每隔半小時左右就會有動車經過。高鐵為賀州市民提供了更高速、便捷的交通服務,動車代替傳統公路客運,成了居民出行優先選擇的方式。
(2)公路旅客運輸客源流失嚴重。2017年前三季度公路客運量861萬人,同比下降5%,客運周轉量94873萬人公里,同比下降5.7%;2016年前三季度公路客運量906萬人,同比下降4.5%,客運周轉量100613萬人公里,同比下降5.3%.2017年公路客運量、客運周轉量持續下降,降幅與2016年相比有所擴大。
(二)旅游業帶動住宿和餐飲業蓬勃發展
按照賀州十三五旅游業“一條主線、兩個抓手、四個小鎮、五篇文章”的“1245”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生態健康旅游、生態健康休閑、生態健康養生、生態健康養老”四個新業態,全市旅游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
(1)旅游業實現快速發展。截止目前我市有A級景區16家(4A景區6家),鄉村旅游點40多個,星級鄉村旅游區20個(五星級鄉村旅游區1家),星級農家樂37家(五星級農家樂1家),其中2017年我市新增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1個,廣西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四星級鄉村旅游區2家,四星級(含以上)農家樂5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4家,廣西智慧旅游示范企業1家。
(2)今年以來,賀州市緊緊圍繞年初各項經濟增長目標,全力推進穩增長“六大行動”,狠抓各項工作落實,住宿餐飲等服務業呈現總體平穩發展的態勢。截止10月,我市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不包含產業活動單位)營業額累計為1.87億元,同比增長11.6%,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其中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不包含產業活動單位)營業額累計為0.85億元,增長7.1%0限額以上餐飲業企業(不包含產業活動單位)營業額累計為1.02億元,增長15.6%。
(三)醫養服務得到改善。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越來越成為關系家庭、關系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選擇一些療養機構例如賀州廣濟康復養老院等,通過與老人面對面談話方式調研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獲得的醫療保健服務等情況如下:
(1)多數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狀況不滿意。90%的老年人被醫生診斷患有各種疾病,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患有高血壓,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或較好的僅占受訪人數的五分之一。
(2)離家不遠即有醫療機構。日常就診多以就近為主,城鎮到社區衛生服務站、縣醫院居多,而農村則多數是到鄉鎮衛生院。
(3)排隊掛號是老年人就診的主要方式。目前,在一些大醫院,已經開通老年人就診便捷通道,對年滿80歲(有的醫院為年滿75歲)的老年人實行就診優先,但受訪的老人反映,他們日常就診的醫療機構多數沒有開通老年人就診便捷通道。
二、調研展露問題思考
(一)公路旅客運輸對比動車處于劣勢
高鐵時代的到來,打破原有的客運運輸格局,也打亂公路客運原有的運作模式,鐵路客運與公路客運競爭主要在價格、安全、速度、通達率、舒適性和機動性上,高鐵與道路客運各有優劣:道路客運一是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和空間上的“門到門,服務優勢;二是班線密度大,旅客可隨到隨走;三是網絡密集,覆蓋面積廣,可滿足高鐵“盲點”旅客需求,這使道路客運在中短途客源中占據優勢。鐵路保持著在價格低、安全舒適和載客量大的優勢,而且不受氣候的影響,準確性及時效性相對要高,在中長途客源占據絕對優勢。
(二)住宿餐飲業的不足之處
(1)單位少,規模小。稅務、工商和統計等多部門資料顯示,目前賀州市住宿餐飲業單位總計約2600多家,其中,住宿業約占20%,餐飲業占80%。在這2600多家住宿餐飲業單位中,法人企業只有130多家,僅占5%,大部分住宿餐飲業單位以個體戶形式存在。根據統計名錄庫資料,目前達到限額以上標準(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在庫統計的住宿餐飲業單位28家,其中,住宿業13家,餐飲業15家,是全區最少的地級市,住餐總數比來賓市少11家,比崇左市少17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單位數僅占全區的1.8%。
(2)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品質有待升級。旅發委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7年8月,全市星級飯店18家,其中四星級飯店3家,三星級飯店13家,二星級飯店2家(詳見表2)。從表中可知,賀州市近幾年星級飯店數量少,一直都還沒有五星級飯店,且評星級飯店的熱情大為下降。作為世界長壽市,以生態旅游業為特色來吸引外地游客,卻沒有高品質住宿條件的酒店,將使住宿行業發展大打折扣。
(三)醫養、康養服務軟硬件仍需加強
(1)基層多數醫療設備落后,專科醫生缺乏。老人們普遍認為,基層醫療機構雖然就醫方便,但其醫療設備多數都較為落后,且缺乏有經驗、技術水平高的專業醫生,不能獲得醫療機構所在地居民的充分信任。因此,當病情稍微嚴重時,就會奔往城市大醫院,增加就醫時間與經濟成本。
(2)醫保報銷比例偏低,自費占比偏高。
三、發展生態健康服務業的一些思路
(1)合理引導道路貨運業轉型發展。加大培育發展力度,引導貨運車輛向大型化、廂式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鼓勵道路運輸企業積極發展專業物流運輸,堅持以消費品批發零售業為基礎,以工業、能源、農業、旅游商貿物流業為主導,將現代物流運輸、倉儲、裝卸、流通、加工、包裝、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從而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培育出交通物流龍頭企業。
(2)以創新來推動住宿餐飲業的發展。近年來,全國餐飲行業正邁入以大眾消費為主導的新增長時代,呈現大眾轉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住宿餐飲業在消費升級和工匠精神的推動下積極進行供給側改革,行業再造升級。當前大眾消費成為住宿餐飲市場的主體,住宿餐飲業大眾消費所占比例已經達到80%,快餐、團餐、火鍋小吃、商場餐飲、休閑餐飲生意紅火。“互聯網+住宿餐飲”成為行業轉型動力。住宿餐飲經營從傳統“高大上”轉為“小而美”,85后,90后消費群體的崛起,對住宿餐飲消費有高度的特色化需求,精品化、特色化、小型化、連鎖化、互動體驗化成為住宿餐飲轉型的主要方向。隨著市場進一步細分,很多企業也對品牌和業態進一步細分,推出多品牌,覆蓋不同業態和區域,成為行業主流趨勢。引導企業充分貼近和體現行業發展的新特點,適應住宿餐飲業發展趨勢,精準對接大眾住宿餐飲市場需求,為立足未來住宿餐飲業謀定方向。
(3)抓住契機,加快發展大物流。物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和過程,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結構在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有關。只有工農業有訂單,原材料和產品打開銷路,物流業才能“有物可流”。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轉型升級,做優農業、做強工業、做旺服務業。“賀州白”大理石享譽國內外,充分利用“十三五”期間打造全國最大的大理石綜合開發型加工制造基地、自治區碳酸鈣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國內最大的重質碳酸鈣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人造崗石生產基地的契機,大力發展物流園。
(4)緊緊抓住“四個特色小鎮”這個核心突破口和切入點,努力構建“向心發展、組團布局、統籌融合、以點帶面”的全地域生態健康產業發展體系,結合各地生態資源的特點和主要輻射的消費人群,做大做強各自的優勢產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利用,以四大景點為中心,讓沿線的人們積極參與到生態健康產業的建設,最終形成全域旅游,帶動賀州經濟的全面發展。
(5)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大眾福社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龐大的市場需求足以支撐起一個產業,推動上下游良性互動,實施養老服務全產業鏈整合戰略。養老服務多類型、多層次、多樣化的龐大市場需求使得養老服務一條龍產業鏈應運而生,包括養老地產業、養老保險業、養老醫療保健業、康復護理業、托管托養服務業、養老陪老家政業、養老投資咨詢業等現代服務業。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使得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鏈對緩解政府養老的壓力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都有重大意義。當前我市養老服務存在發展規模小、水平不高,資金來源單一,社會力量參與少,產業上下游脫節以及資源整合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應盡快整合養老服務產業鏈,推動產業鏈不同環節間互動,加強區域合作,實現養老服務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
(6)推行醫養結合試點。衛生院和養老機構簽訂醫養結合合作協議,由衛生院上門為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調查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全面監測、分析、評估老年人的健康數據,并根據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和疾病防治方案,進行危險因素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