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商業票據和商業票據評級的概念、現狀,闡述了構建商業票據評級體系對票據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產生的重要意義,即在票據市場的參與主體、票據交易量、推動融資性票據的增長、利率的市場化及我國票據市場的國際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然后說明了構建票據評級體系應該包含的內容,進一步在評級機構、法制建設、評級主體、客體等方面提出了對我國票據評級體系構建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票據 評級體系 票據市場
一、定義及現狀
商業票據是指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信用較高的企業開出的有確定的金額及到期日且無擔保短期票據。商業票據的可靠程度依賴于發行企業的信用程度,可以背書轉讓,可以承兌,也可以貼現,是籌措流動資金的工具。因此,商業票據既是一種結算工具和支付手段,也是企業短期融資的工具。
商業票據評級是指對商業票據的質量進行評價,并按質量高低分成等級。商業票據是信用性票據,直接反映了發行者的商業信用狀況。
近年來,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步伐己經明顯加快。在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對于票據市場領域信用建設,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的通知》提出,要求加大對金融欺詐,披露虛假信息等金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規范金融市場秩序。
從規模上看,到2014年上半年,全國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11萬億元,承兌余額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同期全國金融機構累計貼現己達2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票據貼現在各項貸款中的占比為2.84%.龐大的市場背景下,由于缺少相關評級中介機構,導致中心銀行銀票和商票規模難以擴大,票據的簽發和流通受到真實貿易背景審查的條件限制,票據的融資功能難以發揮作用等。
作為靈活的匯兌工具,盡管票據市場規模日益龐大,但在實際業務展開中,仍主要依賴于經驗判斷信用水平,票據行業存在大量信息不對稱現狀,市場上缺乏一個專業全面的商業票據評級體系。因此,構建商業票據評級體系對票據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商業票據信用評級的意義
商業票據是信用性票據,直接反應了發行者的商業信用狀況,也就是說,票據當事人主體的信用狀況直接決定了票據的信用質量。高質量的票據,是票據市場穩定繁榮發展的基礎因素。因此,構建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對商業票據市場的運轉及穩健發展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其意義如下:
(1)有助于遴選合格主體進入市場,有效降低遭遇信用風險的可能。不能取得評級或評級不合格的企業自然被阻止在票據市場之外,起到了降低市場的非系統風險、保護票據投資者利益的作用。即便是進入票據市場發行票據的企業,其經營狀況及發行票據的用途和目的不盡相同,而通過票據信用評級,向風險偏好程度不同的投資者提供了不同的風險信息,供其選擇。而且,應用評級系統,投資對象的評級一目了然,也有助于投資者選擇投資對象,這些優點都會最大限度的吸引投資,活躍交易并從根本上保持票據市場的穩定并促進其發展。
(2)有助于利率的形成機制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在真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由資金的供求雙方決定,發行人希望票據以較低的利率發行以減少資金成本,而投資人則希望以較高利率發行以獲得更多的利息收入。票據的不同等級反映了不同的信用溢價,一般而言,等級越高利率越低,等級越低利率越高。商業票據評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均衡利率水平。而市場化的利率水平,是票據市場繁榮穩定的基礎因素之一。
(3)有利于票據發行者籌集資金。對于那些初次進入票據市場且不為投資者所熟悉的發行人,通過對其發行的票據進行評級,其資金實力、信譽及還本付息的可靠性等情況能被準確有效地傳遞給眾多投資者,使其他經濟主體能夠以資信等級做依據進行投資選擇,也從而決定了其能否從其他主體那里得到資金融通和得到多大的資金融通。從長遠看,評級良好的發行人,其示范和帶動作用的發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國票據市場主體不足的問題。
(4)為融資性票據的大量發行提供了必要保證。健全且先進的商業票據評級體系,從投資主體到票源方面都豐盈了票據市場,促進票據業務的穩健發展的同時便會推動融資性票據的發展,提高其在票據市場中的占比,由此可見,統一規范的信用評級標準,有利于信用約束機制形成,為融資性票據的大量發行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了票據市場功能的全面發展。
(5)有利于提高我國票據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對商業票據評級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在中國票據評級體系建立與實施過程中,應該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可以吸收借鑒國外經驗教訓并結合中國社會經濟及票據業務發展狀況加以具體運用。同時,商業票據評級體系的建立健全,也會吸引外國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票據市場。因此健全的票據評級體系,可以使我國票據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融入國際金融體系。
三、商業票據信用評級的內容
商業承兌匯票信用分析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產業、企業素質、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償債能力、商業承兌匯票的票項分析等六個方面。其中因商業票據屬于短期債務,其償債能力和財務狀況是最主要的分析內容。
(1)產業:產業分析的目的是評估付款人所在產業風險、產業景氣性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以及在該產業屬性下企業信用分析的重點。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對企業進行產業劃分、產業地位與特征、產業政策、產業景氣性、產業競爭程度。
(2)企業素質:企業素質分析的目的是評估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基本條件,與同業競爭的優勢與不足等。主要可以從領導素質、職工素質、技術素質、企業規模和外部支持幾方面來考察。
(3)經營管理:經營分析的目的是評估企業的經營穩定性、核心競爭力、主要經營風險和未來經營發展趨勢。管理分析的目的是評估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管理素質。
(4)財務狀況:財務狀況包括財務概況、會計政策、財務政策、資產構成、負債構成、盈利能力、現金流、債務預測等方面。財務分析的目的是評估企業會計、財務政策的風險取向,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資產質量,負債水平,盈利水平,現金流量等。
(5)償債能力:①短期償債能力,即流動性:首先應對營運資金分析,營運資金為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是衡量總體流動性狀況的主要指標。其次,可進行比率分析。衡量流動性的幾個主要比率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②長期償債能力:實踐中,重點評價的是資本結構,即企業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重。若比重較高,則說明資本結構健全,長期償債能力較強;反之則弱。常用比率有債務比率、長期負債與資本化凈資產的比率、流動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等。③近3年信用記錄,包括借款、應付票據、應付款、其他應付款、應交稅金等償還、付款或上繳情況;④備用信用支持:應考察商業票據的發行是否得到了額外的信用支持,以及支持的方式及支持者本身的信用狀況。比如,有些企業發行的商業票據,有銀行通過備用信用證或提供不可撤銷的循環信貸額度等的支持,在進行評級的時候均應予以考慮。
(6)票項分析:主要是對企業目前簽發的承兌匯票總量、歷年簽發總量與承兌總量的對比關系、簽發商業票據的用途和目的等來分析,如果所籌集資金用于季節性流動資金的需求,級別就可以評高一些。
四、商業票據評級體系的構建
(一)建立全國性的權威評級機構
我國沒有一個全國性的權威信用評級機構,是我國票據評級體系構建緩慢的重要原因。央行以其廣泛性和權威性,在全國性的評級機構的構建方面將發揮主導作用,而且央行己出臺了《關于促進商業承兌匯票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提高企業結算效率,調整商業匯票種類結構,引導和鼓勵商業信用發展,發揮商業承兌匯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久的將來,希望針對信用評級建立專門的評級機構,由其來推動匯票的出票人、承兌人進行信用評級,并將評級結果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依法接受查詢,將極大的推動票據市場的穩定繁榮。
另一方面,一些商業性民間機構,如票據寶等,也在推動收費型票據評級體系的建立,在票據評級體系的構建上開了先河,為全國性的評級體系的構建起了示范作用。
(二)法律和制度的修訂和完善
商業票據信用評級體系的構建,應依據《票據法》、《票據管理實施辦法》、《銀行支付結算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促進商業承兌匯票發展的指導意見》及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但是,相比較于國際票據市場,我國票據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我們應盡快修訂和完善票據相關法律,作為商業票據信用評級體系的制度保障。
(三)針對評級參與主體的不同角色,設定評級標準和框架
在票據市場中,參與者涉及銀行、企業,作為發行人、承兌人、貼現人和擔保人等不同角色,針對參與主體在票據流通中的而不同角色,在評級的要求上也不盡相同。同時,應針對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企業進行不同框架的評級,使評級更貼合實際應用。
(四)針對商業票據票項的評級
作為信用評級的客體,商業票據票項的因素,如票據的用途、票面金額的大小,期限的長短等,應作為評級的考慮因素,結合票據發行人進行綜合分析。
(五)可以依托現有企業評級體系,針對商業票據的特殊性,建立商業票據信用評級體系,并進行追蹤
現在已有的企業信用評級已相對完善,涉及企業的長期信用評級和短期信用評價等,要想快速的建立票據評級體系,可以在其基礎上考慮票據業務的特殊性來進行改良。對企業已建立的商業票據評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追蹤,己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