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要】進入2018年,由于極端寒冷天氣和用電結構的變化,全社會用電量超預期增長,給發電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困難。從市場預判和價格管理角度,就電廠燃煤成本的管理現狀及相應對策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燃煤電廠 燃料成本 管理
2016年以來,在全球經濟開始復蘇的大背景下,我國消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煤炭價格大幅反彈,給電力企業成本管理造成很大的沖擊。同時,火力裝機容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電煤供應日趨緊張,管理燃煤價格成本是雪上加霜。從市場預判和價格管理角度,就電廠燃煤成本的管理現狀及相應對策提出幾點看法。
一、燃料成本管理現狀
采購成本。燃料的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款、運輸費用、中轉港費用、合理損耗(質量、數量差)等。目前影響采購成本主要因素有:階段性、結構性的供應緊張引起的煤價飄升;計量方法不同產生的數量損失;檢驗熱值虧卡等損失。
近年來,鐵路運力不足的矛盾仍在繼續加劇,國家投資興建了大秦、侯月、蒙冀、瓦日等幾條鐵路新線,加大了運煤的能力,但由于我國煤炭“西煤東輸、北煤南運”格局特征越來越強,運力歷史欠帳太多,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增長嚴重失衡,運輸瓶頸等其他成本矛盾呈加大趨勢。
儲存成本。當前影響儲存成本的最大因素在于:部分電廠受各種條件限制,庫存管理制度不合理,不符合國家能源保障安全制度的要求,高峰期庫存低、無煤用,頻繁告急;耗煤淡季庫存高企,資金占用周期長、使用率低。建立合理的儲存制度不僅能夠降低儲存成本,也能保證燃煤安全使用。
質量差異成本。首先,在煤炭質量方面要重視熱值管理,電廠采購煤炭普遍以熱值進行計價,煤炭熱值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電廠燃料成本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煤炭的價格與低位發熱量呈正相關。煤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電廠鍋爐和各機組設備的工作效率。
機組對煤炭其它質量指標的耗損率差異也不可忽視。裝機容量小、耗煤率相對較高的機組,燃料成本也就隨之升高,提升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單位發電耗煤數量,提高煤炭有效利用率,也是降低燃料成本的重要因素。
二、燃煤價格管理難度增大
據不完全統計,火力發電企業作為技術和勞動集約型企業,燃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愈來愈大,己達到70-80%左右。而“電”這一商品正處于計劃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由于電力作為事關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電價的市場化程度很低,電力企業沒有自己的定價權,電力企業還沒有完全走入市場經濟。而煤炭價格隨著2012年的全面放開,市場化程度很高,整個煤炭市場處于一種完全競爭狀態,價格變動頻繁,燃料成本已成為發電廠最大的可變成本。
同時隨著煤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煤礦通過資源整合與淘汰,提高了供應端的集中度。2017年環渤海港下水煤有超出60%以上的份額為四大家煤礦所有(神華、中煤、同煤、伊泰),市場可供調劑的份額偏少,火電企業的采購議價能力在減弱。在市場價格波動中,供應端的議價能力以及抗風險的能力增強,煤炭供需雙方的貿易中,需求端正面臨喪失主動定價的權利,只能被動接受或通過商談獲取相應的收益。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煤、電雙方依然采用一年一次的集中訂貨方式,即每年召開一次煤炭供需銜接會。隨著煤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內動力煤定價模式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特別是2013年后,重點煤和市場煤并軌,市場進入長協合同定價時代。長協主要包括年度長協、季度長協和月度長協,但合同兌現依然缺乏有約束力的保障機制。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市場價高于年度長協價,供方執行年度長協價的積極性低,合同兌現狀況差;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年度長協價高于市場價,電力企業落實年度長協價積極性不高。這就要求電力企業必須了解市場,熟悉市場運作機制和法則,必須從傳統計劃價格下的管理模式轉為現代的以市場價格為導向的管理模式,要運用市場價格杠桿管理煤炭采購成本。
三、燃料成本管理應對措施
在目前電煤供需緊張的條件下,電力企業應基于市場的變化,建立符合現代燃料采購的管理體系。
一是加強內部管控,大力實施精細化和對標管理,嚴格把控采購質量、數量關,直接降低采購成本。
二是對市場燃料價格要有合理預判,根據煤炭價格變動制定采購管理方案,使煤炭采購價格直接觸及煤炭市場價,贏得市場主動權。與此同時應減少中間采購環節,避免中間商以次充好。實現煤、電、運上下游產鏈的聯營,建立產銷直供直購的機制,聯合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三是建立符合耗煤預期的庫存管理制度,按照國家發改委相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嚴格執行的最低庫存管理制度。根據歷史經驗,科學研判耗煤水平與采購方式、運輸工具及時間之間的關系,積極優化采購策略,保證合理的庫存水平,規避價格波動,實現利益最大化。
四是隨著煤炭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煤電雙方長協合同訂價機制都會參考國內不同的價格指數。但目前國內煤炭價格指數均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漏洞和缺陷,煤電雙方對不同的指數詬病始終不斷,雙方對采用那一個指數分歧較大。為了規避雙方分歧,電廠可用參考原油的定價模式,采用動力煤期貨指數加升貼水方式的定價模式采購煤炭。
五是充分運用動力煤期貨這一工具,對采購燃料進行套期保值,將煤炭現貨價格的不確定性,提前用套期保值的方式進行鎖定。當動力煤期貨價格低于電廠的目標成本價時,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采購一定數量的煤炭,從而降低燃料成本。
六是由過去的廠內收煤轉變為市場經營,要實現燃料管理的市場化和信息化?;诨ヂ摼W的條件下建立燃料信息管理系統,實時把控燃料的進耗量,基于市場供求關系預測,提出符合市場規律的采購存儲方案,集體研究決定。
七是爭取扶持政策,保障電力燃料供應。應努力爭取必要和合理的價格政策,走出電價的誤區,使人們認識到電也是商品,也有其本身的價值規律。只有隨著燃料價格的浮動,相應提高電價,才能使電力工業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也才能保證電力燃料的供應。
八是燃料管理管理要納入全廠的戰略規劃,要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要形成經營、生產、監督的有機整體。將采、制、化、運管理一體化:把分散在基層電廠的采制化權限統一到燃料公司進行集中管理。
九是借助燃料公司平臺,實現各區域、各電廠、各煤種的價格和質量集中管控,增加和煤企的議價權提,發揮大集團優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