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穎
【摘要】當前,各級高度重視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中央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鄉村旅游成功發展模式,以山東省榮成市為例,分析當前鄉村旅游的現狀,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村 旅游 度假 休閑
一、鄉村旅游的幾種成功發展模式
一是品質化的鄉村酒店模式。以現代酒店經營管理理念,推動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化和標準化。北京密云司馬臺新村,該村緊靠司馬臺長城景區,利用整村搬遷機會,成立民俗旅游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定價、統一牌匾、統一床上用品配送洗滌,下設民俗旅游接待中心,負責村落內的客源分配和統一結算。目前,該村共有215個民宿戶,房間645間,床位933張。
二是個性化的文化民宿模式。通過傳統文化藝術化、創意化、體驗化利用,打造有故事的鄉村民宿群落和精致的鄉村文化休閑體系,適用于擁有厚重的文化基底、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或相對完好的傳統民居院落的村落。安徽黃山黯縣南屏村,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保存有8幢古祠堂、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古私塾園林比比皆是,近年來發展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古村民宿,將古徽州文化融入到個性精致的民宿之中,形成了基于古民居保護的旅游新業態。
三是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將村落打造成高品質的鄉村旅游度假區,推動粗放式大眾旅游向精致化小眾旅游轉變。浙江安吉縣帳篷客溪龍茶谷度假酒店,依山建于萬畝白茶園之中,有12頂“帳篷”,以帳篷風情度假酒店為核心,結合特色美食餐飲、景區觀光、休閑旅游、戶外運動、露營野炊等,以獨特的風情度假文化,調動住客的視覺、觸覺、味覺、聽覺、嗅覺,讓住客獲得“返璞、養生、暢行、樂購、歡樂、感悟書肖遙體驗。
四是趣味化的休閑聚落模式。整合村落內的河流、田園、果林、山地,創意打造多元化的鄉村休閑游樂空間,并通過策劃趣味、豐富的鄉村活動,形成持續旅游吸引力。成都臨鄧古城文筆山村,充分利用稻草資源,以萬畝高粱田為載體,挖掘中華五千年的傳統老游戲,以迪士尼的游樂形式,打造中國最大稻草藝術主題兒童樂園一“田園迪士尼”,每月游客超過10萬人。
五是產業化的主題莊園模式。依托現代農業和涉農企業品牌,打造高品質田園綜合體,復合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兩大基本功能,既是企業品牌展示與技術研發基地,也是高品質的田園休閑度假區。云南柏聯普洱茶莊園,擁有茶園基地1.1萬畝,借鑒法國波爾多地區紅葡萄酒莊園理念模式,結合景邁山優越的普洱茶資源和獨有的普洱茶歷史文化,配套度假酒店和會所,高起點打造普洱茶莊園。
二、山東省榮成市鄉村旅游現狀
近年來,榮成市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培植了各類民俗村60多個,接待戶1000多家,接待床位5000張,餐間1050個,直接從業人員8000多人,年鄉村旅游直接收入1.2億元,被授予首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
從整體開發水平看,鄉村旅游項目主要是依托果園大棚、海上養殖、大天鵝等自然資源,自發合作而發展起來的,產品以果蔬采摘、海上垂釣、餐飲觀光、家庭旅館為主,經營模式局限于“看看天鵝、釣釣魚,摘摘水果、吃吃飯”,需要對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開發利用,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休閑項目和文化產品。
從旅游項目開發看,存在較強的季節性、短期性。以煙墩角村為例,每年11月至來年3月大天鵝大量聚集時期,周邊農家旅館的入住率可達100%,天鵝遷徙后,入住率基本為零,存在明顯的“半年閑”現象。
從基礎設施配套看,內陸鎮的鄉村旅游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比較簡陋,部分項目通往園區道路需要硬化和綠化,正規停車場、旅游廁所、無線網絡、交通引導和安全警示標識等配套設施需要完善,食宿條件、衛生狀況距游客要求還有差距。
從宣傳推介角度看,主要依靠旅游部門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途徑,個體經營者普遍市場促銷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促銷的積極性,更缺少對項目的精心包裝、策劃與推介。
三、對榮成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幾點建議
(1)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差異化建設是推動鄉村旅游從小服務變為大產品的關鍵所在。建議結合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制定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規劃,依據鎮街、村居特色,結合自然資源稟賦,合理布局全市鄉村旅游產業,重點強化鄉村旅游特色鎮、特色村、示范點建設,加強對己建成鄉村旅游點的完善和提升,做到“一村一特”、“一村一品”。
(2)走特色化發展之路。重點做好融合發展的文章:一是與文化融合,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底蘊,開發海草房民宿和大天鵝攝影等產品;二是與農業生產融合,打造主題村落、生態休閑度假區,建設開心農場、鄉村驛站、創意農園等新型業態;三是與林業融合,依托偉德山、搓山森林公園,發展山地運動、文化休閑等生態旅游項目;四是與體育運動相結合,依托鄉村綠道、濕地公園,開展自行車騎行、徒步大賽等綠道健身游項目;五是與漁業融合,加強海洋牧場和海上運動基地建設,打造海洋旅游項目。
(3)走鏈條化發展之路。旅游產業要產生最大經濟效益,必須要留住游客。建議圍繞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各方聯動,在將現有旅游景點串聯起來的基礎上,大力培育特色街區、特色餐飲、特色購物及旅游綜合體,開發養生養老等度假項目,豐富夜間旅游項目,構建全鏈條式鄉村旅游體系。
(4)走規范化發展之路。一是完善鄉村旅游標準體系,實現從服務設施到服務流程的全程標準化。二是強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舉辦鄉村旅游服務技能培訓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三是加強市場監管,探索旅游警察、巡回法庭等旅游監管新模式,加強對侵害游客權益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5)走智能化發展之路。結合智慧榮成建設,搭建智慧旅游平臺,打造包含區域全部旅游信息的APP軟件,向游客推薦榮成的鄉村旅游資源和景點,幫助規劃旅游線路,并提供當日特色節目推薦、網購旅游特產,滿足游客全方位需求。
參考文獻:
[1]仇度營.城鎮化趨勢下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所遇困境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13).
[2]陳海燕.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發展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