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摘要】股東出資責任始終未將勞務出資包含在內,勞務因其存在一些特殊特點,一直未被公司法所吸納。但公司法修訂后,將股東出資的實繳方式改為認繳方式,也給了勞務出資方式一線生機,本文就對勞務出資可否作為股東出資的方式進行研究,通過探討勞務的價值、作為出資的繳納方式以及股東需要承擔的責任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認繳資本制 勞務出資 股東 資本補足責任
2013年,我國公司法進行了重大修訂,將公司資本制從合法資本制轉變為認繳資本制。這一資本制度的重大變革降低了公司設立的成本,鼓勵投資人的投資熱情,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環境下,股東投資的多元化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為了便于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造最大價值,增強公司競爭力。股東勞務出資形式因勞務的自身特點,一直未被納入公司法,但在認繳資本制度下的今天,我們可以討論在中國的認購資本體系下勞動力的貢獻是否可以實現。
一、勞務出資的價值確認
中國“公司法”第27條和“合伙企業法”第16條要求評估非貨幣資本要求。首先,非貨幣性資產應進行估值評估;第二,評估機構應由全體出資人共同委托,且評估機構為依法設立或授權的機構;第三,評估方法可以由所有貢獻者達成一致,并納入投資者協議。
“合伙法”的目的是給予人們共同創立,規范其行為,保護公司投資者,債權人和關聯方的利益。“合伙企業法”賦予投資者在評估共同合伙服務貢獻方面的更大自由,并以建立基于投資者互信的合伙公司為基礎。出資人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對于出資方式和評估作價方式應以合伙人之間的意思表示一致為第一要義,因為出資方式及其評估作價,更多的是為合伙人之間的內部份額的劃分,明確合伙內部的份額比例和責任大小。
公司是法人,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公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公司也逐漸演變為人資合一法人,勞務出資的需求即是該需求的表現之一。分析公司股東對投資的貢獻的價值,并扮演兩個角色:一是明確股東在資本和股權中的份額比例,二是明確使用公司的資本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發展,公司資本信用正逐漸向公司資產信用轉變,資本的價值僅是公司資產價值中的一小部分,公司資產的多少更多的通過公司經營行為而獲得,因此,對勞務出資價值的確認更關注的不是對世的標準,而是為了明確股東間的股權比例的劃分。同時,在我國現行認繳制基礎下,股東對出資無需立即實繳,出資不用驗資,這也為股東出資價值的確認提供了股東意思自治的空間,勞務出資也擁有了實現的前提條件。因此公司股東勞務出資價值的確認可參照普通合伙企業勞務出資確認的方式,即由全體出資人發揮股東間自治原則,共同商定勞務價值確認的辦法、價值額度,以及出資人所占股權份額,并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同時規定公司的出資方式可能不是提供勞務服務的唯一途徑,否則會導致公司性格被剝奪。這樣既可以滿足對勞務出資價值的確認,又可避免公司人格否定。
二、勞務出資的繳納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出資以認購的方式進行,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了出資限額和付款期限,并按協議付款勞務出資是個始終在持續進行的過程,即在公司設立及存續期間,勞務出資者應向公司繳納符合其出資額的勞務。而如何界定勞務是否繳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首先,可以同意應該用一定的工作年數來完成勞動力資助標準,或者達成一項特定工作成果作為完成標準。其次,可以設定一個經全體股東同意的確認機制,即定期對完成的勞務價值進行確認,確認為繳納出資。最后,投資者可以獲得寬限期以彌補付款。這不僅會降低公司的業務風險,而且有利于保證債權人的利益。
三、勞務出資不足的責任
因勞務出資的確認、其繳納期限等都是通過股東合意而形成的,因此勞務出資需要面臨的就是出資不足時,出資人應承擔的資本補足責任。
我國公司法第28條和第30條分別對股東出資額的按期繳足以及財產價值的補足進行了規定,也就是說,股東應按時支付全額款項,并處理非貨幣性資本轉移程序。公司成立后,發現非貨幣性財產價值低于出資額時,要求股東承擔資金供應責任,即彌補差額。如果您未能全額支付您的投資,您需要承擔與其他股東違約的責任。如果非貨幣性財產價值低于公司的特許配額,所有股東均承擔連帶責任。之所以有上述規定,其目的在于:其澄清股東出資的義務并沒有改變;第二個原因是非貨幣性財產通過定值評估,非貨幣性財產得到全體股東的認可。因此非貨幣財產的評估和繳納的風險應由全體股東承擔。根據公司法制定的理念,對勞務出資而言,由前段論述的勞務出資價值確認的方式可看出,因其出資價值確認的方式是由全體股東共同決定的,因此勞務出資的作價額度及繳納的風險,換句話說,資本補充責任也應該由所有股東共享。分攤的出資人不足時,出資人應當承擔補償責任,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因為股東間基于出資的意思表示是契約自由的體現,因此如其他股東為勞務出資股東承擔資本補足責任,則其他股東可以向勞務出資者追究違約責任。
這樣亦會引入另一問題,即如果股東間出現作假、虛報出資等現象,在出資不足且公司無力承擔債務的情況下,如何追究股東的資本補足責任。這就需要通過事后的監管體系的建立來完成的。勞務在現今社會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勞務市場、比較完整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勞務在市場中有其公允的價值,所以對于勞務價值的考察,可比較市場公允的價格來進行判斷。如果實際沒有達到其公允價值,則需要承擔償還債務人資金供應責任的債務責任。償付能力方法應以貨幣實現,以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此外,“中國公司法”司法解釋第3條(3)賦予公司剝奪股東權利。但是,如果此時債權人有償還債務的情況發生,被撤銷的股東仍應在其未支付的資本利息范圍內承擔清算責任。此亦通過該司法解釋第13、14條進行了規定。
在目前的資本儲備環境下,勞務已經變得可行。其原因在于:公司法已經發生了轉變,不再僅關注股東利益而是關注市場交易相關人的利益。公司的信用擔保也逐漸從資本信貸轉向資產信貸。公司治理的要求越來越復雜,充分認識到人類智慧的價值及其給公司帶來的經濟利益。勞務出資在認繳資本制下可以通過價值的確認、出資的繳納,以及事后資本補足責任的承擔來實現。股東勞務實現后,對公司股東,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沒有負面影響。兩者都可以通過建立標準化體系和完善信用價值體系來保證。而通過勞務出資可以更有效的激發投資人參與熱情,提高市場的活力,有利于市場經濟持續、穩定、良好的發展,這將有助于中國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因此,認繳資本制下勞務出資是可以實現的,這是我國公司法發展的趨勢所在,也是在全球經濟競爭大環境下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趙旭東.公司法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施天濤.公司法論[M].法律出版社,2006.
[3]侯懷霞.公司法原理與實務[M].法律出版社,2015.
[4]趙旭東.資本制度變革下的資本法律責任——公司法修改的理性解讀[J].法學研究,2014.[5]路晨.新<公司法>下股東出資義務的若干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
[6]肖奎.從信用基礎看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變革[J] .政法學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