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與微課的“聯姻”,一方面有利于小學生突破寫作誤區,掌握寫作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多元化的微課資源中,提高寫作能力。教師通過科學、合理應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從而拓展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提高學生寫作技巧,促進學生個性表達,讓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的引導下提高寫作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作文;微課;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29
作者簡介:劉俊麗(1976—),女,福建南安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教研。
一、引言
作文教學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主要模塊,從目前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來看,作文語言蒼白枯燥、情感生搬硬套、邏輯混亂不清等問題比較突出。針對這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實踐中應該注重對教學方法的調整,從豐富課堂資源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開發和應用微課。
那么,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微課這種信息時代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淺談四方面的實施意見。
二、應用微課激發寫作熱情
與傳統課程資源相比,微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將靜止、單一的語文課程資源生動化、具體化、情境化。例如,在《春潮》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結合課文,將文本中“春天在進攻,冬天在撤退。是暖流融化了巖石上的冰層……”等生動的描寫用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冰層融化、溪水淙淙的過程中,體會春天一步步走來的痕跡,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利用文字描繪畫面的功力,并讓學生在情景融合中調動寫作興趣。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現象融入到微課中來,讓學生在微課與生活之間建立聯系,例如,在以“觀察生活”為主題的寫作設計中,教師在微課中插入了“觀察植物生長過程”的動畫,學生在動畫的引導下產生觀察生活的意愿,并回到生活中自己動手操作,寫下種子生長的觀察日記。這樣的寫作過程是興趣激發的過程,而學生在興趣、好奇等情感因素的激勵下完成的語言表達必然會充實而生動。
三、應用微課提高寫作技巧
語言表達存在一定的技巧,根據層次化教學理論,低年級小學生的作文要求能夠寫下完整的句子,而進入到中高年級階段,教師則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積累,并能夠用更加豐富的語言和修辭手法進行情感表達,而在這一階段,語言的表達技巧則顯得更加重要。
一些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過程中,習慣用大量經典美文讓學生閱讀記憶,將經典表達背誦下來,以便在寫作中套用。這樣的技巧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并運用技巧,并在仿寫、套用中降低寫作的難度。但是其問題在于學生過多的模仿會逐漸失去自主表達的能力,如果脫離了經典句子的框架,文章就會變得慘白無味。這種只注重技巧而缺乏情感的表達方式對小學生獨立寫作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發與應用微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技巧與情感的綜合,一方面能夠讓小學生在經典句子的分析中了解駕馭文字、組合文字的方法 ;另一方面還應該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結合自身的情感體會,達到“我筆寫我心”的目的。例如,在《翠鳥》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對文章中關于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句子進行深入分析,以體現教學重點,并結合原文朗讀,引導學生賞析作者在細節描寫中的技巧,如作者先從翠鳥繽紛艷麗的羽毛寫起,讓讀者體會翠鳥的靜態美;再從翠鳥捕魚時靈敏、迅捷的動作入手,展現出翠鳥的動態美,這種動靜結合的寫作技巧恰恰是學生在寫作中需要掌握的。
四、應用微課拓展教學資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由于閱讀量不夠而造成寫作水平低下的情況層出不窮。因此,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學指導,并在豐富網絡作文素材庫的支持下,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
在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學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問題,將課堂指導從課堂延伸到課下,這樣學生就有機會反復研究課堂教學內容,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微課內容與學生實現線上互動,及時解決學生在寫作中的問題,讓學生獲得有效的閱讀與寫作指導。此外,素材的積累也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必備環節,豐富的積累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準確性,還能夠讓其更加靈活地運用思維、發揮想象。
例如,在《楓葉如丹》的教學設計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文本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教師在微課中首先用杜牧的《山行》中“霜葉紅于二月花”導入課文,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記憶中楓葉的特點,以及火紅的楓葉所激發的情感變化;然后,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教師又在為微課中做出注釋,引導學生根據輔助性閱讀材料《致袁鷹》,來進一步體會作者描寫的“楓葉如丹”背后所隱藏的情感,并為學生提供比較性閱讀材料《落葉》,讓學生在相同主題的描寫中,體會作者情感表達的差異以及各自的描寫特點,并理解賞析這類文章的技巧。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利用微課資源,幫助學生突破了教材文本的限制,旁征博引,涉及了大量相關素材,而這對于豐富學生閱讀積累、拓寬學生寫作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五、應用微課促進個性表達
對于學生而言,微課是一種新穎有趣的教學資源;而對于教師而言,微課則可以成為教學方法創新的途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方法的創新已經成為教師教研工作的重點,但是由于教育思維的限制,教師始終跳不出傳統的教學框架,在作文教學中依舊按部就班地安排題目、指導寫作、評價修改,學生在這種被動要求的寫作中,缺失個性思考,喪失語言活力。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新的教學條件出發,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前時期,微課的出現為作文教學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新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微課通常與翻轉課堂相掛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寫作空間,讓學生在相對自由的表達中抒發個性情感。
例如,在《海上日出》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翻轉課堂模式培養學生的文字鑒賞能力和自主表達能力。教師事先根據文本結構,收集、制作微課動態資源。學生在課前則按要求對文本內容進行初步的學習,并根據自身條件觀看海上日出景象。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地處海濱,學生完成這兩樣任務并不困難。然后,要求學生將自己觀日出的所見、所聞與課文相比較,找出相同點和差異點,一一記錄下來,并描述自己的感悟。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展示,把作文教學巧妙地契入閱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表述、交流相同點和差異點,進一步領會課文作者的描寫匠心和表述方式。在這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最后,鼓勵學生就海上日出主題進行二次創作,完善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個性表達。
六、結語
在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時代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課程資源也成為教師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為學生講解寫作難點,讓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的引導下,提高寫作質量和效率。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都應該保證“分寸”,微課教學也是如此,通常來講,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雖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但是也會造成課堂教學情感的缺失,而作文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真摯的情感。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微課資源的時候,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讓微課成為學生情感表達的輔助,從而凸顯作文教學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蘇銀霞.微課在起步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7(30):91-92.
[2]朱善榮.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7(6):36.
[3]嵇永蘭.巧用多媒體,讓小學作文教學更高效[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刊),201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