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學生素質教育中,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既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教學背景下必不可少的教育課程。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中,開展音樂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學生素養培養的關鍵所在。文章作者著重對音樂欣賞課程在中職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許借鑒意義。
關鍵詞:音樂欣賞;中職教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05
作者簡介:李玉婷(1982—),女,廣東揭陽人,中職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2002年,教育部要求:我國中職學校需全面開展音樂欣賞課程。在中職教學中,開展音樂欣賞是學校踐行素質教育的有效舉措,該課程主要面向全體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同時,能從中提升音樂鑒賞能力,最終達到提升素質教育效果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素質的推動作用
在音樂作品中,思想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有愛國、愛黨、熱愛人民、孝敬父母等傳統道德教育內容,還有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公德教育。在諸如此類的音樂中,優美的旋律及富有一定文學性質的歌詞,都可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得到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真正滲透。比如,在《最炫民族風》的學習中,教師可通過將通俗音樂元素與民族的、經典的音樂元素交融與對比,引發學生展開對音樂的思考與探索,喚起學生心中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與熱情,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如,在學習《多彩的音樂》這一章節時,教師可通過向學生展示世界音樂文化中古老而又神秘、清新而有活力的亞洲音樂,體裁多樣、章法嚴謹、內容豐富的歐洲音樂,熱情奔放又細膩動人的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音樂,從中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
二、文化素質教育的作用
音樂欣賞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能夠透過音樂,了解到作品創作者的經歷和創造靈感,能夠從中了解到音樂作品的價值與意義。例如教材第四章《音樂的伙伴》中戲曲部分,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中國的京劇、川劇、黃梅戲、粵劇等的了解與學習,讓其從中感受到傳統的音樂故事的藝術價值、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信心,這無疑展示出音樂對文化素質教育的強大作用。
三、心理素質教育的作用
在中職校園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相互之間的協助能力、學生自身的表現能力、學生心理柔韌能力等良好心理素質的關鍵,這也是培養中職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根本途徑。在中職校園音樂課堂上,教師有效地開展學生小組合作活動、音樂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如在教材第五章《秀出青春夢》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教授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組織小組展示,舉辦“班級好聲音”學生個人展示活動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排練、策劃藝術活動,從中培養學生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學生在上臺表演的過程當中,鍛煉自身的勇氣,提高自信心及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會充分彰顯出心理素質教育的巨大作用。
四、情感素質教育的作用
在中職校園中開展音樂欣賞課程,學生的情感素質教育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音樂本身便是人類表達情感的藝術,其具備很強的感染力和魅力。音樂旋律與人的心理節奏保持一致,便會產生共鳴,可以在歌曲演唱、音樂作品欣賞、器樂演奏時,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個體人格得到完善。人們在欣賞優秀音樂作品的同時,可透過作品感受到作曲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起到鼓舞、教育的目的。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其感情能夠得到升華,以愉悅的心情感受音樂,同時可獲得高尚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質。
五、創新意識提升的作用
在中職校園中開展音樂欣賞課程,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積極提倡音樂教育,與音樂教育可以開發人的創造力有密切的關系。
1.對學生記憶力發展的作用
人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夠讓全身的各個器官在音樂的律動下活躍起來。人在聽的過程中,不僅思想會隨之進入到音樂中,身體也會隨之做出一些不被察覺的動作。因此,學生在欣賞音樂時,會不自覺地對音樂產生興趣,并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中提升自身的記憶力。與此同時,人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情緒上的變化,正是這種情緒上的變化,能夠有助于人的記憶力的提升,同時人的記憶力的準確性也能夠從中得到提升。德國作曲家和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夠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夠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比如,在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現一首歡快的音樂,人們的身體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放松的感覺,心情變得愉悅。這不僅能夠增強人的記憶力,而且對人的記憶力的持久和精準也有一定積極影響。
2.對想象力和思維力的作用
在中職校園中開展音樂課程,讓學生在欣賞一些優秀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借助音樂聯想到音樂中所要表達的事物、想象到其中的畫面,并在聽覺的作用下,感受到音樂中所獨有的意境,使自身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思想得到解放。還以《多彩的音樂》一課為例,學生在欣賞音樂時,能夠不自覺地進入音樂所要表達的意境當中,或悲傷,或喜悅。同時,透過聲音,學生心中能夠不自覺地聯想到其中的畫面,或自然風景,或長亭送別,感受其中意境,透過意境聯想畫面,透過畫面抒發感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六、培養獨立個性的作用
人的個性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可以將其稱之為人的全面發展。當前,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使人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揮,并創造出良好的環境。音樂是一門可以充分表達個性的藝術。在中職校園開展音樂課程,是培養學生樹立自身個性、提升獨立人格的有效方式。音樂所具有的特點,能夠讓中職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對其精神世界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對其個性發展起到一定影響。當一個人在全神貫注欣賞音樂時,這個人便將自己當作音樂中的一部分,這個人自身的情感表達、思維方式,都會隨著音樂的旋律做出相應的變化,最終在音樂中找尋到最真實的自己,其選擇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
因此,如果一個人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有其他選擇,那么這個人所欣賞的音樂便不是他的最愛,也能夠知曉人欣賞音樂的過程,對人的性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結語
在人類文化不斷發展過程中,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化載體。中職校園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針,也是學生學習音樂、了解音樂的重要媒介,這能夠從中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之余緩解身心,升華自身的審美能力。學生學習各國不同的音樂,能夠拓展文化視野,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內涵,能夠以尊重的心態去面對不同的文化。學生欣賞音樂、學習音樂的時候,也是開展素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等教育的關鍵時候。
參考文獻:
[1]朱志穎.音樂欣賞課對中職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J].職業,2012 (15):190-191.
[2]李海臏.淺談中職音樂欣賞課[J].師道(教研),2015(2):28.
[3]井代玲.通過細節提高中職技校音樂欣賞課實效[J].職業,2014(9):127-128.
[4]馬 蘭.音樂欣賞在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一代,2014(11):61.
[5]付玉潔.音樂欣賞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2):41.
[6]蔣宗仁.試論高職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功能[J].才智,2017(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