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曉
摘要:民政部門的工作效率與效果對于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民政專項經費的管理與使用則民政部門工作效力發揮的重要途徑,必須要加強財務監督工作,確保民政專項經費的合理使用。在這種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政財務監督工作的困境,進而給出了強化民政財務監督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民政;財務監督;困境;強化措施
在經濟社會快速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國家用于民政事業發展的各項經費也不斷增長。如何更為有效的使用這些經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而強化民政財務監督工作則是保障經費使用效率與效果的關鍵。鑒于此,民政部門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在正視財務監督工作價值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養。
一、民政財務監督工作的困境
民政部門所獲得的經費屬于國家的轉型資金,具有無償支出與使用靈活的特點。然而,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不僅存在著民政專項資金不能夠及時撥付的問題,而且也存在著因監督工作不力而導致出現貪污或挪用的問題。實際上,雖然民政專項經費具有使用靈活性的特點,但其本質卻有著較為明確的使用目標,也即首先考慮應用到民眾基本生活保障與發展當中,因而使用對象與范圍是基本確定的。根據這些認識,當前民政專項經費的使用方面存在如下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不少地方民政部門并沒有嚴格按照專款專管與專款專用的準則來規范民政專項經費的應用;二是存在虛報與冒領民政專項經費的情況存在,如冒領貧困撫恤金,并且還存在民政專項經費被截留的狀況;三是財務核算工作不夠科學,為不合理的使用民政專項經費埋下了隱患;四是存在虛開發票內容的情況,這也會造成經費的浪費與流失。
存在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民政專項經費的管理監督體制尚不完善,目前不少地區并沒有形成較為規范的審計核查體系以及責任認定制度,這使得在經費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的不良行為出現;另一方面,民政部門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有待提升,也即既要確保自身擁有嫻熟的財務知識,又要保證熟悉各項法律法規,并且能夠從思想層面意識到財務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保證民政專項經費在使用過程中有章可循。
二、強化民政財務監督工作的措施
面對上述不足,民政部門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來強化民政財務監督工作。具體來說,如下五項措施尤為重要。
一是樹立正確的財務監督工作理念,要突出重點的開展工作。在監督過程中,民政部門要有目的地選擇進行監督的項目和檢查的重點事項,力求把重點放在那些影響廣、數額大、教育性強的違法違紀問題上,以利于集中精力,重點突破,推動民政工作。
二是系統構建起工作開展標準。為此,民政部門必須充分對專項經費使用所涉及到的各項利益主體進行系統的調研,認真分析它們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相應的基于經費使用流程規范與財務監督工作開展標準來系統處理來自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經費使用規范及財務監督標準落實了,財務監督工作才能有序開展。
三是強化經費管理體系運行狀況的系統考核。民政專項經費使用過程中,考核工作因其能夠有力的激勵員工全力完成工作而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民政部門在對專項經費使用工作進行考核過程中,應當圍繞工作內容的指標體系來開展工作,嚴格根據該項工作任務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獎懲。通過考核工作,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強化自我管理能力。
四是提升民政部門財務人員綜合業務素質。民政部門財務監督工作的強化必須要借助專業化高水平的財務技術人員,這進一步取決于財務人員是否具備了相應的業務技能。鑒于目前不少地區,尤其是基層民政部門不少財務人員仍然有待系統提升財務監督技能與知識的情況,民政部門有必要對財務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既要重視民政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及知識的培訓,又要重視與財務監督工作相關的法律規章培訓,從而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在業務知識與法律規章應用上都實現快速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水平。
五是重視信息技術的融入。信息技術能夠為民政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切實幫助,最為典型的當屬對大規模財務數據的精確處理方面,既能保障各項財務數據都有明確記錄,不至于在處理過程中被遺漏,又能為經費收支情況做好詳細備份,從而使得不合理使用經費變得有據
可查。
參考文獻:
[1]王迪.加強財務監督,規范縣級單位民政事業資金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1(30).
[2]李忠軍,汪愛國 . 創新工作思路,構建民政財務監督新機制[J].審計與理財,2004(02).
(作者單位:費縣民政局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