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靜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新時代的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尤其是在道德與法治兩方面。處于初中時期的青少年對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重視程度較低,因此需要教師制定有特色且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故本文通過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誤區,研究避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誤區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道德 法治教育 誤區與措施
初中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促進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自身的學習與成長離不開初中階段教師對他們的細心教育。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教師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限制,他們并沒有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不理想的教學目標。因此,如何完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模式、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效率是當下人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誤區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狀大多是教師一言堂,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反而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的這種行為不僅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且約束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突破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而傳統的思維起到了阻礙學生對知識學習能力提高的反作用。教師平時慣于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學生可能會由于教師的威嚴而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是提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這嚴重影響著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缺乏創新精神,一味的在課堂上固守陳規,將黑板、粉筆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會創新教育方式,卻沒有想到班級學生太多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沒有做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只是傳統的將知識點長篇大論的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不會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還會降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誤區
(1)誤區一:陳舊的教學觀念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良方。隨著新課改的頒布與實施,陳舊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可是仍有大部分教師在課程中以傳統教學觀念為主,他們認為時代雖然是變化的可是傳承百年的觀念是不會變的。
(2)誤區二: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的主體地位能不動搖。以往的教育模式確實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可是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課堂教學也應該跟緊時代的步伐,讓學生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仍有很多教師認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固守陳舊的教學模式,其機械化的教學方式阻礙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3)誤區三: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得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機械的,盡管這一誤區在教學中見到的不多,可是這里還是要提出這一誤區,目的想重點突出新式教學模式的優勢。新式教學模式可以很快的使學生走進教師的思維,將道德與法治教育作用最大化。
二、避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誤區采取的措施
(一)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理念
想要突破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首先要做的是轉變教師傳統的師生觀念,尤其是對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學中,教師必須降低自己的角色地位。建立師生間的朋友關系,營造與學生交流的良好環境,通過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并耐心解答學生的疑惑,從而培養學生樂于、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作為知識傳遞的載體,在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教學中更加應該注重學生品德與法治意識的教育。教師對這兩方面的教育范圍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之上,應該將教師自身的角色進行適當的轉換,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又一渠道是除了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學習成績,還要多多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況,例如,當學生表現異常、學習不積極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并與學生進行交談,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度過難關,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讓學習切身體會待了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真正內涵。
(二)更新課堂教學模式
這里提到的更新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師應該以翻轉課堂為核心,開展對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活動。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同于別的教學,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很多東西都是萌萌懂懂,因此教師對初中學生在道德與法治兩方面的教學是中至關重要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模式的優勢,突破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占據主導地位為核心,進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初中新生入學的第一課,教師傳遞首次內容大多是“迎接全新的學習生活”丫“我是中學生了”等類似的內容。教師在傳遞的過程中可以緊緊抓住學生剛入學時的激動心情,使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第一課可以留給學生深刻的影響,在實際的授課工作中,教師也應與學生多多互動,以課題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講述剛成為初中生的想法與感受。最后再利用課后作業關于如何融入新的班級、如何盡快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等內容的問題,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觀點,盡快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要結合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將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傳達給家長,與家長緊密配合共同提高學生個方面的素質。
(三)建立互助學習小組
在教師開展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工作時,建立互助學習小組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互助學習小組就是將全班同學均勻的分為幾組,分組應按照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小組形式下的教學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還能最大范圍照顧到盡可能多的同學。例如,在課上教師可以將“人生自強何時始”的問題在講解之后,讓同學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后匯總小組談論的結果,這樣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誤區及措施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通過對初中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穆國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探究[J].神州,2017,(36).
[2]韓娟萍.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3).
[3]尹娟.淺談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C].中華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