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慶
摘要:新時期,原有財稅政策以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營改增的推出,是國家政策跟隨時代發展的表現。本文先是對營改增實施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后又對其政策下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策略展開了深度探究。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其穩定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經營;財務管理
營改增的提出,主要是針對市場經濟,屬國家稅收制度,可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企業若想推崇此政策,需提高財管水平,健全財管機制,樹立現代化理念,制定經營戰略目標。文章依據其實施意義,提出的企業管理財務的相關措施,對其在企業運營中的推廣具有理論性意義,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現實性的指導意義。
一、營改增實施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推動企業機構的轉型。未落實營改增之前,企業需交全額稅,此納稅方法致使稅收出現重復征收的問題,加重了企業的經濟負擔,降低了其繼續經營的動力,既阻礙了其未來的發展,又不利于稅收工作的開展。營改增制的貫徹,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空間,尤其是從事服務行業的企業[1]。另一方面,利于企業自產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的提升。在營改增制完全獲得落實之后,部分企業對于外國商品的處理多是以退稅方式為主。從此現象中不難看出,營改增政策使我國自主生產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獲得了一定的價格優勢,極大的提升了我國企業在國際中的競爭實力。
二、營改增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策略
(一)培養財務籌劃思維
在營改增的制定內容中,包括多類關于企業稅收減免與優惠的政策,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機會。近幾年,我國的營改增正逐步發展。在其發展的進程中,需要企業財務人員的管理思維有所提高,企業領導人員應注重員工科學、優良納籌理念的培養,依據企業財務的實際情況,利用一切可利用元素,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自身的納稅額度。企業制定納稅計劃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國家最新出臺的稅收政策,聘請專業人士在對其發展進行綜合考慮的基礎上,依據其實際發展狀態,制定出科學的稅收計劃[2]。除此之外,營改增的落實,對企業的經營利潤具有重要影響。企業負責人應多加關注國家營改增政策的調整,定期組織員工培訓,使員工對營改增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利于財務人員籌劃思維的培養。
(二)優化企業財務核算制
一方面,應先優化財會核算制。財會核算制主要分三類,分別是信息收集、整理、核對等。對企業的核算制進行優化,利于對其資源的合理分配,利于其對財務人員工作的審核。具體優化方式有二:(1)健全財會核算機制,規范的機制可使財務人員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與義務。(2)完善財會相關管理系統,制定規范的財務報表。另一方面,強化財會核算工作。行業不同,具體的納稅與收稅事物有所差異,多是以企業的經營規模分配需納稅的類型及核算方式。此方式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具有較高要求,相關員工必須具備基礎的稅費與計稅知識,可對財稅進行精準核算。提高員工的稅收意識,使其能對企業納稅的性質與目的有正確的認知,利于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加強財務發票監管力度
我國稅務部門制定了關于增值稅發票使用與管理的法規,一般對于普通發票的管理較難,其管理環節較為復雜,影響因素諸多[3]。企業應嚴格依照國家法規開具發票,堅決杜絕偽造發票的行為,嚴禁虛假發票流入市場,加強員工的法治教育。此外,企業應從自身做起,做到遵紀守法,創建健康有序的經營模式。制定發票監管制度,并使其能夠正真獲得落實,此法是加強監管的手段之一。我國增值稅自身可實現抵扣功能,納稅企業一般都擁有專用的營改增發票。所以,企業需派專業人員從事發票管理的相關工作,規范發票使用程序,發票使用后不可隨意丟棄。如若發票丟失,需及時到稅務部門進行備案。與此同時,財會人員需認真對待發票的重開與作廢、退票等工作,加強對財務發票的監管。
三、結論
言而總之,營改增屬我國財政的重要內容,對調節市場及促進產業升級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既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機遇,又為其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企業應做好財務的管理工作,使其運營有所突破。文章依據營改增實施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其環境下培養財務籌劃思維、優化企業財務核算制以及加強財務發票監管力度等財務管理策略,希望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心陽.“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11(9):175-175.
[2]何英武.基于“營改增”背景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20(12):198-199.
[3]王智宏.基于“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14(8):00287-00288.
(作者單位:衡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