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雨倩?鄭家興?王茂超
摘要:在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情況日益復雜的當下,如何提高小微企業績效和存活率成為重要的課題。基于大數據分析發現,家族型企業、研發密集度和補貼收入與小微企業績效和存活時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銷售浪費、借款浪費和國有資本參股則呈負相關。因此建議政府宜多利用實質性補貼的方式協助,將更有助于小微企業存活和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經營績效;存活期間;研發投入
因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號召,許多新創小微企業蓬勃興起,行業廣泛分布于農、林、牧、漁、批發業、零售業等行業。迄今為止,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引導下,小微企業不僅為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動力支持,而且已經成為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吸納就業、增加稅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堅實力量。但基于小微企業高倒閉率的社會現象,必須從小微企業經營特征,及其處在產業中的劣勢現狀中出發,以實證方式找出影響小微企業績效和存活時間的主要因素。
一、當前小微企業經營與融資特征
我國小微企業大多屬于家族企業,主要是企業主組織發起,親朋好友參與入股,集經營、投資、生產于一身,具有家族創業股權結構。同時企業主是小微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者,決定著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活動和行政管理,這種集權式的管理一方面能使小微企業在初創時期發展迅速,另一方面卻可能造成資源配置不當,導致小微企業存活期超過五年以上的并不多,其低存活率、高死亡率的發展現狀逐漸形成新的社會問題。此外,影響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融資需求方面得不到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來源需仰賴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但受限于企業規模與上市條件,一般很難從銀行或資本市場借到大量資金用于企業經營,更多從小額貸款公司等民間借貸途徑獲得初始資金,但由此獲得的資金并不能滿足公司長期發展,而近年來從“互聯網+”興起的網絡投資平臺(P2P),由于難以辨別確認公司信息的真實性和信用狀況,增加了融資難度。最后,經營者在企業創立初期對市場容量過度樂觀,可能會采購過多資產或雇傭大量勞動力來滿足未來可能的生產需求,易造成銷售與生產資源的虛耗,浪費了高成本的借款資金來源。小微企業的研發創新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當其進行研發創新時,一方面小微企業很難籌集到所需要的高素質人力、物力,及充足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管理者可能較不重視專業研發人員等原因,反而流失了高技術專業人才隊伍。
實證結果發現,注重研發和人力資源投入的小微企業更有助于延長存活時間,提高公司績效。其次,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小微企業,家族小微企業對其存活和績效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成為我國小微企業經營的一大特色。最后,為提高小微企業經營績效和存活率,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小微企業未來創造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Jensen等人(1976)[1]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論作為研究現代公司治理的起點,由此產生公司內部信息不對稱和有關激勵的代理問題。而小微企業多是從典型家族企業起家,難免涉及內部公司治理的利益沖突與平衡,缺乏完善的民主管理機制,做出的決策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姚國莉等,2015)[2]。雖然管家理論指出在家族企業中,家族成員與非家族的經理人彼此間利益可提升至協調關系(Madison et al.,2016)[3],但基于管理上的信任,多數以家族企業為主的小微企業并未到達此一水準。其次,小微企業不僅缺乏外部市場監督,薄弱的公司治理也易侵蝕公司價值,且因股權劃分界限不明確,易激化家族內部矛盾,導致企業破產(李維安,2017)[4]。最后,小微企業大部分資本主要來源于家族資本,但由于缺少外部監督,成本高和期限短(孫志超,2017)[5],容易使小微企業承擔較大風險并在借貸行為之后產生財務惡化情況。雖然隨著國內網絡借貸平臺的興起,研究發現,網絡借貸模式提高了融資效率,但由于P2P借貸行業后續行業失衡急速擴張,反而使小微企業產生較大的信用風險。為了使互聯網模式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服務,還需要政府出臺相應政策保障小微企業和網絡借貸平臺合法權益(朱清香等,2017)[6]。
研發創新是小微企業的重要核心競爭力,能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李偉等,2016)[7],因此研發投入與小微企業的績效與存活息息相關。小微企業的創新不僅僅體現在高新技術的研發,還包括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投入支出,正如孫玉甫等(2013) [8]提出必須重視能使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的生產要素的提供者,只有當各生產要素的出資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如果能與產業伙伴結盟,可能會對小微企業營運創新帶來有利的影響(Velu,2014)[9]。但小微企業家族股權所占的比例過高,企業高管人員反而可能不敢冒險研發新產品(Nils D et al.,2015)[10]。Fang et al.(2017)[11]進一步指出小微企業的家族式管理不愿意雇用非家族員工,因此在選拔人才時傾向于選擇本家族成員,缺少一套完整的選拔評價體系,從而影響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損及長期經營績效。而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仍有許多新創小微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吳翔(2017)[12]因此認為增加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是提升小微企業價值的有效途徑。
基于文獻疏理,發現前人多強調小微企業家族創業造成的管理特征(姚國莉等,2015[12];蔣輝,2017)[13],外部資金的不足與管道不健全(如孫志超,2017),新創企業的過度投資(如Cao et al.,2016)[14],及研發持續能力弱(如顏莉等,2016)[15]等問題,在實證調研上也偏于局部性地區,缺乏解決全國性小微企業倒閉的普遍監管施力體制(如倫曉波等,2017)[16]。因此,在以小微企業在資金來源、價值創新與資源使用三個向度上,著手衡量小微企業如何能在社會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并透過大數據實證分析,了解小微企業的靈活性與家族企業的特征,找到中國小微企業的特色與成長的契機,從而彌補文獻上實證部分的不足,提供法令當局政策上有效的建議,與小微企業管理層永續經營的契機。
三、樣本來源與變量定義
數據源從國泰安天使投資數據庫中取得1998-2007年的小微企業為研究樣本,獲取長時間小微企業的大數據發展。天使投資主要指天使投資人對于高風險、高收益的小微企業進行初期投資,充分提供了被投資的小微企業基本財務情況等相關信息。藉由原始數據中剔除相關數據為負值、缺漏或不正常的內容,獲得44,707個樣本觀測值。
為找到文獻指出的關鍵變量對小微企業績效與存活時間的影響力,文章采用以資產報酬率衡量的績效,及以從獲得營業執照起的真實商業年齡衡量的存活期間作為因變量。為縮小數據間差異,對存活期間取自然對數,以避免極端值的影響。在自變量的設置中,衡量小微企業資源使用效率及浪費情況,采取以資產周轉率度量的成本效率指標,及參照Deb et al.(2016)[17]對于銷售和借款浪費的定義設置銷售浪費和借款浪費指標。為了凸顯小微企業是否為家族企業、資金來源中是否含有國有資本、及是否收到補貼收入,采用啞變量進行衡量。此外,分別以無形資產占期末資本的比例度量研發密集度、職工教育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度量人力資源投入,并對企業年平均資產取自然對數度量公司規模。
四、實證結果
本文實證目的是了解影響小微企業經營的主要因素:家族企業、研發投入、及資源浪費三個向度,如何影響小微企業的經營與可持續發展。因此,利用大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分析,來了解所衡量變量對小微企業經營績效與存續時間的重要性。藉由各變量的基本描述性分析統計可知,以資產報酬率衡量的績效最小值(-9.8462)和最大值(17.3182)差異甚高,說明小微企業間經營成果的落差甚大,且存在極端值,因此高績效的小微企業拉高了整體平均值。其次,高達75%以上的小微企業樣本未收到相關補貼,顯示相關的激勵政策還有提升的空間。最后,總體結果表明,44,704家樣本企業雖同為小微企業,但無論是從績效、存活時間、成本使用效率、研發密集度、企業規模等因素上看,彼此間皆存在著巨大差異。
此外,驗證主要變量的Pearson相關與Spearman相關系數,獲得以下結果:因變量績效和存活時間之間呈現正相關,說明營運越好的小微企業存活時間越久,其可持續發展與經營績效之間確實存在一致性。成本使用效率、研發與人力資源投入、家族企業經營和接受到補貼收入,與績效和存活時間之間均顯著正相關。研發密集度和人力資源的投入之間也呈正相關,說明小微企業在重視研發的同時,也在加大對員工教育的投入。銷售浪費、借款浪費與績效和存活時間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可見小微企業必須注意資源使用的節約,才能延續其存活時間。國有資本與企業規模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說明國有企業股權投資多應用于較大型規模的小微企業。但受到國有資本參股的小微企業,其經營績效反而下降,顯示國有資本參股小微企業,可能會對小微企業有過多的干預,削弱小微企業的自主經營能力和靈活性,此外,國有企業的大公司企業文化不同于小微企業,兩者可能導致管理和文化沖突,反而不利于小微企業生存發展。這證明了政府為提高小微企業經營績效與可持續發展水平,宜利用給予小微企業實質上的補貼,較不宜以國有企業對小微企業的股權投資。因此,本文以大數據的實證證據,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所指”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提供佐證。
五、結束語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如小微企業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問題。若能有效提升小微企業的經營績效與存活率,不僅能健全市場競爭,注入的創新利潤來回饋資本市場,且能增強供給體制活力。因此,通過實證研究剖析各關鍵影響因素對小微企業存活和績效的影響程度,結果更加直觀、準確。實證結果顯示相比于國有企業參股小微企業,政府給予小微企業實質性補貼收入反而更有利于其發展。其次,想要提高小微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存活時間,經營者必須注重人力資源和研發的投入,提高成本使用效率并降低資源使用浪費。最后,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對我國絕大多數小微企業發揮著正面作用,有關部門在努力健全市場發展,完善市場秩序的同時,應避免直接干預措施,防止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Michael C.Jensen, 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4):305-360.
[2]姚國莉,張金貴.股權集中度對家族企業治理效率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5,(08):44-47.
[3]Kristen Madison, Daniel T. Holt, Franz W. Kellermanns, Annette L. Ranft. Viewing Family Firm Behavior and Governance Through the Lens of Agency and Stewardship Theories[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16, 29(1):65-93.
[4]李維安.中國公司治理:從事件推動到規則引領[J].南開管理評論,2017,20(03):1.
[5]孫志超.小額貸款信貸約束問題剖析[J].財會月刊,2017,(17):80-85.
[6]朱清香,王瑩,謝姝琳.小微企業網絡融資效率問題研究——以人人貸P2P模式為例[J].財會通訊,2016,(5):16-19.
[7]李偉,冒喬玲.中小板上市公司技術創新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調節效應的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6):159-162+175.
[8]孫玉甫,李媛.論人本會計中的“以人為本”[J].會計之友,2013(03):9-11.
[9]Chander Velu.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hird-party alliance on the survival of new firms[J]. Technovation,2014,9(7).
[10]Kraiczy, Nils D., Hack A. Kellermanns, Franz W. What Makes a Family Firm Innovative? CEO Risk-Taking Propensity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f Family Fir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5, 32(3):1540-1885.
[11]Hanqing Fang, Esra Memili, James J. Chrisman, Christopher Penney.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Case of the Employment of Non-Family Manager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Firm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7,DOI: 10.1111/jsbm.12267.
[12]吳翔.公司治理、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J].財會通訊,2017,(30):32-36.
[13]蔣輝.非對稱信息下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財會月刊,2017,(14):51-55.
[14]Jerry X. Cao, Yuan Ding, Hua Zhang. Social Capital, Informal Governance, and Post-IPO Firm Performance: A Study of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Firms[J].Business Ethics,2016,134(4):529-551.
[15]顏莉,潘妮,駱希亞.聯盟組合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績效研究綜述[J].會計之友,2016,(03):37-39.
[16]倫曉波,劉顏,沈坤榮.政府角色與中小微企業發展——基于江蘇省13個地級市4574家企業調研數據[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7,(04):82-96.
[17]Palash Deb, Parthiban David, Jonathan OBrien. When is Cash Good or Bad for Firm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DOI: 10.1002/smj.2486.
(作者單位:溫州商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