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摘要:建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有助于提高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會計是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對于普通高校來說,會計教學主要是培養符合社會多元化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但是近幾年大部分會計專業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而用人單位也出現招聘會計難這一現象,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會計教育與市場發展需求出現脫節,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會計實踐能力較弱,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在此發展背景下,本文前要分析建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構建科學合理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關鍵詞: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層次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會計國際化與規范化,也對會計教育提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要求。由于經濟的發展,會計人才成為社會用人單位的稀缺人才,我國高校也相繼增設會計專業,并開展會計實踐活動,但是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卻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使得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所以,高等院校必須加快會計實踐教學,結合高校自身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學習水平進行正確引導,結合教育發展需求,以及用人單位的多元化需求,創設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應用型人才,開展會計實踐教學,針對當前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加強會計實踐教學管理,形成規范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建立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擴展會計職業內涵
會計學科有較強的應用性,源于實踐并服務于實踐,所以應當建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才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拓寬會計職業內涵,提高會計人才的綜合素質。財務報表審計對于會計事務所而言是主要業務,但是卻所占比例逐漸減少,其余業務比如經營審計、管理咨詢、信息系統設計等所占比重卻不斷增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計人員必須精通財務相關知識,具備控制系統設計以及經營計劃設計、問題診斷、應用管理等知識,并參加財務管理,在政府信息揭示與組織、計劃、規劃、預算等方面,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會計專業學生必須了解政府組織目標與策略,進行系統分析,才能夠勝任會計工作。針對以上社會發展需求,能夠看出當前高校會計教育過于單一落后,難以適應會計實務多元化的發展需求,所以必須加強會計人才培養,根據會計實踐調整教學計劃,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對社會沒有用的實踐型會計人才,有助于會計教育可持續發展。
(二)是素質教育目標的具體要求
近幾年教育界,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主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綜合能力較強的高級會計人才。管理者與教師或者是學生,都應當進行積極探索與創新,加強會計實踐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高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更在于培養他們成為未來,對用人單位有用的專業型人才。會計實踐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感性與理性認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對于高等會計教育而言,進行會計實踐教學,能夠完成整體教學目標,通過舉辦不同層次的教學形式,有助于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也能夠進行創新教育。
二、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由于高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難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雖然部分高校進行會計實踐教學,但是教學內容卻存在較大的差異,難以形成適合高校發展的統一教學體系。由于大部分高校實際發展狀況大不相同,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所不同,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個體,接受知識的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盲目進行會計教學實踐,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
(二)教師實踐經驗匱乏
大部分高校會計教師都缺乏實踐經驗,在社會上并未做過會計工作,只能夠運用會計理論知識描繪會計實踐經驗,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教學過程中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工作中難以進行實踐操作,從而降低工作質量。
(三)缺乏會計實踐教學環境
大多數高校面臨著資金匱乏這一問題,由于建立會計實踐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學校缺乏資金,只能夠簡單的進行實踐模擬,敷衍教學目標。部分會計教師認為會計實踐并不重要,只要具備夯實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就能夠上崗,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很多會計理論知識難以解決的問題,即使進行簡單的模擬,也難以提高學生對會計知識的應用能力,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會計工作能力,就必須進入實踐崗位。
三、構建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相關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建立實踐基地
高校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建立實踐基地,有助于培養學生會計實踐知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重視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專業素養,有助于學生全方位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學校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就業目標,開展實踐教學,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正確指導與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生會計專業能力,便于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運用會計知識實踐自身價值。
(二)確立實踐教學思路
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通過明確教育思路,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雖然當前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量劇增,但是用人單位也更加看重人才的人品與能力。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決定著未來的發展,企業更為看重人才的個人素質,由于會計人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力量,會計人才的素質高低也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學校應當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正確的教學指導,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能夠具有職業道德素養。
(三)將會計案例教學與實務練習結合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了解會計接觸實務有哪些,例如會計財務憑證單,通過給公司開憑證,讓學生了解憑證,教師在進行引導和幫助,有助于減少學生日后工作的緊張感,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就業的具體工作內容。
(四)建立會計教學實踐基地
高校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應當建立實踐基地,幫助學生進行實地操作,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與幫助,及時解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通過校企聯合的模式,增加學生未來就業的機會,也能夠加強學生對會計實踐知識的了解與掌握。
(五)加強會計師資隊伍建設
會計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學生學習效果的高低,所以進行會計實踐教學,教師應當具備夯實的專業教育經驗,以及豐富的理論知識,能夠具有相關實踐經驗。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夠將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有助于增強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六)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案
開展會計實踐教學加強考核方案對于全體師生來說,有助于了解教學與學習狀況,掌握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以及學生的會計知識實踐情況,通過考核有助于師生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也能夠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計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幫助與引導,使學生掌握會計實踐學習的具體方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是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高校應當明確教學目標構建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重視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使學生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虹.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財會學習,2016(13):251-253.
[2]劉雯莉.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1):232.
[3]王雨馥.論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4):228-229.
[4]劉志銳.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J].成功(教育),2013(24):15-16.
[5]王冰青,劉暢.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與考核方式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1):121-124.
(作者單位:大連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