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飛
摘 要:文化的傳承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基石,沒有對文化的傳承,就沒有國家和社會的長足發展。繼承精華,并發揚光大,是積淀民族內涵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語境下,將我國的各種民間藝術傳承并發揚下去,是我們重要的責任。本文主要分析了民間舞蹈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大背景下的傳承問題,并就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情況,闡述我國民間舞蹈文化的現代價值,同時為我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提出了可行性建議,以期更好的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人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個團體或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活動、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工具、實物、工藝品等。而民間舞蹈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一種表演形式,當之無愧的屬于我國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是我國傳統精神文明中的寶貴組成部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語境下,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由于我國民間文化長期處于一種缺乏管理的無序狀態,所以,民間舞蹈的傳承仍然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科學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促進民間舞蹈得到更好的傳承。
1 民間舞蹈文化的價值以及傳承的意義
首先,民間舞蹈文化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民間舞蹈文化也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體現了我國的民族文化的多重內涵[1]。例如各個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都反映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情懷,對研究和發展我國的多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蒙古族的舞蹈熱情奔放;朝鮮族的舞蹈節奏明快;苗族舞蹈古樸粗獷等等。各民族人民生活在自己的特有環境中,或是廣袤無垠的大草原,或是四季分明的白山黑水,或是山高林密的村寨……因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精神內涵和文化,而民族舞蹈,將這些內涵和文化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所以,對民間舞蹈的傳承,就是對這些民族精神和人民智慧的傳承。是積淀我國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
其次,民間舞蹈對現代文化具有一定的發展作用,為我國現代文化的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民間舞蹈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和現代文明不斷的融合,使沉淀在我國千年歷史中的文化精髓得以不斷發揮作用。它促使我們更加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本質和內涵,提供了研究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參考。因此,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創新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滿族的薩滿舞蹈就對我么研究滿足人民的審美特性、生活習性和宗教習俗發揮了重要意義。
2 傳承民間舞蹈文化的機遇和挑戰
2.1 面對的機遇
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帶動了人民群眾保護民族舞蹈的意識,提高了人們對民族舞蹈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意識,同時,也促進了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對現代民間藝術的創造和發展,因此,這使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更加具有積極的意義。
其次,民間舞蹈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的傳承和發展,為我們帶來了莫大的民族自豪感,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來了解我國的民間舞蹈文化,從而將我國的民間藝術推向了更廣闊的空間和領域。不僅我國人民大眾對它有了一定的認知,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成功,世界也對它有了更多的認知,這對于打造地方民族文化品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地方各項事業的發展。例如地方的旅游業。這也為世界打開了一扇進一步了解我國的窗口。
2.2 面臨的挑戰
首先,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正式的列入國家的發展規劃中,這就造成了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缺乏相關的保護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
其次,因為缺少各項健全制度,所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下來的民間舞蹈,在管理上也將要面對重大的挑戰。很多地方和部門,只重視申報的過程,去放松了申報后的管理,這就造成了很多民間舞蹈雖然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的發展,這就制約了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地方旅游業面對機遇的同時,也要面臨各種挑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文化旅游的科學宣傳等等。
2.3 機遇與挑戰下的思考
在非物質遺產保護語境下,我國民間舞蹈的傳承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民間舞蹈的文化的傳承形勢仍舊不容樂觀,雖然非物質遺產保護給民間舞蹈傳承帶來了新的動力,但也需要我們規范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非物質遺產保護對于民間舞蹈傳承的積極促進作用。
3 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策略
3.1 建立并健全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制度
首先,要對我國現有的民間舞蹈文化進行普查和整理。要有序的列出各種民間舞蹈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在申遺之前,我們要做一定的篩選。對于體現出我國民間文化內涵和民族生活本質的民間舞蹈,一定要做細致的記錄和整理。從而使民間舞蹈文化不僅有表演實踐上的傳承,還擁有詳實的文字記錄。從而加深我們對各類民間舞蹈的原生態認知,從而為民間舞蹈的傳承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建立規細致的民間舞蹈保護制度。從管理方法到落實責任,積極的維護民間舞蹈的內涵和發展。民間舞蹈作為一種文化想象,它的傳承必須有專業人士參與。對舞蹈知識的專業了解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都是進行民間舞蹈保護和傳承工作的重要素質。所以,在建立制度的基礎上,同時要有專業的保護人員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間舞蹈保護工作系統、長期的進行下去。
3.2 加強對民間舞蹈藝人的保護
民間舞蹈藝人是民間舞蹈的主要傳承者,因此,加強對民間舞蹈藝人的保護,積極幫助他們進行民間舞蹈的培訓,并運用有效手段幫助他們擴大民間舞蹈的影響力,如建立民族舞蹈文化生態園等等,從而有效的加強對民間舞蹈的傳承。
3.3 注重與旅游業相結合
將民間舞蹈的宣傳與發展與旅游業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民對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意識。例如我國廣西桂林,將民間舞蹈《印象劉三姐》融入旅游中;我國查干河將滿族薩滿舞蹈融入冬捕活動中。這些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加深了人們對民間舞蹈文化的了解,從而推動了民間舞蹈的傳承。
4 結束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間舞蹈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力的呈現了我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內容。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我們必須加大對民間舞蹈的保護力度,使其得以長久的傳承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唐冠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舞蹈的特點與表現形態解讀[J].戲劇之家,2016,(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