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關于“研究和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專業質量標準”的要求,5月21-25日,由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主辦,成都市溫江區承辦的“2018年十城市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題培訓會”在成都市溫江區舉行。中國教育學會相關負責人、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耿培新,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十城市專業學組組長韓書印,副組長兼秘書長裴紹志,四川省教育廳體衛藝處副調研員劉世民,四川省體育教研員邱永誠,成都市教育局副巡視員夏光永,成都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吳小剛,成都市溫江區教育局局長黃曉東,以及中國教育學會各會員單位學校工作負責人、體育教研員、體育教師等共計150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
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耿培新致賀詞。他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體育,提出加強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本次培訓活動的舉辦,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學校體育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對于完善體育課程,推動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耿培新表示,十城市體育教學研究專業學組是體育與衛生分會一支重要的教學、學術研究力量,30多年來,不僅在各城市培養了大批體育骨干教師,也為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希望專業學組繼續加強對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突出研究的針對性、學術性、實效性,特別要加強體育課“立德樹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價值、途徑和方法的研究,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師和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專業學組在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黃曉東在致詞中表示,溫江區教育系統著力于體育教師隊伍、體育課堂質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校園足球專項活動和陽光體育示范校“五大工程”的提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已內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基礎上,溫江區形成了校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的“一校一品”格局。隨著夏光永宣布會議開幕,來自溫江區3所陽光體育示范校的師生為全體與會人員帶來了精彩的匯報展示。溫江區永寧中學的武術表演《中華武術魂》,融匯了集體拳術、刀術、太極扇及硬氣功;溫江中學實驗學校“炫火”啦啦操代表隊展示了動感十足的街舞和爵士舞表演;溫江中學師生帶來了獨具特色的自編健康操《放下手機》;展示師生昂揚的精神風貌、充滿韻律的表演贏得了全體參會人員的陣陣喝彩。
此次培訓活動基于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以活動為載體,有效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構建中小學體育教學核心體系,夯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基礎。在教學設計部分,來自成都、重慶、長春、哈爾濱、太原、廈門、天津、鄭州、石家莊、合肥、廣州、昆明、蘭州、沈陽等地區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帶來了精彩的教學培訓課程,內容涉及體操、武術、羽毛球、舞蹈、健身跑、軟式棒壘球、投擲、排球等,通過教學設計闡述、課程實操展示、教學反思等環節,為千余名體育教師呈現了獨特、優質、高效的體育授課思路和方式。如在水平二《投擲——原地持輕物投遠》一課中,教師利用自制的可安裝和拆卸“尾巴”的小沙包,引導學生觀察沙包在空中的運行軌跡,在教學中,教師利用條件限制法,幫助學生體會快速有力揮臂以及出手的角度,由簡入繁,層層遞進,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加了課堂趣味性。在水平四《魚躍前滾翻(男)、遠撐前滾翻(女)》一課中,教師注重因材施教,將場地分為拓展區、復習鞏固區、基礎區,采用分層教學,既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又兼顧了“吃不飽”的現象。
在主題發言部分,各地教研員及地區代表圍繞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作了精彩匯報。裴紹志代表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教育中心作了以“構建小學體育教學核心體系,夯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基礎”為主題的發言,裴紹志表示,目標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學段、學期、單元、課時目標,為此需要依據深度學習理論,在每個學期構建能夠服務學生完成學期任務的單元計劃時數,從而在每個學期找到系統的可深度學習的內容。沈陽市教育研究院體衛藝教研室主任郭巍以“探索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為題,介紹了沈陽市的有益經驗。據悉,沈陽市推行了包含班級特色活動、行為養成訓練、基本姿態操、特色操、素質操、校園集體舞等內容的“1+5大課間活動”。郭巍表示,“1+5大課間活動”涵蓋了德育養成、強體健身、技能強化、彰顯特色于一體并堅持天天練,形成了沈陽市“一校一品一特色”的格局。通過本次活動,各地參會人員積極學習、交流互鑒,對新時代體育課程改革有了更加直觀深入的認識,相信以此為推動,各地體育教育立德樹人宗旨將會進一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