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修改議案,這是2010年至今美國最大的金融監管改革。其中,減輕中小銀行的監管負擔和放松對部分大中型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是本次修改議案的主要內容。特朗普在簽署儀式上說:“今天對美國而言是美好的一天。”
根據修改議案,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認定標準從資產規模500億美元提升至250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資產規模在2500億美元以下的銀行,將不必再按照修改前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參加美聯儲每年舉行的壓力測試,也不用向美聯儲提交待其批準的有關破產后如何清算的“生前遺囑”。同時,根據修改議案,小型銀行的合規約束也將得到大幅放寬。如放松了資產規模低于100億美元的銀行在交易、放款及資本規定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包括簡化資本充足率考量方法、允許更多銀行接受互助存款、豁免沃爾克規則、減輕財務報告要求、減少現場檢查頻率等。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此次修改議案的目的是簡化繁瑣程序,把銀行從后危機時代某些最冗繁的法規中解脫出來。但反對者認為,在金融危機十周年之際通過《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修改議案,相當具有諷刺意味,放松監管會令更多風險重返金融體系。早些時候,美聯儲前主席耶倫也曾就此指出,這將會是特朗普最錯誤的決策。
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開放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會議決定,重點在電信、旅游、工程咨詢、金融、法律等領域推出一批開放舉措,同時探索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費等模式下服務貿易準入制度,逐步取消或放寬限制措施,為相關貨物進出口、人才流動等提供通關和簽證便利。會議還決定,在2016年國務院批準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基礎上,從今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北京等17個地區深化試點,試點范圍較2016年進一步擴大。我國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貨物貿易順差為2.87萬億元,但服務貿易則為逆差約1.6萬億元。
5月28日,為配合今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商務部發布了首份《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需求狀況調查對象為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進口商品消費占商品消費總額比重達到三成以上的消費者,占全部調查對象的比例超過20%。其中,化妝品、母嬰用品、鐘表眼鏡、乘用車、珠寶首飾比例分別為36.1%、33.4%、28.9%、27.3%和22.7%。供給狀況調查對象為流通企業,調查結果顯示:進口商品銷售占商品銷售總額比重達到五成以上的企業占全部調查對象的24.4%。其中,乘用車、家居和家裝用品、鐘表眼鏡、電器電子產品、食品類企業的比例分別為51.1%、34.6%、31.0%、25.9%和25.4%。企業擴大進口意愿較強。
5月26日,2018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高官會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閉幕。會議通過了《第24屆APEC貿易部長會議聲明》和《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主席聲明》,就促進多邊貿易達成廣泛共識。《第24屆APEC貿易部長會議聲明》指出,會議主要取得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共識:一是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二是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三是通過結構性改革推動包容性增長;四是加強經濟和技術合作。《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主席聲明》重申APEC成員應致力于自由、開放、公正和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對APEC所有成員批準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議》表示歡迎,并呼吁各方全面執行該協議。
5月25日,歐盟財長就改革銀行業資本規定達成協議。這是向增強歐元區的金融穩定性邁出的重要一步。根據協定,歐洲的銀行業者必須遵守一套新的要求,目的在于促使銀行嚴格審查貸款,并確保自身融資來源的穩定。新規還要求大型外國銀行設立中間母公司(IPUs),以將他們在歐盟的業務放在一個單一控股公司之下。此舉實際上是仿效美國的規則,也被視為是保護歐元區金融穩定、抵御來自大型銀行風險的至關重要的措施。
這項協議還需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德國和法國完全支持這項協議,其他國家則有保留地接受。意大利和希臘投了棄權票,稱應該最晚在6月制定與這項資本規定協議相配套的銀行業風險分擔協議。
作為對不情愿的國家做出的較小讓步,財長們重申,他們將致力于就各國為歐元區單一處置基金提供資金支持達成一致。由銀行提供資金的單一處置基金目前的規模為170億歐元,但外界認為這不足以應對更大的銀行業危機。資金支持估計會由歐元區政府支持的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來提供。
5月25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旨在促進商業銀行提升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穩健運行。此前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只包括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兩項監管指標,已不適應近年來國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以及銀行業務經營出現的新特點,有必要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現實情況,借鑒國際監管改革成果,對流動性風險監管制度進行修訂。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標,分別是凈穩定資金比例、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匹配率。其中,凈穩定資金比例適用于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適用于資產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匹配率適用于全部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完善了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對部分監測指標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合理優化,強調其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的運用。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修訂后的《流動性辦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新引入的三個量化指標中,凈穩定資金比例監管要求與《辦法》同步執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采用分階段達標安排,商業銀行應先后于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分別達到80%和100%。流動性匹配率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在2020年前暫為監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