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文公初級中學 王巧賓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人們將自己大腦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東尼·博贊創造的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它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層級圖表示出來,用線條、圖形、顏色、詞匯等元素,可以把一系列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被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它既可以呈現知識網絡,也可以呈現思維過程。在復習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對繁瑣龐雜的知識進行系統建構和重新整合,起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作用,從而提高復習課教學的實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復習課教學設計中認真地鉆研、解讀教材,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地整體把握,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深挖教材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根據復習過程和實際情況對復習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抓住本課時的“核心知識”,科學、系統的設計思維導圖,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習興趣。例如,在復習人教版九年級第八課《投身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課時,依據考試說明,抓住課本第105頁“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條主線,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

這樣的設計抓住了本課時復習的“核心知識”——發展先進文化,就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巧妙的將三維目標融合在了這張思維導圖之中。真正體現了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上下功夫,在淺出復習內容上做文章。學生一看到這張思維導圖,能很快就明確本課時的學習方向和任務,激發學習動機,對本課時的復習內容充滿好奇,充滿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每個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建構知識和提升能力。愛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即:聽講——只能留下5%;閱讀——可以保留10%;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示范——可以記住30%)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復習,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對有疑義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和補充,并將小組討論的結果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下來;對于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巡視并指導,最終達到對本節復習的知識體系形成統一的認識。這樣自主復習的方式,一方面,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展示并講解他們自己思維導圖的機會,如基礎差的學生重點解決“是什么”,中等程度的學生重點解決“為什么”,基礎好的學生重點解決“怎么做”,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復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發展并挖掘學生的獨特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較大的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再回憶、再梳理和再確認的過程,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質疑、思考、交流,師生、生生互動,思維的相互碰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實現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同時,鍛煉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真正把課堂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大大提高課堂復習的實效性。
為了讓學生能再次回憶本節的復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可以讓學生對照思維導圖回憶各個知識點的關鍵句、關鍵詞,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下圖: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當學生提煉關鍵詞、關鍵句遇到困難,也就是有了思考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調動各種思維方式及各種學習方式去尋求問題的解決,也使重點得到進一步的突出,難點得到進一步的突破。思維導圖能使關鍵詞、關鍵句處在同一個筆記平面內,學生更容易產生清晰合理的聯想,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將書由厚讀薄,對知識點的掌握做到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促使學生對復習的內容進一步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和完整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超鏈接一些經典例題,使學生進一步深化認識、內化知識,檢驗本課的復習成果;同時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試題有效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學生運用資料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層次分析的能力都得到大大的提升,學生在練習中思維變得更加縝密、角度更加開闊,可以使學生站在更系統的高度來審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條件。同時把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主體整合起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向縱深發展,促使學生水到渠成地將知識向更深層次擴展遷移、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復習的實效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中合理巧妙地應用思維導圖,既可以精簡復習課教學,又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歸納整理、理解鞏固,提高學生思維品質,構建有效的復習課堂,激發學生自主復習的熱情與興趣,增強學生復習好思想品德的信心,提高思想品德復習的課堂效率。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體驗,拓展了學習空間,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李斯譯.北京作家出版社.
[2]鄭志生.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效率——以粵教2014年版九年級“依法治國時基本方略”為例[J].福建教育,2015.17.
[3]林雪玲.利用思維導圖 助力知識構建[J].福建教育,2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