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冰 劉強
【摘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人物,是班集體建設和學生個人成長的引導者,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擁有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藝術的班主任,是班級與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以期對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水平有所裨益。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師生關系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貫徹者,全面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直接關系到班級的教學管理水平,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班主任的地位非常特殊,班主任不僅負責教育學生學習文化知識,還負責協調學生與學校、其他任課教師、家長互相之間的關系,負責學生的德育與生活管理,負責班級文化的建設,班主任的工作既多又雜,班主任的對學校對學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我國現在班主任工作的現狀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包括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生活狀況與思想教育現狀。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的全面發展。班主任要處理好班級內部涉及的各個方面的人與事之間的關系,必須要有良好溝通藝術,成為連接學生各方面事物之間的橋梁。班主任需要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擁有良好的班級管理技能,與學生教學相長中共同進步。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最首要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處理學習上的問題,處理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但是在中小學學校中,班主任往往不但承擔著管理班級的重任,還承擔著主要科目的教學工作,在中小學中一般班主任由語文教師、數學教師或者政治教師等科目的教師身兼兩職,在深受應試教育影響的中國直接導致擔任任課教師的班主任,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提高班級學生的成績水平上,不能專心處理班級管理問題,導致師生之間溝通不暢,各科教師之間也缺乏交流,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全面處理學生遇到的問題,對班級里的學生不能照顧到每個人,導致一大部分“偏心”的班主任的存在,因為班主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所謂的“尖子生”“偏科生”“問題學生”身上,對于普通的平凡的學生缺乏關注,最終不但影響班級學生之間的團結,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不利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進行,因為有班主任這樣“偏心”的榜樣影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班級風氣必然會受到影響,學生家長的想法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又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增加了難題。
二、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途徑
1.將班主任同任課教師區分開來
中小學學校的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必須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放出來,專心致志的做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類似于我國高等院校輔導員那樣,只負責處理班級事務不負責課程教學。要做到班主任職務純粹化,需要國家加大教育投入,制定相關教育制度,轉變人們的教育管理觀念,從而推動中小學校的班級管理的改變。
2.班主任班級管理需要家長協同合作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不僅體現在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在于關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上,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和生活中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及時交換意見,獲得第一手資料,適當建議家長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尊重學生家長的基礎上,得到學生家長的更多支持和幫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不斷完善個人素質,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和家庭氛圍,與學生一起在一點一滴中深化內心的道德水準,在實踐中攜手學生不斷前行,從而將好的思想品德銘記于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班主任良好的班級管理重中之重是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在重視素質教育,即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給與每個學生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不單單以成績來評價每一位學生。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最大可能的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不能再困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怪圈中,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堅持民主原則,重視不同學生之間差異存在,因人而異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創新能力,細心對待學生的想法與意見,與學生共同創建屬于學生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從而實現班級里每一位學生自由地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創新,才能找到良好的管理方法,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使師生共同進步與發展。因此,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提高班級管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柳捷.初中學生班級“非正式群體”的現狀及管理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
[2]劉生忠.中學班級管理中自助合作模式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