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 趙玉鑫
【摘要】初中班主任工作瑣碎繁重,不僅要關注初中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諸多方面的引導和教育。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班級的發展,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具備堅強的意志力,扎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把握好與初中生的關系,優化班級管理理念,積極轉變角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策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主觀上他們覺得自己是成年人,但是客觀上他們還帶著稚氣,缺乏生活經驗,心智沒有成熟。作為初中班主任,肩負著比任課教師更重要的責任,必須要細心觀察初中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努力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尊重初中生的人格,強化班級管理藝術,使初中生在班級中那個感到溫暖,從而增強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筆者根據實際班主任工作經驗,通過探討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旨在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把初中生培養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綜合型人才。
一、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權威化,忽視能力培養
班級管理工作既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有一些班主任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認為“教師比學生高一級”“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在管理中總是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無論是班級制度的制定,班級活動的策劃,還是學生成績的評價,都是班主任一人說了算,學生沒有發言權,這就導致了初中生的能力受到限制,班級學習氛圍枯燥,學生無法充分融入到班級各項工作和活動中。而且,過于嚴格的管理也導致了初中生獨立性差、依賴性強,只能機械的執行班主任布置的各項任務,遏制了學生的個性、情感發展,不利于學生的自我教育,也使班主任陷入無盡的工作中。權威式的管理所提出的絕對服從與齊一標準不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素質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馳,需要班主任引以為戒。
(二)班級管理隨意化,限制學生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有一些年輕的初中班主任,由于他們接觸班級管理時間短,缺乏管理經驗,所以他們在管理中比較隨意,憑借自己的主觀意愿來管理班級和學生,沒有明確的管理目標和方法,通常是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沒有條理性和邏輯性,給初中生造成困擾,學生的思想品質下降。而且這些班主任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過于模式化和單一化,沒有注重對不同水平學生的培養,使得上等生的學習潛力得不到挖掘,后進生的學習動力得不到激發,最終造成班級成績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長期以來,隨意化的班級管理方式充斥著初中班級管理中,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廢除隨意化管理,提倡學生自主管理成為當務之急。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保障初中生的長遠發展。
(三)班級管理片面化,缺乏有效指導
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只重視智育,忽視德育。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班級的成績排名作為教學的重要指標,一切以成績為主,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機器,無法給學生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學習氛圍。班主任把管理的重心都放在學科教學上,忽略對初中生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教育,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更談不了解、信任、尊重學生。還有的初中班主任只重視對學生的常規管理,忽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導致班級管理片面化。班主任只關心班級是否得到了衛生流動紅旗,班級紀律是否沒有扣分,有沒有學生被學校領導批評等等,而沒有用心去指導學生,殊不知,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班主任給予教育和引導的。
二、初中班主任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
(一)提倡平等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一個班集體要想發展,必須有一個平等的管理模式,引導初中生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培養和激發初中生的群體意識,自覺地為創造健康向上的班級而努力奮斗。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我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我制定了班干部輪流制,每人做一天班長,這樣不僅改善了有能力的學生無法發揮的現象,還強化了學生的角色適應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便于初中生調節心態,養成良好的品德。我增設班級管理崗位,給初中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如設立“門窗負責人”“黑板負責人”“座椅負責人”,等等,徹底改變了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恐懼,逐步形成學生自主管理的機制。在我的班級中,有一位學生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用鉛筆刀在桌面上刻字,這種破壞課桌的行為被我發現以后,我任命這位同學為“課桌負責人”,要求他來監督班級中破壞課桌的行為,一段時間過后,這位同學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壞毛病,還幫助同學制止破壞課桌的行為。
(二)注重開放式管理,尊重學生發展規律
初中班主任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給學生提供開放式的空間,打破“保姆式”的管理,尊重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情感溝通和開拓創新,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真正實現管理的藝術。首先班主任要學會用愛去感染學生,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多鼓勵學生,少批評學生,當學生成績下滑的時候要用鼓勵的話語去支持他們,避免造成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當學生在學校活動中取得好名次的時候,要用贊美的話語評價學生,適度的表揚會讓初中生找到前進的動力。在班級里,我不會因為學生成績好就多關心,因為學生成績差就不關心,我會讓每一位初中生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對于喜歡寫作的學生,我給他們提供寫作方面的指導,幫助他們參加校級或者市級作文比賽,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于喜歡唱歌的學生,我鼓勵他們在各類學校活動中進行歌唱表演,讓每一位學生都為班級增添光彩。
(三)嘗試鼓勵式管理,創造蓬勃向上的集體
現代的班級管理需要構建一套鼓勵機制,初中班主任要打破常規,嘗試鼓勵式的管理方式,使初中生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創造蓬勃向上的班集體,增強班級管理效果。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的班級在全體同學的商討后建立了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的具體條款,實施班級管理量化考核制度,選出專人負責加分或者減分的登記,到學期末的時候把分數累加得出總分,對總分較高的學生和進步較大的學生頒發獎狀以資鼓勵。另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具有說服力和號召力,因此我注重榜樣的激勵作用,為初中生選出學習的榜樣,在班級里設立“光榮榜”,展示班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激勵和約束學生,從而發揮群體效應,形成有特色的班集體。我還利用班會對本班的“先進人物”進行表彰,鼓勵他們與同學們分享經驗和教訓,促進共同進步。無論實施哪種管理方式,班主任始終要謹記適時、適當、適度,這樣才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支持,使班級管理更完善,班級按照所期望的目標發展。
三、結語
總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班主任,僅憑個人經驗是完全不夠的,必須要加強自身修養,掌握如何解決問題才是發展之道。同時,班主任還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去做好班級工作,擁有愛心和責任心,善于欣賞和贊美學生,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參考文獻:
[1]錢珍梅.淺談加強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幾點方法[J]新課程,2010,(2):309.
[2]邱六英.關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探索[J]學周刊,2014,(05):11.
[3]顧正東.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析[J]教書育人,2011,(31):65.
[4]崔明月.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6,(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