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園
【摘要】作為非英語專業的高職生來說,英語學習不占主要學習比重,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專業技能的習得上。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程度則決定著他們對英語聽說讀寫譯知識的獲得。通過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積極性的調查,進而研究和探索出新課改下調動高職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有效措施。
【關鍵詞】英語學習積極性新課改新的職業教育課程強調教師要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素質為基礎,突出能力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在高職院校所有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保證學生走上社會之后的持續發展能力。教師在課上,帶領學生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僅僅講授一本書。學生興高采烈地跟隨教師完成這些任務,練出辦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出自學的能力、學到相關知識,獲得實際成果,產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在筆者所在的高職學院,英語教學為非專業教學,大部分高職生英語基礎較薄弱,對學好英語欠缺信心,但有興趣參與教師組織的英語課堂活動,善于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因此,新課改形勢下如何調動學生英語積極性成為現階段有待研究的內容。
一、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現狀
在新課改下,一些職業院校為突出專業特色,重點強調就業能力的培養,為滿足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培養,壓縮了包括英語課在內的人文教育方面的基礎課程,從而導致英語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降低。
二、高職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現狀
作為非英語專業的高職生來說,英語學習不占主要學習比重,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專業技能的習得上。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程度則決定他們在英語聽說讀寫譯知識的獲得,甚至影響大學這門基礎課程是否有必要開設。為了深入了解這個現狀,筆者對自己所教的兩個機電班的91名學生進行了英語學習積極性的問卷調查,發出91分問卷,收回89份,有效卷為89份,問卷星軟件將這些問卷進行整理,并統計提交數據,筆者整理如下:
1.在英語學習態度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一般,學習英語的動力不強。英語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占總數的24.72%,學習興趣一般的學生占67.42%,對英語學習沒興趣的學生占7.87%。對學英語有信心的學生占28.09%,有點信心的學生占51.69%,無信心的學生占20.22%。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因素中,興趣占25.84%,為應付考試占29.21%,為方便找工作占17.98%,其他原因占26.97%。
2.在英語學習主動性方面,學生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接受調查的學生從不主動學習的習慣占21.35%,從沒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的學生占29.21%,抄襲或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的學生占21.35%。從沒制定過自主學習英語計劃的學生占32.58%,懶得花時間在英語學習上的學生占21.35%,從不閱讀英語讀物的學生占46.07%,從不主動通過網絡學習英語的學生占26.97%,從不主動和別人用英語對話的占44.94%。
3.在英語學習方法方面,學生有掌握方法的美好愿望,但在運用時缺乏毅力和恒心。只有4.49%和21.35%的學生認為自己找到了或基本找到了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而74.16%的學生沒有找到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只有41.57%的學生認為無法監控自己的英語學習,而無法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的學生比重只占到30.34%。
4.在英語學習興趣方面,學生傾向于活動式課堂,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增長知識。增長知識。增長知識。84.27%的學生參與了英語課堂活動,只有15.73的學生從不參與課堂活動。喜歡英語課堂上采用活動形式的學生占57.3%,喜歡教師講解形式的學生占31.46%,喜歡自學和啟發形式的學生各占5.62%。在課堂活動形式中,各活動按學生喜愛程度,從強至弱排名順序是單詞游戲、角色扮演,分組討論、小組競賽朗讀句子、其他活動等。
三、面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形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舉措
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上手快,上崗競爭時有優勢。但是基本功(數學、外語、自學能力)不足,隨著形勢的變化、技術的更新,需要在工作崗位上自我學習時,可能落在別人后面。叫做“好用、不禁用”,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因此,如何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要擺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首要位置上。
1.建立學院特色的大學英語校本課程。以學生的專業為基礎,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建立以職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校本課程,凸顯自己院校的辦學特色,由英語教研室統一開發英語教材,可以彌補當前英語教材的普遍性,促進教師發展,增強高職生的社會競爭力。在學生的基礎英語課程學習結束后,建立專業英語校本課程。學生面對自己今后就業的崗位,為了提高崗位競爭力,則對專業英語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在校本課程中可以了解到如何查閱專業單詞,如何讀懂專業英語文段,熟悉將來工作情形下有可能會出現的英語溝通場合,因而凸顯學院特色的大學英語校本課程將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積極開展英語翻轉課堂學習,豐富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技術的革新。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提供給學生以英語視頻為主的學習資料,學生課前在家或宿舍自行觀看視頻并自主學習新的課程內容,翻轉了從前課上教師上課、課后學生做作業的教學模式。以往課后作業消化的過程被提到了課上。微課在課下組織開展,通過有效結合文字、聲音和圖像,更加直觀地將教學的信息呈現出來,學習不再受課堂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自主進行英語學習時間的規劃和安排,隨時隨地通過網絡進行學習,英語微課的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則應該在英語課堂上,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開展模仿、表演等學習游戲,與學生合作,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語言能力。通過創造教學的情景性、形象性、直觀性,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從而讓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到英語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了適應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各種改變,教師應不斷地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來滿足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需求。
3.關注學生,突出行動導向。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職業生涯為背景,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能力培養,為滿足整體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系統的各個教學子項目,學生以完成英語課堂上各個項目為任務,達到整個學期的培養目標,從而提高職業生涯的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同時,項目化教學也進行了考核方式的轉變,項目考核成果形式包括學生在本學期根據項目要求制作的口語對話視頻、英語音頻、介紹PPT 等。用項目對能力進行反復實訓。教師要組織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中心的一體化教學。在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項目化教學是一種改革的積極探索。但是,這種項目化教學應該以融合培養學生的職場知識和人文素養為目標。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王勇.項目化教學模式下的分層教學反思[J].高教學刊,2016,(06):93.
[3]趙婧宏.翻轉課堂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師角色定位的研究[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