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芬
【摘要】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護理應用于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方法:回顧性的選擇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的70例創傷性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給予疼痛控制護理,觀察分析兩組術后恢復、疼痛及傷口腫脹情況,并統計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給予疼痛控制護理后患者的腫脹3~4度、疼痛3~4度的發生率分別為5.71%和11.42%,低于對照組的22.85%、28.5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率為82.85%,低于觀察組的97.13%,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疼痛控制護理應用于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效果顯著。
【關鍵詞】 疼痛控制;護理;創傷性骨折;效果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Jiang Aifen
Dajijia Hospital,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Shandong 26400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ain control and nursing care.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covery, pain, and swelling of the wounds, and statistics of care satisfact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ate of swelling 3~4 degrees and pain 3~4 degrees in the pain control nursing group was 5.71% and 11.42%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2.85% and 28.5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care satisfa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85%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1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ain control and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s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Pain control; Nursing; Traumatic fracture; Effect
創傷性骨折是近些年來多發的一種創傷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功能障礙和創傷性骨折,臨床治療創傷性骨折以手術為主[1]。骨折患者在術后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對患者術后的恢復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痛苦甚至血壓升高、呼吸急促、骨骼肌收縮等系列的病理改變[2]。因此臨床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本研究分析疼痛控制護理應用在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的康復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的70例創傷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均被告知本研究目的;術前病情已明確診斷;無重要器官合并癥,無意識認知障礙,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0∶15,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41.00±13.24)歲,觀察組男女比例23∶12,年齡31~70歲,平均年齡(40.00±13.5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數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應用相同的術前和術中的基礎護理,術后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觀察組的患者給予疼痛控制護理方法,具體為: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告知患者疼痛屬于正常情況并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可以鼓勵患者利用聽音樂、看書和看電視等不同方式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緩解疼痛。2)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健康合理飲食,多食用含有高蛋白、維生素、粗纖維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促使腸胃蠕動防止發生便秘,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3)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保證病房環境的絕對安靜,注意開窗通風對病房進行消毒處理,保證溫度控制在患者適宜的范圍,可在病房內適當放置綠色植物或鮮花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注意走路關門輕聲,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前提下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4)止痛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6h內幫助患者進行翻身,24h內用冰袋冷敷傷口,預防局部出血的發生,適當的抬高患肢以緩解肢體的麻木和血液循環不暢等情況,對患者進行按摩;5)運動護理:輔助患者進行肌肉放松護理,讓患者閉眼靜待3min,吸氣后逐漸緊握雙拳發力10s,然后吐氣放松,同樣的方法鍛煉四肢,胸腹部及頭頸部,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肢不予鍛煉。
1.3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72h后的傷口腫脹和疼痛程度(等級越高,疼痛和腫脹的程度越嚴重)。腫脹情況:1級:肉眼觀察腫脹不明顯;2級:有輕微腫脹傷口皮膚略高于腱側1cm以內,三級:中度腫脹:傷口處皮膚高于腱側1cm以上;4級:嚴重腫脹:傷口處皮膚高于腱側皮膚3cm[3]。疼痛情況分為4個級別:1級無疼痛感,2級1輕微疼痛感,3級中度疼痛,疼痛難忍需服用止痛藥,疼痛對正常休息產生影響[4]。4級嚴重疼痛:不能忍受,嚴重影響到正常睡眠和休息,神經功能紊亂。護理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并分析,滿意等級分為三個等級: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總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 21.0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傷口疼痛與腫脹程度對比
觀察組給予疼痛控制護理后患者的腫脹3~4度、疼痛3~4度的發生率分別為5.71%和11.42%,低于對照組的22.85%、28.5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率82.85%低于觀察組的97.13%,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隨著交通、旅游、建筑行業的發展,創傷性骨折發生率逐漸增高,外傷是創傷性的主要原因,腫脹、疼痛、發熱、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甚至會產生休克。創傷性骨折會損傷神經,患者會因受到疼痛的刺激產生系列生理反應,對手術過程和術后康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礙[56]。骨折患者功能恢復所需時間長,恢復期間自理能力弱,疼痛因素可能會對整體功能或局部產生影響,患者的信心隨之降低。所以臨床上應通過疼痛控制護理緩解疼痛,幫助患者情緒保持在穩定的狀態[78]。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給予疼痛控制患者腫脹3~4度、疼痛3~4度的發生率分別為5.71%和11.42%,低于對照組,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率為82.85%,低于觀察組的97.13%,比較差異顯著具統計意義。原因分析考慮可能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促進功能早日恢復是目前臨床中的重點。本研究在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時改變傳統的護理模式,結合疼痛控制護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的不適,通過予以疼痛控制護理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環境護理、止痛護理、運動護理等,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骨折功能恢復。通過心理護理緩解患者內心的焦慮和壓力,飲食護理通過調控患者的飲食在根本上改善疼痛的發生,通過環境護理使患者感到身心舒適,減輕疼痛感,通過運動護理鍛煉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910]。同時整個護理過程要以患者為中心,盡量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創造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和諧的氣氛,利于術后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及改善心理狀態[11]。
綜上所述,對創傷性骨折患者給予疼痛控制護理可緩解患者疼痛感,促進患肢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因時間和樣本例數的問題,沒有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調查分析,待經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蔡艷麗.中醫疼痛控制護理應用于創傷性骨折術后的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2):149150.
[2] 潘亞英.疼痛控制護理應用于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臨床觀察[C].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2016.
[3] 樊青.疼痛控制護理對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8,(05):330331.
[4] 俞志茹,史根女,王傳香.創傷性骨折患者中應用疼痛控制護理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30):41814182.
[5] 王培娜,張靜,丁慧麗.疼痛控制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保健文匯,2018,(01):234.
[6] 宋傳君.疼痛控制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應用效果[J].雙足與保健,2018,(03):157,159.
[7] 郜繼恩.疼痛控制護理在43例創傷性骨折術后患者臨床觀察[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05):479480.
[8] 張妍,穆曉佳.疼痛控制護理對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36):7009,7012.
[9] 印婷婷,陳曉慧,闕纖灃.疼痛控制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J].心理醫生,2017,(27):184185.
[10]陳銳.疼痛控制護理在促進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5,36(15):126128.
[11]趙艷梅.分析探討疼痛控制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06):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