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
【摘要】 目的:研究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乳腺一科進行診治的4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觀察兩組術后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等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的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發生率為10.00%(2/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4/20)(P<0.05)。結論: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不僅可以減輕疼痛程度,還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喜療妥;疤痕護理干預;乳腺癌;術后康復效果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雖然可以有效治療乳腺癌患者,但是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重,且創傷大,必須配合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才能保證手術治療效果[1]。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乳腺一科進行診治的4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年齡25~78歲,平均(49.23±10.38)歲;Ⅱb期10例,Ⅲa期7例,Ⅲb期3例;內上象限11例,乳暈后1例,外上象限8例。對照組20例,年齡26~78歲,平均(48.75±11.26)歲;Ⅱb期10例,Ⅲa期8例,Ⅲb期2例;內上象限10例,乳暈后1例,外上象限9例。兩組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護理干預。
觀察組采用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于患者手術切口的疤痕表面均勻外敷喜療妥,并且在切口部位進行向心性的按摩,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1)護理人員認真指導患者將乳腺健康一側手指的四指進行并攏,順著胸部疤痕的外緣部位對手術切口的疤痕組織以及周圍區域開展向心性的按摩。2)指導患者自然下垂兩側的肢體,緩慢進行左右轉頭和前后左右點頭,從而達到使頸部肌肉放松的臨床目的。3)對患側上臂進行向心性的按摩,把水腫的液體推往上臂較為暢通的淋巴管。4)護理人員順著腋窩切口向下的方向對切口疤痕組織以及周圍區域進行向心性的按摩。每次護理鍛煉根據患者的情況大約開展半個小時,每天1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觀察兩組術后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等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的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發生率為10.00%(2/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0.00%(4/20)(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治療乳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靶向治療、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放療和內分泌治療等[23]。乳腺癌根治術后,由于局部疤痕會發生粘連,導致患側上肢的淋巴回流不通暢,極易造成患肢的腫脹不適感,而且乳腺癌患者神經血管受到損傷或部分肌肉出現缺失,導致術后患側產生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乳房的缺失,尤其是對于年輕的女性而言,極易產生恐懼、憂郁、煩躁等心理,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4]。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表1兩組術后12h、1d、2d和3d的疼痛評分比較[(±s),分]
組別n術后12h術后1d術后2d術后3d對照組206.52±1.375.93±1.255.49±1.184.95±1.09觀察組205.73±1.09*4.26±1.17*3.65±1.24*2.38±0.76*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2兩組術后比較[n(%)]
組別n皮下積液皮瓣壞死上肢水腫發生率對照組202(10.00)1(5.00)1(5.00)20.00觀察組201(5.00)0(0.00)1(5.00)10.00*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痛評分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的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發生率為10.00%(2/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0.00%(4/20)(P<0.05)。表明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不僅可以減輕疼痛程度,還可以減少術后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和上肢水腫的發生。分析其原因為,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可以對切口部位纖維母細胞的增生進行顯著的抑制,使病灶組織內的纖維素得以溶解,有效保留瘢痕組織內的水分,從而可以對組織中的蛋白分解酶進行抑制,顯著抑制瘢痕發生攣縮,促進淋巴液的循環以及局部血液的循環[56]。
綜上所述,喜療妥聯合疤痕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不僅可以減輕疼痛程度,還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雙,范紅敏,肖菲菲,等.不同分子分型及臨床病理特征與乳腺癌術后患者預后的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6,32(01):3944.
[2] 黃宏梅,胡紹毅,何梅,等.團體心理治療對乳腺癌放療患者心理康復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05):745748.
[3] 劉偉,李健斌,王濤,等.蒽環類聯合紫杉類方案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評價[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6,21(03):228232.
[4] 秦黎,丁惠,謝靜華,等.化療間歇期延續護理在乳腺癌術后患者留置PICC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16):168168.
[5] 黃群愛,林嘉旋,黃師菊,等.以QQ為平臺的延續護理干預在乳腺癌術后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08):6769.
[6] 陳和月,肖艷玲,楊嬌弟,等.基于結構式家庭療法的隨訪管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03):3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