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玲
【摘要】 目的:探討在胎盤早剝孕產婦中開展綜合護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胎盤早剝孕產婦(400例)做為分析對象,以入院順序分為甲組、乙組,每組200例。此次研究乙組為常規護理,甲組為綜合護理,總結兩組的分娩方式、母嬰存活情況、產后并發癥情況、滿意情況。結果:甲組自然分娩率大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產婦存活率大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胎兒存活率大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產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小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總滿意度大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胎盤早剝孕產婦中,綜合護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母嬰存活率以及滿意度,并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綜合護理;胎盤早剝孕產婦;效果
臨床中,胎盤早剝是在妊娠晚期發生的一種并發癥,發病突然且病情發展快,當處理不及時,就會引發凝血功能障礙、死胎以及產后大出血等,誘發更多并發癥,嚴重影響母嬰生存質量[1]。為了探討和分析在胎盤早剝孕產婦中綜合護理的效果,此次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胎盤早剝孕產婦(400例)做為分析的對象,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此次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胎盤早剝孕產婦(400例)做為分析的對象,以入院順序分為甲組、乙組,每組200例。其中甲組年齡21~39歲,平均為(29.15±1.28)歲;153例是經產婦、47例是初產婦;孕周30~40周,平均為(35.05±0.63)周。乙組年齡22~38歲,平均為(29.12±1.30)歲;150例是經產婦、50例是初產婦;孕周30~41周,平均為(35.01±0.65)周。比較兩組詳細資料的差異,P>0.05,說明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研究對比。
1.2方法
此次研究乙組為常規護理,嚴格按規范標準和醫囑實施護理。
甲組為綜合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先給予孕產婦心理疏導以及心理支持,盡可能使其鎮靜,消除焦慮、恐懼等情緒,確保可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包括陰道出血、宮縮以及胎心音等,確保胎盤早剝征象能及早發現。在胎盤早剝發生后,要密切觀察羊水情況,實施有效、恰當護理。預防并發癥,需要密切觀察孕產婦的子宮底柔軟程度、子宮輪廓以及出血情況,對出血的量、顏色,和性質也要仔細觀察,對凝血時間進行檢測,防范產后出血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發生。孕產婦的應急護理,在胎盤早剝確診后,給予孕產婦心電監護以及吸氧,孕產婦左側臥位,靜脈通道建立,同時進行交叉配血檢查。并密切觀察孕產婦的生命體征、腹痛性質、胎動、陰道出血等情況,詳細、準確的向主治醫生講述檢測結果,從而決定孕產婦是自然分娩亦或剖宮產,之后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記錄兩組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與剖宮產)、母嬰存活情況、產后并發癥情況(席漢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與產后出血)。
1.4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使用自行研制調查表評估滿意度,分不滿意、滿意與極其滿意[2]。
1.5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做出分析,%表示分娩方式、母嬰存活情況、產后并發癥情況、滿意情況,實施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娩方式
甲組自然分娩率大于乙組,有統計學意義(χ2=33.654,P=0.000)。見表1。
2.3產后并發癥
甲組產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小于乙組,有統計學意義(χ2=5.895,P=0.015)。見表3。
3討論
臨床中,胎盤早剝是妊娠期比較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其發病和進展都很快,在短時間內可導致孕產婦出現休克以及出血性貧血,假如不及時實施處理,就會對母嬰預后產生嚴重的影響[3]。通常情況下,胎盤早剝最常見的誘因就是孕婦血管病變,包括妊娠高血壓、外傷以及慢性高血壓等,發生機制是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硬化或者痙攣,致使變性壞死發生,出血后胎盤后血腫形成,從而導致胎盤早剝發生[4]。所以,要盡早進行診斷以及治療,強化對于高危孕婦的監測,提高孕婦的保健意識,確保孕產婦安全[5]。綜合護理中,護理人員協助孕產婦進行產前檢查,觀察其實際情況,并給予有效心理支持以及心理疏導,緩解或者消除不良情緒,囑其要臥床休息,最大限度保證其安全[6]。
綜上所述,在胎盤早剝孕產婦中,綜合護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母嬰存活率以及滿意度,并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秦安敏.胎盤早剝孕產婦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管理[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5(08):319.
[2] 史慧芳.68例胎盤早剝孕產婦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36(05):2768.
[3] 關相玉.胎盤早剝及減少孕產婦并發癥的識別與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7(01):399.
[4] 姚蕓.30例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13,22(04):832833.
[5] 農小花,梁海燕,黃秀圓,等.胎盤早剝孕產婦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措施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8(01):18,20.
[6] 蔣瓊珺.75例妊娠晚期胎盤早剝的臨床護理分析[J].保健文匯,2017,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