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摘要】 目的:研究陰式切除手術治療子宮脫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4例子宮脫垂患者,進行簡單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37例為一組。兩組患者均采取陰道前后壁修補術,而觀察組再予以陰式切除手術治療。對比兩組子宮脫垂患者使用不同治療方案后的臨床效果,以及復發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3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3.78%,P<0.05;且經過兩組患者的復發率比較,對照組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采用陰式切除手術治療子宮脫垂的臨床效果佳。
【關鍵詞】 陰式切除手術;子宮脫垂;臨床效果
子宮脫垂是婦科臨床上的嚴重疾病,相關研究表明,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為婦女在分娩時,盆底組織受到嚴重損傷。以往的臨床治療多采取子宮切除術,致使婦女無法生育,給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造成巨大打擊與傷害。患者在子宮切除后,其卵巢也會慢慢萎縮,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治療子宮脫垂成為當今醫學界廣泛關注的問題[1]。本文當中對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4例子宮脫垂患者展開研究,以探討陰式切除手術的可行性,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就診接受手術治療的74例子宮脫垂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時間為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將所有患者簡單隨機化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7例,觀察組37例。
在觀察組中,患者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5.78±5.81)歲;病程為2~12.5年,平均病程為(7.57±2.51)年;孕產次為1~4次,平均孕產次(2.64±1.38)次;絕經年齡在44~53歲,平均絕經年齡(48.75±2.67)歲。
在對照組中,患者年齡范圍在45歲~69歲之間,平均年齡(56.54±6.02)歲;病程為2.5~11年,平均病程為(7.39±2.47)年;孕產次為1~5次,平均孕產次(2.71±1.42)次;絕經年齡在45~54歲,平均絕經年齡(49.03±2.78)歲。
經過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兩組子宮脫垂患者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術前接受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B超、心電圖等),術前3天采取碘伏進行陰道消毒(每天1次),手術前1天給予患者口服甘露醇(20%)導瀉。對照組子宮脫垂患者進行單純陰道前后壁修補術;觀察組則采用陰式切除術聯合陰道前后壁修補術。手術治療方法:第一步,協助患者擺好膀胱截石位,進行硬膜外阻滯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充分暴露陰道口。第二步,使用重錘拉鉤將患者的宮頸暴露,根據其陰道前壁膨出情況,對陰道黏膜的切除范圍進行合理判斷。第三步,在宮頸下方取橫切口(切口深度至陰道壁全層),用彎剪刀將膀胱陰道黏膜間隙進行分離后,再縱向做一“T”型切口。第四步,采用Allis鉗對患者兩側的陰道壁進行切緣,將膀胱充分暴露,從而分離其與子宮。第五步,緩慢向上牽拉宮頸后唇,圍繞子宮頸四周將陰道黏膜緩慢、精準切開,對主韌帶進行分離—剪斷—結扎。第六步,取出患者子宮,實施常規修補術,關閉腹腔。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根據兩組患者手術后的情況進行療效評定,共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項標準。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復發情況,即觀察記錄患者術后半年內是否再次發生陰道壁膨出。
1.3.2療效判定標準[2]1)顯效:子宮脫垂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無陰道壁脫垂現象,通過檢查,各組織解剖位置正常,無異樣。2)有效:手術后,患者的陰道壁未出現脫垂現象,子宮脫垂程度減輕,其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3)無效:患者較手術前無變化。總有效率為子宮脫垂患者的總概率減去無效概率的差值。
1.4統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治療的數據用SPSS 20.0軟件核對后,用%表示子宮脫垂患者的總有效率與復發率數據,并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組間指標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子宮脫垂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總有效率達到97.30%,其中顯效28例(75.68%)、有效8例(21.62%)、無效1例(2.70%),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3.78%(無效6例、有效12例、顯效19例),組間差別較大,P<0.05。
通過術后半年復查,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分別為10.81%(4/37)、0.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手術技術已經不斷地發展和成熟。由于手術創傷少、患者痛苦輕、恢復速度快,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小以及手術質量高等特點,婦科病患者
傾向采用微創手術方法治療婦科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子宮切除手術,主要包括傳統腹式全子宮切除術和陰式子宮切除術兩種。但是傳統的腹部子宮切除手術方法,存在手術傷口大,術中出血多,術后恢復慢以及手術疤痕影響美容等不足。不斷研究和發展出來了陰式子宮切除手術,這種方法由于損傷小、術后恢復快、腹部不留疤痕以及手術費用低等優點,得到了婦科患者的青睞,目前臨床上已經有75%以上的患者采用陰式子宮切除手術進行婦科疾病的治療。
目前為止,子宮脫垂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病率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病情嚴重時脫出的塊物不能進行還納,導致子宮頸長期暴露在外,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3]。
對于無生育要求并且已絕經的婦女來說,進行子宮手術切除更為合適,而陰式切除手術較傳統的開腹子宮切除術,具備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更易讓患者及其家屬接受[4]。通過陰道前后壁修補術,不僅能夠徹底解決子宮脫垂的現象,還能完善陰道壁的生理結構,安全有效[5]。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子宮脫垂患者使用陰式切除術進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腹部下墜、腰酸、白帶增多等)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7.30%,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83.78%,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小于0.05;且觀察組患者術后半年未出現復發情況,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
總而言之,使用陰式切除術治療子宮脫垂的效果可觀,值得在今后的婦科臨床手術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云武.陰道前后壁修補術聯合陰式子宮切除術在子宮脫垂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27):3536.
[2] 王寶琴.陰道前后壁修補術聯合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脫垂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02(08):14631464.
[3] 哈斯其木格.子宮脫垂伴陰道前后壁膨出行陰式子宮切除47例術后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15):8586.
[4] 張淑青.老年婦女子宮脫垂患者采用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05):121.
[5] 馮雪萍,謝志鳳,盧紅艷.改良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脫垂48例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07):160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