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婧
【摘要】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在療養院療養人員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768例療養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84例,對照組療養人員給予常規的院內護理,研究組療養人員給予整體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療養人員干預前后的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率。結果:干預后兩組療養人員的自護能力較干預前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7.14%,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7.86%,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整體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療養人員的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 整體護理;療養人員;自護能力;滿意率
療養院作為醫院的延伸,可在常規治療之外通過物理方法來改善療養人員的病情,使其快速康復。近年來,隨著“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在臨床的大面積應用,相應的護理模式及理念也隨之變化,療養人員已不再滿足傳統的病情護理,他們不僅希望在療養院能夠修身養性,更希望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實現快速康復的目的[1]。這就對療養院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本研究選取本院768例療養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在療養院療養人員中的實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768例療養人員為研究對象,所有療養人員均可主動配合醫護人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視聽障礙、精神病史等。其中男378例,女390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61.43±3.38)歲;療養時間21~53d,平均(34.26±3.75)d;疾病類型:骨關節病213例,功能性疾病127例,慢性消化系統疾病122例,內分泌系統疾病111例,代謝性疾病122例,職業病73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84例,兩組療養人員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療養人員給予常規的院內護理,研究組療養人員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具體為:1)強化護理人員綜合素養: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護理人員對待療養人員應熱情、真誠、充滿善意,為療養人員創造溫馨的療養環境,使其有家的感覺[2]。另外還應掌握與療養人員有效溝通的方式,取得療養人員的信任。通過學習掌握心理學、人文學、社會學及康復醫學相關護理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2)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全面評估療養人員的基礎病情、內心需求、性格特點、心理活動等,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高療養人員療養依從性,促進快速康復。3)系統性健康宣教:根據療養人員的理解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康復治療的方法、目的及必要性,預防并發癥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在宣教過程中確保有側重點及計劃性,同時通過發放健康管理手冊、辦黑板報、發宣傳單頁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療養人員健康知識認知水平[3]。4)閱讀療法:為療養人員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指導其定期閱讀勵志故事,陶冶情操,怡情益智,增強幸福感及歸屬感。比較兩組療養人員干預前后的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率。
1.3評價標準
1)自護能力:采用本院自制的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SCA)從自護技能、健康知識認知社會活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4個方面評價患者的自護能力,每項0~25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護能力越好[4]。2)患者滿意率: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評價其護理滿意率,滿意率=(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包,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采用均數±標準差(±s)、率(%)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及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性顯著。
2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療養人員自護能力比較
干預后兩組療養人員的自護能力較干預前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7.14%,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7.86%,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療養醫學的快速發展,為療養者解決健康問題及潛在問題、提高其健康知識認知水平及自護能力、促進快速康復一直是療養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5]。整體護理是在“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下新型的一種干預模式,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及個性化,以患者作為一切護理服務的出發點,要求護理人員全面掌握心理學、人文學、社會學及康復醫學等多方面的護理知識,從多角度使療養人員享受到最全面、系統且優質的護理服務,彌補以往單純執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療養人員的自護能力較干預前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7.14%,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7.86%,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療養人員的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周超,馬陽,張琛.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對療養院療養人員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04(06):1078.
[2] 郭戰謹.對療養院療養人員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05(16):100101.
[3] 王燕飛.療養院療養人員中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88):255256.
[4] 郭戰謹.對療養人員進行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05(17):71.
[5] 紀芳.療養院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與成效[J].中國療養醫學,2010,19(02):126128.
[6] 桑淑琴.療養康復整體護理的臨床運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