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燕
【摘要】 目的:探討床旁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血糖測定結果的準確。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的86例糖尿病者進行分析,均進行床旁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血糖測定,分析兩種方法測量血糖結果。結果:床旁血糖儀測量使用末梢血與靜脈血測量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末梢血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測量結果小于靜脈血測量結果(P<0.05);生化檢測測量患者的靜脈血檢驗結果與床旁血糖儀測量的靜脈血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結果相比,生化分析儀對以上指標的檢測結果高于床旁血糖儀,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床旁檢驗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檢測結果存在偏差,使用生化分析儀檢測對靜脈血進行檢測,測量結果更準確。
【關鍵詞】 床旁血糖儀;生化分析儀;血糖測定;準確性
血糖測定是糖尿病診斷與控制的重要方法。當前測量血糖的儀器為床旁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其中生化分析儀測量的可信度、準確度較高,該儀器是實驗室測量血糖的設備;而床旁血糖測量儀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體積較小,檢測快速等優點被臨床應用,在進行床旁檢測時,該血糖儀選擇末梢血進行檢測,該結果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1]。本研究對本院收集的86例糖尿病者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的86例糖尿病者進行血糖分析,納入標準:患者餐后2h血糖大于等于15mmol/L,空腹血糖大于等于8mmol/L;已排除影響治療的心血管、肝腎功能障礙者。86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齡29~73歲,平均年齡(48.63±5.19)歲;糖尿病病程為10個月~13年,平均病程為(4.63±1.74)年。
1.2方法
患者均進行末梢血糖測定,選擇左手無名指指端,經快速血糖儀進行測定,測量兩次后取平均值。具體為:先對快速血糖儀進行質量校正,準備好采血針、試紙等,使用酒精對采取部位消毒,使用采血筆將第1滴血棄去,將第2滴血滴于試紙上,待讀出數據后,用棉簽按壓取血部位;之后選擇靜脈血分別使用床旁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進行測量,選擇同側手臂上肢血管,使用一次性的真空采集針進行采集,并將采集到的靜脈血標本使用生化分析儀與進行測量,經高速離心后5min,檢測時間需在1h內完成,采血與檢測人員需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床旁血糖儀的檢測方法同上。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方法測量血糖結果。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分析兩種方法測量血糖結果
床旁血糖儀測量使用末梢血與靜脈血測量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末梢血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測量結果小于靜脈血測量結果(P<0.05);生化檢測測量患者的靜脈血檢驗結果與床旁血糖儀測量的靜脈血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結果相比,生化分析儀對以上指標的檢測結果高于床旁血糖儀,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的終身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在近年來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而對于糖尿病的治療與診斷過程中,血糖是一項重要的測量指標,其是判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標之一,且血糖的變化為臨床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床旁血糖檢測儀是一種簡便的血糖檢測方法,操作較簡單,其檢測原理為電化學反應,但其檢測結果易受溫度、濕度、環境、儀器性能等方面外界因素的影響[2];此外,床旁血糖檢測儀檢測結果有一定的誤差,且誤差結果在15%左右,該檢測結果與生化分析儀檢測結果相比,存在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床旁血糖儀測量使用末梢血與靜脈血測量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末梢血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測量結果小于靜脈血測量結果(P<0.05);生化檢測測量患者的靜脈血檢驗結果與床旁血糖儀測量的靜脈血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結果相比,生化分析儀對以上指標的檢測結果高于床旁血糖儀,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可知,床旁血糖儀測量血糖結果與生化分析儀有一定的差異。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自我監測過程中,每天都需測量血糖,靜脈血糖檢測的方法雖可靠,但測量時間較長,每次測量用血較多,而床旁血糖檢測測量血糖的操作較簡單,但易出現偏差[3]。若環境溫度升高時,血糖檢驗紙加快;若溫度較低時,因是試紙反應需要氧,環境處于低氧狀態,使血糖儀反應遲鈍,測量結果偏低。此外,試紙的儲存與床旁血糖儀使用不當,使用色譜、干化學技術的試紙條等都會受溫度、pH的影響[4]。一般試紙應放在干燥的環境中,不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不能受潮;因潮濕的空氣會附著在儀器上影響光路系統。操作不當也會引起檢測結果偏差,對于床旁血糖儀的使用應進行培訓,對使用者講解有關血糖檢測的原理,該儀器的應用價值、局限性及適用范圍,儀器、質控品及試紙條的貯存條件,血糖的檢測步驟,講解血糖檢測誤差的來源等相關內容,以降低血糖檢測中因操作不當產生的誤差[5]。血糖檢測結果受紅細胞壓積的影響較大,與外界的多種因素有關,如用血量、血樣類型、溫度、測量時間等。床旁血糖儀不適合對于初次體檢患者的血糖檢驗,對于初篩糖尿病者應選擇使用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從而得到較為準確且可靠的結果。
綜上所述,床旁檢驗血糖儀具有操作簡單、檢測速度較快,但與生化分析儀檢測結果存在偏差,且靜脈血檢測結果與末梢血測量結果相比差異,因此,使用生化分析儀檢測對靜脈血進行檢驗,測量結果更準確。
參考文獻
[1] 田儒霞.生化分析儀與快速血糖儀測定血糖結果的差異性及影響因素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02):33.
[2] 苗淑芳.床旁檢驗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血糖測定結果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2(10):1881.
[3] 龔玲珍,梅勇.床旁檢驗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血糖檢測結果的比較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01):2426.
[4] 吳劍.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糖檢測的比對與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01):7879.
[5] 張博林,曹彥榮.床旁血糖儀與生化分析儀血糖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01(06):100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