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午
地理學科知識具有間接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利用地圖或多媒體地圖課件能展示現實存在而又不能親臨實踐的地理景觀,可展示地理現象的演變規律,從而使地理教學不受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的限制,優化了地理教學進程;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地圖是地理第二語言,運用地圖進行教學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傳遞學科知識信息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具有簡明、形象、生動、好理解、易記憶的優點,對中學地理教學有獨到的功能。但是,目前在地圖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有的為示圖而示圖,缺乏明確的目的性,沒有廣度和深度;有的設計繁雜混亂、不規范,缺乏科學性和藝術性;有的過分夸大地圖的作用,而忽視了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實現優勢互補,使地圖教學走入誤區等現象,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地圖教學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使地圖教學揚長避短,取得最大優化效果呢?我個人認為在地圖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每節課的教學目的
常言道“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的服務。地圖教學也是如此。在地理教學中,衡量地圖教學好壞的標準是:能否完成每節課教學目的,能否完成每節課既定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在地圖教學設計之前,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按照既定教學目的,有的放矢進行設計,使地圖教學真正起到把死板的知識形象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紛繁的知識條理化,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記憶、概括、綜合、推理、分析等能力,全面完成地理教學任務。目前,在地圖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出現顧此失彼,捉襟見肘的現象,如:有的只注重地理知識的結構,而忽視讀圖能力的培養,有的只注重記憶、概括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分析、比較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地圖教學效果,因此,重視教學目的,是實現地圖教學達到最優效果的前提。
二、提升地圖制作的科學性
地圖所反應的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必須是準確無誤,這就是所指的科學性。這就要求我們對地理知識的概括必須精準、恰當,形成的概念要準確,因為地圖是由比例尺、方向、圖例、符號、圖表等作為知識載體,構成知識信息的各種符號,其形狀、位置、顏色及其變化,體現著地理事物運動的方向及發展趨勢等;符號的多少、長短、大小、粗細,體現著地理知識內容的多少,地理事物之間的作用或影響的程度等。因此,地圖設計和運用科學與否,是直接關系到地理知識的科學性問題。這是實現地圖教學取得最優效果的必要條件。
三、突出重點更需要簡明地圖
簡明地圖是指“簡單明了”的地圖,地圖教學過程中,更需要這種簡明地圖。“簡”是指地圖把復雜的地理內容加以高度概括,濃縮化,使其起到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精煉恰當,以簡去繁的作用。“明”是指表示的內容明了、確切。簡明地圖,能使學生看得明白,記憶扼要,起到畫龍點睛,指點引路的作用。在地圖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教師所使用的地圖設計太過于復雜,使整塊黑板或課件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這種羅列萬象,雜亂紛呈的地圖,使學生看得眼花繚亂,記之費力費神,效果甚微。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內在聯系,對每章節的復雜的、抽象的、潛隱的問題,能用概括、凝煉的形式地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則可收到“以少勝多”“簡明扼要”的效果,這樣即減少學生死記硬背,又突出了重點,還可以激發學生想象,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智力都是極有益的。
四、提高地圖設計的審美性
地圖的設計不僅是文字和線條符號的簡單組合,更是教師勞動的智慧結晶。好的地圖設計應融藝術性,科學性、欣賞性于一體,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以形象美的感覺。要顯示這一點,在文字上,要求書寫要清楚、整齊、美觀、氣勢神韻;在位置上,距離上,粗細大小上盡量對稱、平衡、清晰;在線條上,要使直線、曲線、實線力求簡潔明晰;在色彩上要做到搭配合理,對比強烈。這樣就能給人以整齊、均勻、鮮明、突出的感覺,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是多樣而統一、復雜而簡單的美。
五、倡導地圖教學的互補性
地圖教學雖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并非萬能之法,需要和其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在實現優勢互補,方能收到最佳效果。地圖教學離不開講、讀、議、練等基本教學方法。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生動具體的講述、描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師生情感交融,這可以把學生的視覺、聽覺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地圖教學還要重視動漫、教學模具、幻燈、音像設備的運用。如果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地圖設計上,而忽視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結果會使地圖教學只剩下干巴巴的知識框架,缺乏豐富的知識血肉,只有一條知識的羅列,沒有感人的教育效果,這將影響地理教學的優化效果。
六、倡導學生積極參與
現代教學,既要重視教法,也要重視學法,兩者相結合,才能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地圖教學尤為如此。教師除了運用地圖進行教學外,還應指導示范,采用課內示范和課外練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學會并掌握它。有的地圖教學采取邊“講”邊“畫”的方式去完成。有的地圖,可在教師講完后,讓學生自己設計,教師給予修正。有的地圖教學則用類比、推理,讓學生獨立去作業,讓學生做到心中有圖。這就是我們常說“授之于漁”,倡導學生積極參與,發展學生創造性的才干,這就是地圖教學運用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