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然 趙一力
摘 要 大學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入黨動機關乎的黨員的質量以及黨的事業的發展。本文通過文獻研究、調查訪談的方式針對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實用性、被動性的弊病。為端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同時為高校的黨建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特從高校和個人角度出發,提出具體的措施:個人要端正入黨動機;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方針,發揮高校輔導員的積極作用;黨組織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黨支部要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隊伍的管理。
關鍵詞 大學生 入黨動機 應對機制
基金項目:上海市大學生科創項目(S201610264073)。
作者簡介:張豪然、趙一力,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086
當代大學生入黨遵循自愿自覺原則,按照高校黨建工作的安排,經過黨組織的層層嚴格考核通過后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但是部分學生黨員在加入黨組織后出現思想懈怠、自我要求降低、沒有很好的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這暴露了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出現偏差。大學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黨員以及發展黨員的成長關乎著黨的事業發展的興衰,因此對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動機(以下簡稱入黨動機)的研究調查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現狀
為真實有效了解當代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狀況,筆者采用了調查問卷的實證研究方法,以上海海洋大學的本科生為調查對象。此次調查問卷共計發放490份,收回問卷489份,有效回收475份,有效回收率96.93%。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統計數據顯示,有55.8%的大學生對入黨持積極態度,想要入黨;有37.3%的大學生表示暫時沒有入黨的意愿;有6.9%的大學生表示不想入黨。這表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入黨意愿強烈,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結合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一)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現狀呈現出多樣性
有63.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入黨是“為了發揮自己的價值服務于社會”;有54.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入黨是“為實現自我理想而奮斗的堅實一步”,而“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事業的發展”而入黨的大學生比例只有11.6%,這顯示出在當代大學生入黨更偏重于為了實現人生理想、服務于社會,而具有絕對的政治信仰的大學生數量不多。另外,有41.4%的大學生入黨是覺得“可以為找工作提供機會和便利”;30.7%的大學生認為“入黨是種榮譽,也是優秀學生的標簽”;15.2%的大學生是“為了給家人爭光,不辜負長輩期望”;9.7%的大學生是覺得“大家都入黨了,自己不想落后”;2.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也說不清楚”。以上的種種動機有積極向上的動機,也有與黨的性質宗旨以及對黨員考核標準出現有偏差的動機,表現了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二)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現狀呈現出復雜性
“某種特定行為的方向性首先由某種激勵所決定,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對某事發揮作用的激勵可能不止一種,而有好幾種激勵在同時發生作用”。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人的動機可以具有復雜性,同理,大學生對入黨的動機也具有復雜性。這點可由調查問卷中的“如果您已經入黨或者希望入黨,您入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可多選)”這道題目的數據得到驗證,75.8%的回答者提供了多個入黨原因。這部分學生入黨是多方面考慮,既是為了實現自我理想又想發揮自己的價值服務于社會;既是覺得入黨很光榮又是想為了以后的工作做準備;既是為了不辜負家庭的期望,順應父母要求,又是為了實現自我的發展……這都表明了大學生入黨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
二、大學生入黨動機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淺析
當代大學生并非全部都是為了黨的偉大事業的發展而入黨,也并非都是為了發揮自己的價值服務于社會而入黨,大學生的入黨動機中不乏有些偏差的入黨動機,這些偏差入黨動機具有如下特性:實用性、被動性。
(一)實用性
數據表明41.1%的大學生入黨是為了方便以后找工作。不難看出,由于當前人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公平有序、擇優錄取的原則下企業對人才的挑選更為苛刻。部分用人單位出于對人才挑選的需要,不僅對大學生的學歷、專業技能有要求,還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納入錄用條件中。同時,部分國企事業單位的部分崗位將學生黨員的身份作為必要條件,無形中“學生黨員”的身份便成為求職就業的優勢。為了獲取這一“資源”,部分大學生通過入黨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就業找工作而入黨的思想是實用性的體現。
(二)被動性
數據顯示,15.2%的大學生是“為了給家人爭光,不辜負長輩期望”,9.7%的大學生是覺得“大家都入黨了,自己不想落后”。被動性的入黨動機除了來源于受父母長輩的要求、周圍同學入黨的影響外,還來自于身邊老師的勸說。這些都表明了部分大學生在入黨上沒有強烈的入黨意愿,迫于父母師長的壓力或者思想上盲從、隨大流才最終選擇入黨。
三、大學生入黨偏差動機應對機制
無論大學生入黨是功利主義的影響,注重入黨的實用價值,亦或是被動型的入黨,都需要端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為此我們提出大學生入黨偏差動機應對機制。堅持個人自覺、高校發展、組織引導、支部管理的四位一體的工作方法,對大學生入黨進行階段績效考核,將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的任務貫穿于大學生入黨前、入黨中、入黨后的全過程。
(一)個人自覺:個人要端正入黨動機
在入黨這一政治選擇上,大學生要捫心自問為何要入黨,在選擇入黨后,要樹立自覺意識。為此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是要深刻認識黨,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二是要立足于實踐,大學生在入黨上不能空喊口號,要堅決避免只在思想上入黨,不在行動上入黨。要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如參加敬老愛老社會活動、參與社區義工工作、參加社會公益事業與公益組織等等,在社會實踐中提升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能力。通過實踐將自己對于入黨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
(二)高校發展: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方針,發揮高校輔導員的積極作用
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發展的主陣地,高校要堅持立德育人的方針,充分利用好形勢政策課、思想道德修養課加強對大學生思想的教化。除了高校思政課的循循善誘之外,要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的作用?!案咝]o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高校輔導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接觸密切,有助于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當發現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出現偏差的時候,要及時針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做積極正確的疏導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大學生入黨動機上,高校應主要做好開展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工作,開展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指導學生黨支部和班團組織建設的相關事宜 。
(三)組織引導:黨組織要引導大學生入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黨組織在大學生黨員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領路人的作用,黨組織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思想教育和培訓,在入黨過程中不斷糾正不良動機,最終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黨組織要指定一至兩名正式黨員作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負責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思想的教育,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動態、政治覺悟、學習生活情況、家庭背景等,并及時向黨組織匯報。 第二,要定期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課培訓,讓其參加初級、中級、高級黨課的學習,幫助入黨積極分子深刻地了解黨的思想、歷史和光榮傳統。第三,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將入黨積極分子納入到黨內活動中,幫助他們盡快地熟悉黨內生活。第四,是要鼓勵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會服務、學會奉獻。最后是黨組織及時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的發展情況,針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與糾正,對不適合繼續培訓的要及時給予淘汰。
(四)支部管理:黨支部要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隊伍的管理
黨支部要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一是要控制學生發展黨員和學生黨員的人數和發展速度,保持學生黨員的適度規模,堅持慎重發展、均衡發展,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 二是要針對學生黨建工作上,要優化黨支部黨務人員的結構,可以聘請離退休老同志擔任特邀黨建組織員。高校許多離退休老同志曾經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務工作者。他們理想信念堅定、黨性和政治責任感強,有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聘請尤其是有學生工作經驗的老同志擔任黨建組織員,一方面是擴大了高校黨務工作者的隊伍,緩解黨建組織員數量不足、任務繁重的壓力,另一方面老黨員帶新黨員,為學生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起到了榜樣的作用。三是要提高學生發展黨員、學生黨員的質量,要在思想政治、能力素質、品行操守、生活作風上嚴格考核。四是要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要在學生黨支部中選取政治理論扎實、思想先進、作風優良的學生黨員一對一或一對多輔助黨組織培養發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這點上筆者贊同學者邊社輝在《大學生入黨動機及其教育引導對策》提出的“學生政治導師”的概念,由學生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發展黨員一起學習、一齊進步、一同發展。
四、結語
大學生是21世紀人才發展和進步的主力軍,對大學生入黨動機現狀的研究正是更好地為人才的發展和黨的事業發展做準備。事實上,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絕非僅僅依靠高校和學生自身就可以解決的,這同樣也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本文的重點是討論如何從高校層面、個人層面端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然而大學生入黨與個人自覺、家庭熏陶、高校培養、社會引導息息相關,對于大學身入黨動機的糾正是一個系統化、持久化的工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對于黨的認知,對于入黨有個清晰的、理性的認識,同時家庭、高校、社會要為大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注釋:
向濤、周明強.基于動機心理學原理的高校研究生入黨動機探索.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5(6).77-80.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 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http://wenda12371cn/liebiaophp?mod=viewthread &tid;=35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