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龍 閆業慶
【摘要】隨著現代化城市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逐漸受到重視,其中,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鑒于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難度較大,因此,應加強對治理技術的掌握程度,以便確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城市水體;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發展趨勢
引言
城市黑臭水體的存在不僅威脅著城市環境,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因此,為了實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優質的生活空間,就必須做好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
1、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1.1源污染控制技術
1.1.1建設雨污管網
為了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就應針對城市自然氣候來建立科學的排水體制,以便加強對進入城市水體的污染電源進行有效控制,也就是應用截污措施來完善對雨污管網的建設。需要注意的是,針對那些降雨量較大的新城區,可以試試分流制排水體制,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蓄水池或雨水罐的建設施工,以便實現對降雨的有效收集與處理,通過對處理后的雨水進行合理利用,來降低徑流雨水對城市水體的危害。而針對那些降雨較少,甚至較為干旱的城市來說,就可以在擁有完善城市污水管網與污水處理廠后,利用管道與儲存設備來對那些污水處理廠能力范圍之蛙的污水進行截留,并把將水后的混合污水排放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以便降低雨季污染,而這就是合流制處理措施。
1.1.2點源污染控制技術
為了提升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效果,就應重視對電源污染控制技術的充分應用,以便實現對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污水與畜禽養殖等污染的有效治理。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為例,工作人員應將城市生活污水進行集中,并視具體要求來選擇合宜的處理技術,常見的有膜生物反應器、活性污泥法、曝氣生物濾池與人工濕地等方法等。在確保處理后的水質能夠符合相關要求的情況下,再對其進行排放或再次利用。而在針對工業污水進行治理時,則應根據污水特點來選擇科學的處理技術,以確保治理效果,比如可以利用高級氧化法來處理那些存在不易降解污染物的水體,采用膜分離與多效蒸發技術來治理含鹽量較高的水體。而在治理畜禽養殖廢水時,則可以鼓勵養殖場進行糞尿分離、雨污分離等,并盡量對污水就地進行處理,針對糞便等進行有效利用。
1.1.3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為了提升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質量,工作人員還應重視對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的充分利用,以便實現對城市各項面源污染的有效處理。因此,工作人員應重視對初期雨水的有效收集與處理,并充分利用水利旋流、快速過濾與人工濕地等處理技術,來確保處理質量。同時,也可以通過建設綠色屋頂或雨水花園等,來確保城市雨水處理效果。工作人員在陣地種植業污染源進行治理時,就應重視對科學施肥技術的選用,以便建設農田徑流中的污染物含量,并對農田初耕時期的降雨進行截留與凈化處理。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在針對村鎮雨水進行處理時,還應根據村鎮特點來合理選用處理技術。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應采用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來對那些具有污水排放基礎設施的村鎮進行雨污處理。而村鎮生活污水的治理也應受到工作人員的重視。針對那些農戶居住較為疏散的村鎮,可以利用庭院小型濕地、沼氣凈化池與小型凈化槽等來實現對生活污水的有效處理。而在那些農戶居住密集的村鎮則可以使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與人工濕地技術等來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
1.2水質凈化與生態修復技術
工作人員還應重視對水質凈化技術與生態修復技術的全面掌握,以便切實的提升城市黑臭水體質量效果。具體如下:其一,在治理黑臭水體時,應根據當地實際條件來選用治理技術,當該地區黑臭水體生態環境惡劣且水體生態修復具有較大難度時,工作人員就可以采用原位處理技術,諸如曝氣增氧、浮床、浮動濕地、浮動凈水廠等等。當該地區具有一定條件時,工作人員就可以使用旁路處理技術來治理黑臭水體,諸如建設生物塘或人工濕地等。其二,在控制了造成黑臭水體的相關污染源后,就應開始進行水體的生態修復工作。而這一環節的工作而可以分為水生植物修復與水生動物修復兩個環節。在進行水生植物修復時,應做好本地先鋒物種的篩選,并合理運用育苗、人工打穴與沙包拋植以及草皮制作等技術,來實現對水生植物群落的有效恢復。而在進行水生動物修復時,則可以利用種群恢復與種群控制以及放流增殖等技術。
1.3水動力改善及水力調控技術
為了提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效果,工作人員還應重視對該水體的水環境容量等進行科學計算,以便明確生態基流,為后續的治理工作提供準確參考。通常情況下,針對那些生態基流較小或沒有生態基流的水體,應將生態調水技術、再生水、雨洪再利用技術等進行綜合運用。而對于那些滯水區域或緩流區域,則可以使用內循環與外循環技術,來實現對水動力的優化,并充分利用旁路系統來與當地循環系統進行有機結合。此外,水力調控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綜合調水與閘壩改造等具體措施。而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以適當的引進清潔河水,并對引進河水的時機、頻率等進行合理控制,并實現對水體水流流向與水量的有效把握,以便最終優化水體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水體的自凈能力。
2、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發展趨勢展望
隨著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全面展開,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一定能夠實現預期黑水治理目標。而就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而言,隨著其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也日趨完善成熟起來。而就黑臭水體治理技術而言,其未來在點源治理中的應用,應以高校脫氧、脫碳、除磷與資源能源化技術為主流發展趨勢。而其未來在面源治理中的應用,則應以城市面源綜合協同控制技術的集成化應用為主流發展趨勢。而其在未來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則應為原位水質處理技術與生態生態修復技術的綜合應用為主。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城市經濟建設的進一步開展,城市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而城市黑臭水體就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生態問題,因此,應重視對城市黑丑水體治理技術的全面掌握,以便達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優化城市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列宇,侯立安,劉鴻亮.黑臭河道治理技術與案例分析[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6.
[2]胡洪營,孫艷,席勁瑛,等.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水質長效改善保持技術分析[J].環境保護,2015(1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