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幫 徐 程
民間借貸,指的是非金融主體之間的拆借行為。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進入發展黃金期。但發展時間尚短,中小規模的企業目前依然是我國企業主要的規模形態,數量占所有企業的90%以上,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因為相對國有企業來說,經營規模較小,而且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水平普遍不高,以至于大多數中小企業競爭力不強,再加上融資渠道有限,資金不足,缺乏發展動力,因而抗風險能力弱。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出于安全性和效益性考慮,對企業融資借貸設置的門檻較高。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把目光投向民間借貸。盡管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機構相比,利率要高不少,但它的所需的手續卻比其他金融機構簡單的多,審核也沒有那么嚴格,憑借這一點,民間借貸吸引了不少中小企業。
由于借貸主體帶來的高風險,為取得相對應的高收益,民間借貸的利率相對普通金融機構來說一般都比較高,之前對我國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是:不能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超出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這樣的界定范圍是比較模糊的,這就給了民間借貸機構或個人鉆空子的機會,據《中國民間利率市場化報告》顯示,2014年9月份,調研地區的民間借貸平均利率達27.14%,居高不下。盡管如此,那些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卻不得不接受這樣高的利息率,以挽救自己的產業,但背負了這樣巨大的債務負擔之后,企業也很難取得較大發展,于是,很多企業就這樣被一步步拖垮,倒閉破產,甚至被暴力追債者逼得走投無路。
盡管民間借貸發展的時間不長,但它的發展速度卻超出很多人的預料,然而,對民間借貸的立法工作顯然無法跟上其發展速度。關于民間借貸造成糾紛的案件越來越多,而且情況越來越變得復雜,因為民間借貸雙方對借貸內容缺乏書面憑證或他們所立的書面憑證不夠規范對事實的認定形成困擾。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關于民間借貸的專門法律,對民間借貸的規定分布在地方性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等這樣一些地方,無法形成系統的規范。而且,在這些分散的規定中有些內容對同一事實的規定存在沖突。
民間借貸發展到今天,規模已經越來越大。人們發現了民間借貸發展的前景,蜂擁而上,社會閑散資金肆意流動。但是民間借貸卻不受國家政策的制約,國家對這方面的監管也不夠,這就造成了民間借貸的無序化。加上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容易被利益沖昏頭腦,對很多項目都是盲目進入,消息又滯后,往往最后深陷泥潭不得出。不僅給自己帶來極大風險,還對我國的一些政策的實施造成困擾。前幾年,在國家出臺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的時候,民間借貸資本被高利益所吸引,大批涌入這些行業,給政府的工作增加了難度。
民間借貸屬于市場行為,本身具有很強的逐利性,資本流動方向很明確,而且民間借貸大多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在面對高收益的一些項目時,很容易忽視背后蘊藏的風險,陷入非法集資的陷阱。非法集資的項目具有很大的投機性和高風險,無法通過正規的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只能靠高利潤吸引民間資本的進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因此,不少民間借貸淪為非法集資的工具。
民間借貸缺乏金融機構最重要的風險評估機制,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民間借貸的借貸資金較為分散,操作的流程及借貸的具體內容都不公開,政府無法對民間借貸形成具體的了解。因此,政府出面,建立一個民間借貸平臺,讓所有具備資格并且有這方面意向的民間資本在平臺登記,都要按照平臺的既定流程進行交易,所有的交易細節均可在平臺上查到。這樣就能夠形成對民間借貸的集中管理,使之脫離以往的無序化狀態,而交易流程的公開透明,讓民間借貸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助力。
民間借貸中的高利貸現象屢見不鮮,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民間借貸的利率一直以來都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直到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在這一方面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通過把之前比較散的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條例集中歸納,形成系統的法律,不僅消除之前各條文之間存在的沖突問題,提升對民間借貸活動的威懾力,為相關的司法實踐、案件審理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依據。因此,推動民間借貸專門立法,規范民間借貸活動勢在必行。
民間借貸長時間處于無管控或管控較弱的狀態,在市場的條件下,資本自發的流向高利潤的領域。不少民間借貸因為沒有政府監管,逐漸有向違法的方向發展的趨勢,除了高利貸以外,許多不法分子借助網絡借貸平臺以民間借貸的名義,用來實現其非法目的。所以政府部門有必要把民間借貸納入金融監管體系,明確政府的監管權限,加大監管力度,配合政府政策和相關法律對民間借貸行為進行規范,嚴厲打擊、取締民間借貸中的非法行為,凈化金融市場,維持市場秩序。
借貸行為就是建立在雙方誠信的基礎上,民間借貸也不例外。金融市場的秩序主要還是靠信用來維持。民間借貸之所以存在各種糾紛,除了法律制度和監管的問題,個人信用狀況差,對契約的遵守程度低,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信用經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如果能夠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民信用體系,讓信用成為每個人的隱性資產,與交易風險掛鉤,每個人都會注重對自己的信用的維護,對于信用交易能夠很好的履行合約義務。民間借貸也就能夠在這樣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下,降低交易風險,提高交易效率,形成良性循環,讓金融市場有序運轉,真正發揮民間資本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促進作用。
民間借貸的發展趨勢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它所具備的廣闊前景毋庸置疑,以目前的情形看,它的發展只是暫時被一些顯現出來的問題所阻礙,一旦這些問題被解決,那么將會給當前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如果任由這些問題發展下去,同樣也會“拖”我國經濟發展的“后腿”。對民間借貸,要利用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監管手段來加以引導,防止誤入歧途,充分發揮民間借貸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真正讓民間借貸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個安全有效的融資途徑,促進民間資本合理利用,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1]田朗亮.民間借貸法律政策案例適用指南(增訂版)[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
[2]董春麗.我國中小企業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制問題探析[J].經濟周刊,2016年.
[3]王琳慧.淺析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